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具工业》2013,(12):18-19
<正>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2013大型精密锻压模具及汽车零部件(锻压件)技术交流会"在桂林成功举办。大会由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模具工业》杂志联合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各相关单位:新时代用户对汽车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整车发展的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亟待转型升级。标准是制造业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标准化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关键基础设备,也是标准化技术及应用的主要载体,其技术进步和开发能力是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华南城维也纳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汽车模具及零部件行业参会企业近200家,与会嘉宾300多人。本届高峰论坛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指导,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模具制造》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汽车车身模具及装备委员会等组织共同支持。据论坛主办方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苏江武  相似文献   

4.
正9月6日-7日,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一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联合主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机电研究所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同协办的2018汽车模具技术及标准化国际论坛在广西柳州召开,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5月20日,第二届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如期在深圳华南城维也纳会议中心举行,汽车模具与零部件行业人士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模具制造》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汽车车身模具及装备委员会等组织单位共同支持下举办,旨在探讨中国汽车模具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助力中国汽车模具与零部件产业在大数据和共享经济时代中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  相似文献   

6.
《模具工业》2012,(3):81
<正>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装备,国家《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45%左右,汽车、轻工、机电、通讯、建材等传统行业及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塑料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规划》在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模具生产的重要性,已为众多的生产决策部门和领导所重视。模具是各类工业加工的特殊工艺装置。美国工业领导人称“模具工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石”。日本模具协会称“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动力”。 汽车、飞机、电子,电讯、机电、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行业生产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气、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型。据了解,最近几年伴随着制造业生产基地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快速升级带动了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但其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比德、美等国家落后很多,而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模具行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而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不利于我国模具企业在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15,(3):7
<正>[导读]2014年国际机床市场逐渐复苏,欧洲机床订单量增长12%,国内机床市场出口交货值也保持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高铁行业的巨大需求为模具行业带来广阔前景。浙江黄岩、东莞横沥等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当地模具产业发展,深圳、东莞长安、宁波北仑等模具企业或向轻量化转型升级,或开拓国际市场。种种迹象表明,只要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客户定位,大力发展先进成型技术,再搭乘电子商务的快车  相似文献   

10.
行业新闻     
《模具制造》2012,(11):I0012-I0015
2012年1-8月中国模具产量约960万套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均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汽车、家电、电子、建材、塑料制品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经过不断发展提升,国内模具企业在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规模也日渐增大,数据显示:2012年1-8月,全国模具的产量达  相似文献   

11.
汽车车身模具,特别是大中型覆盖件模具,是车身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汽车制造工艺中的90%以上制件都需要使用模具,而塑料制品的90%以上也要由模具成型,IT产业的众多塑件也需要由模具成型。汽车冲压件的生产是汽车制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如载货汽车的车身、车架、车厢及轿车的车身主体等都是由钢板冲压制造而成。内需对我国模具行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这些内在的需求正持续推动着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声音     
《锻造与冲压》2014,(4):14-14
绿色、环保、高效、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协同整个汽车工业转型发展,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自主创新,需要企业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产品开发能力,需要掌握整车和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并努力掌握新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2016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第二届二次会员(扩大)会议暨模具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发展创新合作"沙龙论坛于5月20日上午在深圳华南城维也纳会议中心8楼顺利召开。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褚克辛、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田亚梅、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秦珂、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模具事业部郝福春总经理、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俊、香港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14.
宝力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七七年,主要从事机械进出口贸易,为香港主要机械代理商之一,代理的产品包括模具加工机械、金属成形机械、金属切削机械、机床接口设备、特殊机械以及先进科技产品:如激光雕刻造模机、快速成型系统、立体光学扫描系统、三坐标测量机及讨算机辅助设计等,其中多为世界知名机械名牌,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行业,如模具制造业、电子、电器制造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办公室自动化行业、玩具、钟表及珠宝业等等。宝力成立初期以代理日本、德国中小型机械为主,随着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及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机械需求亦由…  相似文献   

15.
《模具工业》2013,(1):I0002-I0003
随着我国不锈钢产业的不断发展,集群模式已经成为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各地纷纷开建大型的不锈钢产品交易中心以方便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在不锈钢产业集群模式稳健发展的同时,集群化热潮也涌向了模具行业,尤其是汽车覆盖件模具产业的集群化日渐成型。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模具钢制造行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据了解,最近几年伴随着制造业生产基地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快速升级更是带动了模具钢工业的加快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模具钢制造生产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比德、美等国家落  相似文献   

17.
《模具制造》2009,(3):I0012-I0012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中国模具工业仍积极突围,中国机械、家电、汽车及IT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用户需求进一步拉动,国际采购商到中国采购的比例逐年增大,中国模具行业产需两旺,持续快速运行,2009年中国模具工业仍将蓬勃发展。(1)中小模具企业:加速发展高档模具。随着汽车工业近年以超过20%的增幅发展,进入汽车领域的模具企业和模具产品比上年有大幅增加。汽车企业也对模具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模具企业加紧改进,不断提高水平。同时,由于模具出口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8.
《模具工业》2013,(10):I0003-I0003
<正>随着我国模具行业产品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汽车主机厂与紧密配套的模具企业已形成合作开发、研制以及工艺调试、量产的战略联盟关系,汽车模具潜在市场巨大。专家指出,汽车企业首先是组装型企业,真正技术更多掌握在零部件企业,而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批量生产是靠模具成形实现的。我国已能生产C级以下轿车的中档轿车覆盖件模具、仪表盘保险杠塑料模具,但目  相似文献   

19.
《铸造纵横》2007,(11):25-26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均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汽车、家电、电子、建材、塑料制品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汽车冲压零部件加工产业的发展,大批量高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导致传统的手工线模具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针对某车型侧围外板模具的自动化改造,分析了其模具结构和冲压工艺,提出改进方案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