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启动,福州市信息技术学科高中教学指导组相应成立,并拉开了新课程实验的帷幕.  相似文献   

2.
经教育部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全国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四个省(区)之,从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全区所有102所普通高中学校均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基本上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了课程。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了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中新课程在各实验省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为了便于广大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这五套教科书的内容与特点,我们从教科书的知识编排与内容、软硬件环境要求等方面分析各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书的特点和风格,以使广大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于2006年秋开始实施信息技术学科高中新课程实验。在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中,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两学分。面对新课程实验,有的教师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在高中新课程培训会上,我就发现不少教师对课改持抵触情绪,有的不明白如何教。在评课中,有的教师就质疑设计这个教案的教师是否教过VB。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国家推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随即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200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下称《课程标准》)颁布,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标准化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学科软硬件投入发展迅速、学科专职教师配备逐步到位、学科教育理念转变、学科教学模式发展和对学科培养对象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都说明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6.
继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后,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更为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新近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课程实施的新举措——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也就是在2022年之前新课程、新教材得到全面实施。为此,不少省区已经制订了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方案,新的教学时代即将展开。为配合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专栏应运而生。目前已先后讨论了“如何实施‘三新一旧’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共5期)、“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条件的创设的基本策略”(共4期)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之教学专题一:必修模块1的教学”(共5期)等话题,得到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支持和认可。本期开始将针对“必修模块2的教学”展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之教学专题二”的研讨,内容包括“必修模块2的教学概述”“必修模块2的教学建议—单元1:信息社会特征”“必修模块2的教学建议—单元2: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必修模块2的教学建议—单元3: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及“必修模块1、2的综合复习”等专题,以飨读者。同时,也希望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教研人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共同促进学科课程的顺利实施、健康发展。欢迎大家不吝赐稿(358211798@qq.com)。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下称“新课标”)公布以来,引起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领域的关注与讨论,一些新教材也陆续出版。笔者从2003年春项目启动到2004年6月教材正式出版,参与了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材(下称“高中教材”)的编写工作。高中教材至今已经过近三年的使用和检验,它是否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满足教学要求?笔者通过亲身经历,从教材编写原则和编写策略两方面,讨论新课标下高中教材的优势与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中,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从横向的知识结构看,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标准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是课程的四大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3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已经过去了10多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所倡导的"提升信息素养"目标导致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趋向应用化和工具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陷于繁琐的操作技能训练之中。计算思维理论为改变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只注重功利性应用目标而忽略长久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但是如何让计算思维进入倒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呢?本文从收学实践的角度对于如何培养计算思维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来,目前共有10个省市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各实验区的教师们在以教材为依托的基础上,开始了关于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重新发现的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借助编写《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一书的机会,就新课程教学中涌现出的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希望与一线教师们共享。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近一周年之际,4月21日至24日,来自宁夏,山东,广东和海南四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教研员聚首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就实验省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实验交付了各自“一年级”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2.
国家从2004年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到现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信息技术学科在这七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新课改刚刚开始的时候,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心在必修模块。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自然成了信息技术教师重点钻研的对象,从钻研课程标准,到制定各省的学科指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教材的整体内容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再结合我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于2006年秋开始实施信息技术学科高中新课程实验.在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中,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两学分.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解析算法的程序实现》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教材的整体内容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再结合我  相似文献   

16.
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以单元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围绕学科大概念,开设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必修与选择性必修、人工智能选修等8个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组织开展的前提,是新理念方法的集中体现.我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如何?他们是否做好了迎接这些变化的准备?我们尝试通过...  相似文献   

17.
背景透视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坛新秀评比课。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五章第三节的《多媒体的数字化》中的内容,是综合性、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二进制和图像的特点,为这节课打下基础,所以在上课时直接导入主题。  相似文献   

18.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中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潜能。因此,“尽早进入高中课改,可使山东的孩子尽早受益。实施高中新课程,不存在失败问题,而只是受益多和受益少的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语)。2003年12月22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文),确定山东省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此,枣庄市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筹备与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于2003年3月正式公布.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将于2004年9月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实验。为了使教师能够理解新课程,尽快成为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教师培训工作将全面展开。2004年5月底至6月初.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国家级研修已经进行了一轮。此后.各省将陆续开展针对本省实际情况的教师培训工作。省内培训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进行: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20.
国家从2004年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到现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信息技术学科在这七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新课改刚刚开始的时候,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心在必修模块。因此,《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自然成了信息技术教师重点钻研的对象,从钻研课程标准.到制定各省的学科指导意见.乃至学业水平考试及各级优质课、观摩课.都是选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内容来开展的,它对高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