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闫振武 《冶金动力》2013,(5):83-85,88
轧钢生产中加热温度对工序能耗有重要影响。在检测和统计轧钢工序能耗的基础上,对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吨钢燃耗、吨钢电耗和吨钢烧损做了分析统计,并计算了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工序能耗。轧制设备、产品质量和电力供应允许的情况下,降低钢坯加热温度可以降低轧钢工序能耗。  相似文献   

2.
实施现场质量管理提升工序能力控制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锻压厂以现场管理为平台,以提高轧钢工序能力为目的,通过实施按钢坯成分确定生产钢材的规格,控制钢坯加热温度,适时调整钢材负差率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 前言以往对轧钢工序能耗的研究,多侧重于加热的燃耗和轧制的电耗。然而,在轧钢生产中,还有氧化烧损、耐火材料、轧辊、机械构件以及水、汽等消耗。这些消耗根据“载能体”的观点,也都是能源消耗。其中氧化烧损对轧钢工序能耗的影响较大,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所说的轧钢工序能耗包括燃耗、电耗和氧化烧损三个方面。尽管影响它们的因素很多,但钢坯加热温度是个重要因素。文献[2]曾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钢坯加热温度与燃耗、电耗和氧化烧损之间的关系。但定量的分析,文献中至今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4.
中国轧钢近年来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总结介绍了国内近年来轧钢技术进步的情况,其中包括:热轧宽带钢、宽厚板、大型冷连轧、三辊连轧管机组生产线的技术集成与开发,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等轧钢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半无头轧制、薄规格轧制、100 m长尺钢轨轧制,新一代控制冷却技术等轧钢工艺技术的进步;轧制过程组织性能控制研究与应用,高性能高强度带钢、中厚板、冷轧带钢、长材及管材等生产技术与品种开发;钢坯无氧化、少氧化加热装备和技术等轧钢生产中的节能减排与绿色化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5.
建立轧钢生产过程各工序的高精度数学模型是集成控制技术在轧钢自动化生产中能够取得良好控制效果的基础,为此详细分析了中厚规格钢坯轧前及粗轧阶段的温度变化机理,并针对轧前及粗轧过程分别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的温降差分数学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解析计算的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6.
曹鸣  戴裕年 《江苏冶金》1996,24(4):52-53
1 系统概述 加热炉完成将钢坯加热到轧钢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以保证正常轧制。加热炉各工艺参数的全面计算机监控对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为南京钢铁厂一轧分厂2号加热  相似文献   

7.
根据韩标SD400钢筋对力学性能波动范围有限制要求的特点,炼钢工序通过采用高拉补吹、充分脱氧等手段提高化学成分的稳定性,采用保护浇铸方式,提高钢坯加热温度均匀性,钢坯温差控制在±15℃,控制轧制节奏,实际生产的钢筋性能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通过了韩国标准协会认证。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连铸或开坯工序生产的钢坯,都是经冷却和冷清理后,再在加热炉中重新加热到需要的开轧温度,送到轧机轧制。通过冷清理来消除钢坯的表面缺陷,以确保钢坯质量。该工序还可以作为板坯生产工序和热轧工序之间的一个缓冲工序,以减少管理上的困难。开坯后的钢坯温度一般为900~1100℃,连铸后钢坯温度是700~1000℃,回收这部分热量或充分地将这部分热量用  相似文献   

9.
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步进连续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并应用了以钢坯加热温度跟踪预报模型为基础、以轧制节奏变化为依据、以最佳炉温设定为核心的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实践证明,按动态最佳炉温设定控制炉温,不仅可以满足钢坯加热质量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加热炉煤气单耗和钢坯氧化烧损。  相似文献   

10.
生产直径5.5~18mm小型材和线材的轧制能耗约650kW.h/t。按生产工序能耗分布如下:加热炉及钢坯加热到1150℃的能耗为540kW.h/t(其中钢坯加热能耗230kW.h/t),轧制能耗110kW.h/t。钢坯在轧制过程中,其热量辐射到空气,传给冷却水、轧辊、导卫装置和其他设备,另外也  相似文献   

11.
 在热轧过程中,加热炉和粗轧机基本上是各自独立控制的,粗轧机作为加热炉的后续设备不能及时地把轧制信息反馈给加热炉,因而导致加热炉不能按照粗轧机的生产要求去完成钢坯的加热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能耗过大、钢坯加热质量不高、生产过程难以优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生产目标的热轧过程集成优化控制策略,将加热炉和粗轧机组成一个有机的闭环系统,使加热炉的生产能够满足粗轧机轧制生产的需要,通过对热轧过程的建模和优化,达到节能降耗、保障轧制生产安全、优化生产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有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热轧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结合攀钢热轧厂热炉的实际生产条件,对钢坯加热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现场拖偶实验准确确定了钢坯加热的边界条件,并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加热工艺,待轧保温制造对钢坯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轧制加热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苗雨川 《钢铁》2016,51(4):49-52
 步进梁连续式加热炉水印会导致中厚板轧制钢板厚度的波动。针对厚板加热炉的结构形式和厚板轧机控制模型的设定特点,研究出了一种可以针对加热炉水印位置进行轧制设定的控制方法。使用此方法可以对加热炉水印位置的轧制力进行单独设定,从而减轻甚至消除加热炉水印对厚板厚度的影响。在宝钢5 m厚板轧机现场应用后,厚板厚度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连铸-热轧区段混装一体化生产和加热炉群生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装一体化生产下加热炉群调度模型.模型在满足加热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板坯进入加热炉前的等待时间和轧机空闲时间.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针对大批量少品种和小批量多品种两组板坯对某钢厂1580mm轧线非专用炉模式与专用炉模式分别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连铸-热轧区段采用专用炉模式生产比传统的非专用炉模式生产能够明显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及取向线分析方法对取向硅钢高温和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的热轧及冷轧钢板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与高温板坯加热工艺的热轧板及冷轧板织构组分有明显不同。低温板坯加热热轧板中{100}<001>及{110}<110>织构较强,但经冷轧后{001}<110>织构最强。  相似文献   

16.
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发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圣桃  付兵  项利  成国光 《钢铁》2013,48(3):1-8
 采用节能、环保、经济型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来制造高磁感取向硅钢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大取向硅钢生产厂的研发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与研究机构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概括了传统流程实现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的方法。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与双辊薄带连铸等短流程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内研究钢坯高温防氧化机制和高温下腐蚀防护原理。把喷涂的小试样和正常的热送钢坯一起放进加热炉,通过系统分析钢坯从连铸到加热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钢坯表面变化,特别是氧化情况调查分析,研究莱钢钢坯防氧化配方以及在钢坯上实施喷涂的方法,以减少钢坯在加热炉中烧损,提高钢坯的成材率。确定了防氧化涂料的配方并进行试验,试验中喷涂钢坯未对轧制制度产生影响,减少了钢坯的表面氧化,提高了钢材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8.
A control system for tracing the reference reheating curves of individual steel slabs in continuous furnaces is presented. The system enables the predefined, controllable reheating of slabs in a furnace. The slab temperatures are obtained by the simulation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lab‐reheating pro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continuous furnace is divided into six control zones. The individual zone temperatures are adjus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in such a way that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slabs in the zone ar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desired slab temperatures. To take into account delays in the production line and to synchronize the furnace with the rolling mill's capacities, a time shift of the reference reheating curves and a prolonged drop‐out interval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9.
两种类型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东风  田乃媛 《钢铁》2005,40(3):36-39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有两个发展趋向:超薄带钢生产线和多品种生产线。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生产线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总体配置方案,包括生产线产能和产品的品种及规格确定;铸坯合理厚度、薄板坯连铸机流数、机型、结晶器类型的选择;加热方式的选择及辊底式加热炉炉长的计算;粗轧机组和精轧机组的配置及铁素体轧制和半无头轧制技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模拟试验,结合工业热轧过程,对厚度27.5mm高强度、高韧性X80管线钢板进行了研究,包括化学成分设计、板坯加热制度、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低碳设计,结合发挥显著作用的合金元素Mo和Cr等来弥补中厚板心部冷却不足,可以促进全壁厚匀质贝氏体相变组织形成;通过控制板坯加热温度,可以有效抑制原始奥氏体晶粒粗化;在控轧阶段,通过控制轧制压下量充分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最终通过适当的加速冷却工艺,获得一个理想的微观组织结构。通过优化控制轧制工艺获得的微观组织保证了产品的低温韧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