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平面三站时差定位系统的无解区域,得出了其分布与布站及噪声强度的关系,对三维四站时差定位系统空间无解区域与噪声强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维时差定位系统的模糊及无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四站三维时差定位系统,分析了一种在非线性方程组精确求解方法的定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模糊和无解问题.根据不同布站及目标高度条件下的模糊分布仿真结果,找出了模糊分布与布站及目标高度之间的规律,并给出了一些模糊现象处理方法及处理仿真结果;根据不同布站、噪声强度及目标高度条件下的无解分布仿真结果,得出了无解分布与布站、噪声强度及目标区高度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无解现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空间三站时差定位精度分析与推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源侦察定位技术凭借其优越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在现代战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空间三站时差定位系统,使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分析了系统的定位精度,通过仿真规划空间三站时差定位精度最高的飞行器编队飞行轨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平流层三站测时差无源定位系统对海面远距离运动目标定位与跟踪的滤波算法问题。将IMM滤波器应用到平流层三站测时差定位系统中,采用三模型组合的IMM滤波算法,首先通过时差测量参数计算出粗略的定位结果,接下来采用IMM滤波算法逐步估计出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并修正初始的定位结果,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MM滤波器的三站时差定位系统具有较快的收敛时间、较高的跟踪精度和适中的计算复杂度,能够对不同强度的机动目标进行定位与跟踪,很好地解决了三站时差定位系统对海面远距离运动辐射源定位跟踪的算法问题。还提出了利用回归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固定目标定位精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多站时差定位系统对高重频脉冲模式辐射源会出现定位模糊甚至无法定位,严重影响了侦察定位系统的功能实现。论述了无源时差定位原理,指出脉冲重复间隔小于定位基线时间窗是造成时差定位模糊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通过增加定位副站,基于冗余基线方法实现辐射源的定位,得出增加冗余基线方法能实现定位去模糊,有效改善时差定位系统的目标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时差无源定位电子侦察卫星具有定位精度高、覆盖区域大、重访周期短、侦察信息量大等优势,在战时对雷达的威胁程度较其他体制电子侦察卫星高,而雷达针对电子侦察卫星的对抗方式主要停留在无源对抗方式上,具有很大局限性.本文通过研究时差定位电子侦察卫星可采用的经典互相关时差估计算法,分析讨论了有源干扰对单星和双星实施干扰的两种情...  相似文献   

7.
以雷达对抗侦察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基本出发点,从理论上分析了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在各个阶段受有源噪声干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受到有源噪声干扰的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有源噪声对雷达对抗侦察系统性能指标影响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宽带(压制式)干扰是雷达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实现对干扰源的精确定位与跟踪是多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的重要任务。针对宽带(压制式)干扰的检测与时差测量,文中基于数字互相关原理,设计了宽带干扰信号的数字互相关检测和时差估计的系统处理流程;在完成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对宽带干扰信号的数字互相关检测性能进行了完备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得出了对工程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并给出了指定信噪比和干扰带宽情况下,时差估计精度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Monte-Carlo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王婷 《现代雷达》2017,(11):57-62
首先,介绍了二维和三维时差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从这一原理出发,对三站二维和四站三维时差定位系统的模糊区和无解区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其分布与布站形式、目标高度及时差测量误差的关系;最后,对几种布站定位模糊、无解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消除方法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干扰在电子对抗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从GPS定位原理出发,从理论上说明了GPS定位系统与四星时差无源定位系统的一致性,通过时差定位方程论述了时延伪GPS卫星干扰的定位控制原理,分析了伪卫星数目所带来的定位误差的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原理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这对于该干扰样式的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FEKO的超短波通信对抗系统电磁兼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短波通信对抗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最小配置距离数学模型,采用FEKO软件对干扰天线(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方向特性进行了建模与仿真,计算了侦察站通信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功率与配置距离间的关系,给出了通信干扰站与侦察站之间的最小电磁兼容性配置距离。  相似文献   

12.
电子侦察卫星对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电子侦察卫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地面噪声干扰及有源欺骗式干扰等对抗途径和技术,还给出了达到较好干扰效果时的干扰机最小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表达式,同时,分析了有源欺骗式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指示(SAR-GMTI)系统通常采用多个通道对杂波和干扰进行抑制和对消,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噪声调频压制干扰难以对SAR-GMTI实施有效干扰。文中针对多通道SAR-GMTI提出基于运动干扰站的相干噪声调频干扰。该方法利用运动干扰站转发式干扰的成像特性实现方位向扩展,利用方位向相干噪声调频实现距离向扩展,将二者有机结合,可同时实现干扰目标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二维扩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部分方位向处理增益,有效降低了干扰功率需求,对SAR和SAR-GMTI均可产生灵活可控的干扰条带,可同时保护地面分布式静止目标和运动目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虹  李兴国 《红外技术》2011,(9):533-536
根据非大气窗口V波段大气衰减特性,通过仿真计算侦察机接收到的来自不同距离V波段引信的探测信号,分析V波段引信反侦察性能;仿真来自不同距离和功率有源干扰对于V波段引信的干信比值,并根据干信比值与有效干扰界之间的关系,对比窗口频段分析对引信实施干扰的效果.最后通过缩比试验验证V波段引信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对雷达侦察设备进行干扰的仿真基本技术思路,通过仿真试验说明了对雷达侦察设备的干扰仿真能为干扰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理想和灵活的试验平台,可对干扰功率、干扰样式和干扰距离的选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试验结论,为干扰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单频连续波干扰极易通过频域滤波加以抑制,而宽带连续阻塞式干扰又存在干扰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脉冲连续波这种新的宽带梳状拦阻式干扰样式。根据C/A码、P(Y)码和M码信号功率谱特点分别设置脉冲连续波的干扰频率覆盖范围。以码跟踪误差作为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对不同干扰环境下采用窄带非相干延迟锁定环的GPS接收机码跟踪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脉冲连续波干扰对不同伪随机噪声码(PRN)编号和副载波调制相位下的C/A码和M码信号影响是不同的,在相同干信比(JSR)条件下,脉冲连续波的干扰效果要优于宽带高斯噪声和匹配谱干扰。  相似文献   

17.
邱杰 《现代雷达》2012,34(8):55-59
对灵巧噪声干扰概念的表述提出了质疑。基于匹配滤波器理论对灵巧噪声干扰的本质含义进行了分析。对灵巧噪声干扰与旁瓣消隐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对于旁瓣消隐技术消隐旁瓣干扰的作用,灵巧噪声干扰没有影响;对于利用旁瓣消隐封闭雷达,采取灵巧噪声干扰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但对于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造成的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没有影响;雷达为应对灵巧噪声干扰,应进一步压低主天线旁瓣,以增大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使得敌方即使采用灵巧噪声干扰,也很难或不能封闭雷达。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噪声卷积调制的合成孔径雷达(SAR)虚假信号方法存在距离向位置滞后、方位向压制范围不可控的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虚假信号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截获信号作快时间域移频调制,以控制掩护面的距离向位置;接着将其与经过了慢时间域滤波处理的噪声模板卷积,以控制掩护面积。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噪声卷积调制,该文所提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掩护面的距离向位置和面积,即使在较大侦察误差下仍能对局部场景实施掩护,提高了相同条件下的干扰能量利用率,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区别于传统遮盖式噪声,针对PSK信号具有相位键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构造均匀分布的随机码调相噪声干扰PSK信号的方法.该噪声采用与被干扰信号相同码速率的随机码调相,与被干扰信号谱形相似,从而具有好的干扰效果.以BPSK信号模型为例,假设在接收机完成同步的条件下,导出了其影响接收机解调的误码率公式,从而证明了该噪声有较好的干扰效果.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调相噪声在不同干信比条件下比传统窄带高斯噪声有更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钢  郭琦 《电讯技术》2013,53(4):530-532
针对无线电测控设备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提高抗电磁干扰的两个途径:一是隔断干扰信号,包括地形和金属屏遮蔽、降低天线副瓣;二是采用信号处理技术剔除干扰的影响,包括跳扩频技术、信道编码。此外,指出了无线电测控设备根据站址实测电磁环境综合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测控设备执行任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