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静芳 《广东电力》2012,25(10):122-124,129
在分析各种电网接地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小,信号微弱,使得采用消弧线圈接地与小电阻接地并存模式的惠州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提出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和提高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的解决方案,并给出按限制接地故障短路电流、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与继电保护配合3种选择小电阻的方法,以及整改现有配电网保护配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中电阻选线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以屏 《华东电力》2004,32(11):20-22
分析了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及现在普遍采用的接地选线方式,提出了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时投入并联电阻选线的新方法,并在实际运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新永  吴立活 《电力设备》2006,7(2):106-107
我国城乡配电网中,中性点一般采 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电阻接 地3种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孤线 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后,系统仍可带故 障运行,这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优点, 但其故障电流小,使得接地选线的矛盾 较为突出,尤其在消弧线圈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灵活接地(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多沿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定时限零序过电流保护,仍存在高阻接地故障时保护灵敏度不足等问题,应用已有的配电网高阻接地保护方法作为后备保护是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对灵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各电气量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给出了灵活接地系统中接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有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及消弧线圈与小电阻合一的配电网接地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以弧光过电压为判据,采用形态滤波器提取零序电压标幺值,以零序电压为基准适时投入消弧线圈和可控小电阻的自适应接地系统。同时对该接地系统下的保护配置进行完善,配置零序过流保护,可有效避免现有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该自适应接地系统经过试验验证,可实现配电线路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自动熄弧消除故障,永久性接地故障保护动作跳闸隔离故障,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证了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接地选线方式原理及优缺点,提出了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时投入并联中电阻选线的新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采用该种选线方式能极大提高单相永久接地故障的选线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及现在普遍采用的接地选线方式,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短时投入并联电阻的故障选线方式,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顺桂 《广东电力》1999,12(6):14-15
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及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小电流微机选线装置切除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对于全电缆配电网,宜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于混合网,如果架空线所占比例较大,宜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微机选线装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长沙城区10 kV配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长沙城区10 kV配网现有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消弧线圈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具体表现为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电弧不易熄灭,从而演变成相间短路,甚至多线短路等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应将长沙城区10 kV配网部分不接地系统改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其优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继电保护动作,切断故障,从而保证配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受环境因素及电弧自身燃、熄弧特性影响,间歇接地故障燃弧持续时间常小于保护动作时限,传统接地故障保护难以有效动作.分析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并比较出线与中性点零序电流关系,基于接地电阻器在故障期间发热、故障消失后散热的热稳定原理,提出一种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间歇接地故障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零序电流构造故障期间的发热特征能量,利用热量差构造故障消失后的散热特征能量,发热特征能量越限后保护动作.经仿真与现场录波数据验证可知,该方法不易受故障间隔时间与过渡电阻影响,可作为现有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出线后备保护,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35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方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南京路变电站35kV系统电容电流过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暴露出的问题,制定了两种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方案,采取在变压器角形接线侧增加Z型接地变和中性点电阻的方式。根据南京路变电站35kV侧为双母线接线且需并列运行的特点,对Z型接地变的设置方案及容量选择、运行操作等方面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经小电阻接地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几种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配电网一贯采用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难以满足配电自动化发展要求。从过电压、熄弧能力、接地保护、安全经济等方面对各种接地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建议根据配电网具体情况选择小电阻接地方式、高阻接地方式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今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与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结合电网发展现状,对这两种非直接接地方式的应用背景、运行特点以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自的故障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其故障特征给出合适的故障选线方法,并简单阐述两种系统在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常具有间歇性,针对电弧重燃时刻与重燃时电气量的分析可完善故障暂态理论并提高检测效果。文中根据接地故障熄弧后的电压与绝缘恢复特点,分析不同接地系统中在故障点不同稳定情况时的可能重燃时刻,并对重燃后故障暂态特征进行分析。故障点稳定时,不接地系统中易在熄弧后半个工频周期内重燃;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重燃主要发生在故障相电压峰值前时刻。故障点不稳定时,重燃时刻无明显规律。将重燃过程看作非零初始状态的单相接地故障,高频暂态电流的谐振频率、衰减因子与重燃时刻无关,幅值与重燃时刻故障相电压瞬时值近似成正比,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的衰减直流分量衰减因子与重燃时刻无关、幅值与相电压对时间导数近似成正比。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戴克铭 《电网技术》2000,24(10):52-55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等,各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线路,究竟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还是经电阻接地一直颇有争议。章针对苏州市新区2个变电站的10kV出线具体情况,从供电可靠性、内过电压、对通信线的干扰、继电保护以及确保人身安全诸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这2个变电站的10kV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消弧线圈无法补偿有功电流和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谐振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全补偿新方法。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注入信号谐振精确测量系统对地绝缘参数,根据绝缘参数计算补偿元件值;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利用故障电流的相位选出故障相,然后在故障相的滞后相投入阻容性补偿元件,将故障相电压抑制为0,实现接地故障电流全补偿。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能快速抑制故障相电压,实现配电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效抑制间歇性接地故障,且操作简单可靠、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在有消弧线圈的配电网中,快速选线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小扰动选线原理。介绍了运用该原理,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作为核心运算控制单元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原理、方法以及硬件构成原理。并详细分析了该装置在现场(中性点经KD-XH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运行的情况,实践证明了该装置的选线正确率达到96%以上。该装置适用于电网电容电流变化范围大、小电容电流、高阻接地的配电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