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元、明、清三代.它们犹如一枚枚"活化石",记录着北京的点点滴滴.胡同的每一个历史时空定格都活生生地折射了这个城市的生长情况.遗憾地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的身影不断地消融在历史的长河里.据悉,1949年北京有大小胡同七千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约三干九百条.近些年,随着北京旧城区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数十条的速度消失.或许没人愿意想象:没了胡同和四合院的北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北京?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 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者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4.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化,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胡同之称虽然始于大都,却只出现29条胡同,而且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其余的胡同则难以确指。这条胡同,就是砖塔胡同,是北京的胡同之根。从元、明、清、民国、到今天,都有文献可考,这在北京是唯一的孤例。  相似文献   

5.
正东堂子胡同在北京东城区,东起南小街,西至东单北大街。这条700多米长的胡同形成于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明代这条胡同称"堂子胡同","堂子"是苏沪方言,指的是"妓院"。当时朱棣迁都北京时,惟恐朱允文的残余势力留在南京生变,故将这些残余势力家族也带入北京,男为奴,女为娼,这是"堂子胡同"最初的来历。到了清代,为了和西侧的另外一条"堂子胡同"——西堂子胡同做区分,才开始被称为东堂子胡同,沿用至今。当年,看似平常的东堂子胡同里,有清初辅政大臣鳌拜的宅第、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的府邸,同时又是同治皇帝孝哲毅皇后的出生地,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所在地、清末同文馆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正>老北京有句俗话"有名的胡同3000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凡是有名儿的胡同都有不同的讲究,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不,从崇文门往北,过了同仁医院新楼,要去亚斯立教堂,得拐进一条胡同。路牌上写着"晓顺胡同"。晓顺?——哦,这莫非就是昔年的孝顺胡同吗?您说着了,正是在1966年"破四旧"狂潮中,把"孝顺胡同"改称为"晓顺胡同"的。因为当时"孝"这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提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包括"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和"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1.与北京旧城其他需要保护的内容相比,"胡同格局"与"胡同-四合院"建筑形态所共同组成的"胡同-四合院"系统,一直是北京旧城保护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不但有思想认识和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也存在具体操作中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并同时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上的困惑和保护技术方法上的现况.  相似文献   

8.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36-137
问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北京大量的文物古迹亦遭到人为破坏的同时,北京的老胡同也无法逃脱一浪高过一浪的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根据首都规划委员会原主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的计算,1949年,北京的胡同有3050条。据调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保存完整的老城胡同有3000多条,到了1990年有2250条,2003年大约有1600条,2004年直接称为胡同的有1300多条,2007年初直接称为胡同的还有1000条左右。换言之,如今的北京老胡同的数量与1949年相比已经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9.
从阜成门-复兴门西二环至太平街之间的数十条胡同迅速消失了,从东直门-朝阳门南北小街至东二环之间的城市格局也荡然无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改带危改以及金融街、东方广场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失去大批胡同、四合院的高昂代价.许多市民、学者对这种"推平头"式的大拆大建、对野蛮拆迁所带来的北京城市历史风貌和人文资源的丧失,频繁上书,表达不满.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北京有许多胡同都是用寺庙的名称来命名的。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前圆恩寺胡同就是其中的一条。前圆恩寺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街区,因胡同中的圆恩寺而得名。这条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秦老胡同,北靠后圆恩寺胡同,全长449米。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为圆恩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故将前圆恩寺胡同改叫交道口南四条。"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1.
吴建平 《城镇供水》2014,(2):8-11,19
正北京出现自来水是在20世纪初叶。在1910年之前,北京城内没有自来水,主要靠土井供水。据清代朱一新所著《京师坊巷志稿》中的记载,清朝时大约有街巷胡同2070多条;清末城区水井数为1258眼。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胡同街巷里都有水井。这也就是北京城里有着那麽多带"井"字的地名的原因。井虽然不少,但是多数水质咸苦,很不适于饮用。明末《酌中志》就记载:"茗具三日不拭,则积满水碱。"清嘉庆后成书的《燕京杂记》中也说"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者固不可食,  相似文献   

12.
兔园山谈往     
北京西安门内大街惜薪司胡同往南,有一条不宽的胡同,名叫兔园山。因为曾有过一座人工小山而得名。它是元代的建筑物。相传明代时兔园山是明代嘉靖皇帝重阳节登高之地,可惜的是,到了清初,已逐渐荒废。兔园山被完全夷为平地,约在雍、乾年间或更晚些。  相似文献   

13.
苏州胡同位于北京东单十字路口南侧路东,过去,在东单公园门口对过就能看到苏州胡同的西口,现在由于内蒙古饭店的遮挡,在街面儿上已看不到它的身影。绕到内蒙古饭店背后,发现苏州胡同现存的老房子已经不多了,但在档案史料的记载中,这里却有过占地七八亩的状元府、北京饭店的前身——一个三间门脸的小酒馆、盐务署的连体别墅、平津路局建的小洋楼等,又因为其处于市井繁华之地,不少富贵人家在此置产用于出租,晚清重臣那桐、盐业银行董事长岳乾斋等都曾在这条胡同置有房产,发生在这条胡同里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老城胡同的现状,是老城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相互较量的结果。城市管理者一直尝试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寻平衡,使之有序发展。在胡同整治提升过程中,墙,一直是老城风貌呈现的聚焦点,墙是胡同的边界,也是胡同的姿态。上斜街位于宣西片区北部,是片区更新计划中规模最大的一条胡同,长约500米。胡同原为河流故道,不直而得名。与普通胡同不同的是,上斜街内高差十分复杂,建筑建于高台之上。胡同空间体验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5.
正这条罕见的超级"巨龙"穿越一个个村镇、社区,一条条街道、胡同,跨过河沟、树林,其龙须延伸到了密密麻麻的千家万户之中。2017年初冬,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地区,一条长503公里,可绕北京五环路5圈有余的钢铁"巨龙"拔地而起,横空出世。这条罕见的超级"巨龙"穿越一个个村镇、社区,一条条街道、胡同,跨过河沟、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时间:2018年7月20日AC:达智桥胡同从清朝到现在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也有许多名人故居和文保单位。您生活在这里有什么感触?韩宝森:这条胡同有它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也不过就是好像比别人多知道一些,其他没有什么了。胡同是胡同,我是我。每当碰见爱打听的游客和路人,我就会讲讲知道的故事。我家对面就是杨椒山祠(又名松筠庵),曾是明朝名臣杨继盛的故居,后人在此建立祠堂。清末,康有为等人曾在此集会,起草"公车上书"。我  相似文献   

17.
正烂缦胡同,隶属西城区牛街街道,位于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内。胡同为南北走向,全长3570米,东西两侧涉及约3.6公顷平房区,住户约有1090人。本次设计以提升胡同公共空间品质为出发点,在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胡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理胡同空间、增加文化触媒等方式,营造能够承载文化生活、公共活动以及改善空间环境的"思维空间"。同时希望通过丰富的公共生活,改变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利用思路,形成自主维护机制,保障胡同公共空间的品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无量大人胡同——中法建筑师最早的沙龙 1954年春天,我出生在北京一条有近八百年历史的无量大人胡同(现东城区红星胡同),这里有我的中国祖父华南圭于1914年给自己家人设计和建造的一处带花园的宅子.由于我祖母和母亲都是有波兰血统的法国人,所以我有蓝色的眼睛和栗色的头发,是当时老城三千条胡同里极少的几个“洋娃娃”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整体环境持续恶化"整体环境持续恶化"是2010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向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所作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下称《情况汇报》)中提到的。《情况汇报》说,"旧城的整体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如对于旧城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落实不够。据有关课题研究介绍,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而且还在不断减少。33片平房保护区内仅有600多条胡同,其他胡同尚未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曾经构成北京城市主要肌理的胡同,近年来大部分因城市的高速发展而消失了.在留存下来的胡同街巷中,少数为适应旅游业进行了商业化改造;其他胡同则基础设施老旧,在日甚一日的衰败中,成为背街小巷和商业建筑的黯淡背景.2012年之前,位于北京南城大栅栏片区的杨梅竹斜街即属于后者.这条始于明代、兴盛于清末到民国初年的老街,作为少有的历史碎片存留了下来,但也饱受城市化发展的波及和侵蚀,逐渐成为被新兴城市发展遗忘的地区.这里的居民成分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改变,除商户外多为偏低收入者、老人、租户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环境是非宜居的,生活是焦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