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预测规划区域建筑时间和空间上负荷动态特性,本文回顾了区域冷热负荷预测方法研究进展,梳理了区域建筑负荷的典型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负荷预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剖析了基于Bayesian理论回归统计负荷预测模型、负荷因子法模型和BP网络神经模型的构建过程。针对不同规划阶段能源规划方案,开展了区域负荷预测方法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特性的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对典型城市典型建筑冷热电逐时负荷特性的研究,提供区域能源设计使用的建筑用能侧冷热电负荷预测和基础数据。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介绍了基础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中影响因素过多、区域规划阶段建筑数据不完备等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冷负荷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具有相同朝向或朝向角相差90°且具有相同建筑材质的矩形区域建筑可整合为能表征其外扰冷负荷分布的特征建筑.对上海地区两区域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整合后的特征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特征建筑与该区域建筑有相同的单位体积冷负荷分布,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可以转化为其特征建筑的冷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情景分析法,对北京中坤广场改造项目进行了建筑负荷的分析,研究不同功能建筑的用能规律,利用负荷错峰和负荷参差率对建筑需求侧的负荷进行合理预测。由于不同功能建筑的用能时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出综合体项目的建筑负荷。该方法不仅在能源前期规划及方案初设阶段中应用更简单和实用,在施工图阶段对人员的密度分析同样适用,为冷热源系统的方案确定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可为既有综合体项目的负荷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建筑越来越多,如何进行区域冷负荷预测是一个难题。传统的面积负荷指标法不能反映区域负荷的特点,预测结果往往偏大;而由于在区域规划阶段,很多建筑信息和参数都不全,采用软件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也显得不可行。本文根据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及建筑冷负荷特性将城市建筑进行分类,对每类建筑建立典型建筑模型并确立冷负荷的物理因素、内扰因素和外扰因素,应用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s)软件对典型建筑模型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适当处理后得到城市建筑动态冷负荷数据库,为区域供冷冷负荷预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物玻璃窗所受太阳辐射得热的性能分析,建立了太阳辐射得热模型;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划分的5个建筑热工分区,建立了典型玻璃窗的太阳辐射得热系数(SHGC)数据库,由此构建了透过玻璃窗的瞬时太阳辐射得热模型。参考DeST中的家具平板模型,建立了玻璃窗的室内蓄热平板模型,通过模型将太阳辐射得热量转化为瞬时冷负荷,并与相同条件下冷负荷系数法中的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冷的负荷进行对比,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满足城市规划阶段负荷预测的要求。从而为解决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形成的冷负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修正用于区域能源规划中建筑负荷预测用的负荷因子模型提供了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域供冷供热的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区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几种适用于某一地区的典型建筑DeST负荷计算模型,模拟出不同类型建筑的全年逐时负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不同类型建筑的全年峰值负荷与负荷率时间分布,用来指导该地区的区域负荷预测或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预测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两方面阐述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的研究现状:1、影响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因素;2、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方法。影响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的因素包括单体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以及区域特有的影响因素(城市形态与微气候)。预测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由于没有成熟的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软件,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预测方法:1、采用基本方法建模:如基于实际调研获得的统计模型和利用GIS技术建模等。2、考虑到微气候与城市形态的影响通常是通过能耗模拟软件与其他工具耦合的方法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9.
为了经济合理地配置能源站设计规模和减少区域内建筑冷、热源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预测区域内的负荷成为区域能源站规划的重中之重。该文描述了区域能源站各种能源需求的预测方法,以及预测所需基础数据的确定方法,结合某新区的能源需求预测进行了示例分析。对区域能源站不同类型负荷的合理预测,对系统能源分配和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为能源站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数据,使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能源站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1种基于DeST模拟软件的“典型模拟+修正”方法,此预测方法通过建筑负荷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对区域建筑进行分类,而后抽取典型建筑作为可以代表区域建筑群负荷分布的典型建筑模型,将区域建筑的负荷预测转化为典型建筑模型进行模拟,同时将非典型建筑模型向典型建筑模型修正后进行模拟.对北京某居住区区域建筑采用“典型模拟+修正”方法进行了冷(热)负荷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所有单栋建筑逐一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明了区域与城市、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等概念之后,着重从区域规划编制的原则、区域规划编制的内容、区域规划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论述了区域规划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们真正认识和搞好区域研究、规划,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社会不同的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价值需求,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具有不同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华侨大学新南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总结,探讨从延续建筑地域特色,并和现代精神相融合的方面营造居住区特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一个以大都市区为主的地方政府多元化、复杂化的国家,但在其无序化的背后保持着区域治理的有序化和有效性。通过研究美国特区政府的运作模式发现,其跨界治理具有明显的有效性,具体而言,特别区能够提供区域性、专业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特别区具有独立的政府特权,为独立自主地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特别区是美国协调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常规化制度安排。这些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跨界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提出我国在行政区划不做大调整的前提下应尝试"跨界功能区"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在长三角、京津唐等成熟区域率先设立跨界"特别规划区"的跨界治理新单元。  相似文献   

14.
朱哲  王成刚 《华中建筑》2005,23(5):109-111
该文简要介绍了湖南长沙暮云工业园“融城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希望能为发展中的城郊低密度高尚住宅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城市化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往往以对立姿态并存。以未来视角来看,确定性决定了保护策略,而难以预知的不确定性使得更新缺乏科学依据,这正是造成当前历史街区改造在不断“试错”中仍然冲突不断。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成为调和保护和更新的有效路径。以历史街区发展的确定性因素来把握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建立可调整的未来导控框架。以上下九商业街区为例,在理清历史街区结构的基础上,从充分挖掘街区的历史和现状资源出发,分别识别不同层级的驱动因子,并针对每个驱动因子的具体类型提出设计导则。最后,不同层次导则相互组合,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该研究为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尤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卫 《建筑学报》2008,(4):22-24
在回顾我国既往历史性住区更新思路的基础上,以武汉汉口汉润里历史性住区的更新设计为例,探讨在一种微调式柔性介入的再设计策略之下,通过弱化历史性住区内固有的等级空间,达到改善住区人居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浅论和谐社会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山西建筑》2006,32(20):50-51
从小区空间的布局、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山水化景观系统的营造、小区智能化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住宅小区建设中的规划与设计理念,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滨谊  王玲 《规划师》2007,23(5):19-23
针对自然环境如何融入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建设"自然化"的城市中心区的设想,从规划价值观和规划方法两个层面分析城市中心区"自然化"与人工化的区别.安徽省太湖县中心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规划以"规划结合自然"为原则,形成"一城两区"的规划结构,围绕禅宗文化特点构建公共空间体系,最终实现"创造自然化城市中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张琨 《福建建筑》2008,(5):14-17
在经济和城市高速发展条件下历史文化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问题繁多、矛盾复杂的课题,泉州西街保护整治工程展现了人们在反思90年代以大规模拆建为主导的旧城改造活动的得与失后,寻求并实践一种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方法,促进泉州古城风貌特色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住区建设存在九大生态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刚 《建筑学报》2007,(4):53-56
从生态的内涵和绿色住区的标准入手,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我国绿色住区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生态理论为框架,探讨绿色住区的生态性、循环性、社会性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