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冰 《河南化工》2012,(11):6-9
乙烯产业是重要的石化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乙烯产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乙烯工业发端于1962年兰州石化的5万吨/年乙烯装置,此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从工艺开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世界乙烯产能达1.57亿吨/年,预计2015年将增至1.64亿吨/年。世界乙烯工业继续稳步发展的格局未变,但地区发展出现分化,页岩气、煤化工和炼化一体化分别成为北美、东北亚和中东三地乙烯工业的发展主题。尽管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下跌缩小了各路线的竞争力差异,但中东和北美依然保持绝对成本优势,而国内的煤化工和丙烷脱氢等路线将受到较大冲击,也为2015年国内乙烯工业发展带来一定不确定因素。预计2015年,国内乙烯产能将从2014年的2 060万吨/年增至2 264万吨/年,受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乙烯当量消费增速下滑至4.1%左右。  相似文献   

3.
1世界乙烯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1生产现状近年来,世界乙烯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亚洲和中东地区乙烯工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乙烯发展最快的地区,2001-2006年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章文 《上海化工》2003,28(9):48-49
1 乙烯需求仍然短缺 2001年我国乙烯产量479万吨(中国石化292万吨、中国石油157万吨),2002年乙烯总产量为541.38万吨,比2001年增长13.01%,其中,中国石化集团生产乙烯351万吨,比2001年增长20.45%;中国石油集团生产乙烯158万吨,比2001年增长0.69%。 1990~2001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预计未来几年乙烯需求将以年均7%以上速度增长。2001年乙烯当量石化产品需求量为1260万吨,进口依存度为62%。到2005年,预计中国乙烯当量消费量将增加40%,达到1760万吨·年~(-1),同期乙烯能力将近翻番,达到830万吨·年~(-1)。2010年乙烯当量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2500万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世界乙烯工业快速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尽管油价下跌缩小了各地区间的竞争力差异,但中东和北美依然保持绝对成本优势,并继续维持较强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同时,低油价对国内的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等非传统乙烯路线提出了挑战,也为2016年其大量集中投产及生产运营带来不确定因素.预计2016年国内乙烯产能将从2015年的2 117万吨/年增至2 396万吨/年,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乙烯当量消费增速将小幅下滑至4.7%左右,但乙烯价格及毛利仍能维持在相对不错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乙烯工业》2012,24(1):32-32
“2015年,我国乙烯总产能将达27000kt,形成3-4个产能超过2000kt的乙烯生产基地;煤经甲醇制烯烃合计产能将达6060kt,占全国乙烯总产能的20%以上。”这是近日召开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石油炼制大会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世界乙烯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邹劲松 《当代石油石化》2004,12(8):19-23,27
从乙烯生产能力格局及其增长模式、原料构成及生产成本、消费状况、建设方式和集约化经营等5个方面论述了世界乙烯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并对世界乙烯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很快,生产能力已从1983年的62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440万吨,成为世界上第五大乙烯生产国,乙烯工业发展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建材、纺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乙烯衍生物需求十分强劲,不仅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乙烯及下游衍生物产量的增长速度,乙烯工业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正成为世界石化大公司争夺市场的焦点。为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乙烯工业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生产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是丁二烯和苯乙烯,还有一定量的异丁烯、丙烯腈、乙烯、丙烯、异戊二烯和氯丁二烯。我国以乙烯产量为标志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合成橡胶所需原料的供给奠定了基础。2003年我国乙烯产能已达5710kt,随着扬子石化-巴斯夫600kt/a乙烯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0.
合成树脂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合成树脂的供需概况,世界和我国合成树脂消费增长速度均超过GDP增速。概述了聚烯烃工业在生产装置大型化、催化剂、工艺、产品开发和应对环境及终端用户要求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乙烯工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湘洪 《化工进展》2002,21(1):1-8,12
文章从装置规模,使用原料,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等方面归纳了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和差距,介绍了世界乙烯工业大量新增能力集中投产,公司合并重组增强竞争能力以及规模小,竞争力差的小装置陆续关闭的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乙烯的供需状况,提出了发展我国乙烯工业要坚持“油化一体”的发展战略,坚持“内涵挖潜,技术改造”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认真组织技术开发,推进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副产品的利用措施,积极推进合资合作等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化工文摘》2001,(9):20-20
产能与产量 2000年乙烯全行业共生产乙烯469.8万t,与1999年同期相比约增加35万t,增长7.97‰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0年共生产乙烯287.2万t,与1999年同期相比约增加18万t,增长率为6.51%;中国石油集团公司2000年共生产乙烯149-8万t,与1999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4万t,增长10.46%。  相似文献   

13.
《乙烯工业》2015,(2):10
业内咨询和分析机构人员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亚洲石化工业大会上称,2020年前全球逾95%的乙烯供应将来自于蒸汽裂解装置。尽管新的原料来源快速出现,但2020年前全球乙烯市场供应仍主要受到传统的蒸汽裂解产量所驱动。业内人士表示,除蒸汽裂解外,其他增长迅速的乙烯产量将来自于中国的甲醇制烯烃和煤制烯烃(MTO/CTO)。然而未来MTO/CTO或许处于风险中,因为原油价格的下跌缩小了煤与石油之间的价格差距,另一方面美国甲醇扩能项目已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和乙烯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近年来石油化工市场持续低迷,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传统石脑油制乙烯路线受到多重挤压,竞争更加激烈。各生产企业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通过开展原料优化、技改技措、脱瓶颈改造、长周期运行攻关,推进了乙烯生产技术进步,有效提升了中国的乙烯生产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河南化工》2013,(Z1):29
2011年,美国乙烯产能达2 759.3万t/a,是世界头号乙烯生产大国。但10年前,美国乙烯裂解装置的竞争力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美国《油气杂志》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美国聚乙烯年均出口量达到250万t,是1990-2007年期间年平均出口量的四倍。2009年美国乙烯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乙烯工业面临销售形势严峻、原料短缺、装置规模过小、乙烯货源盈缺不均以及国产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乙烯下游产品的开发、广开原料来源、合并小乙烯装置、保障盈缺调剂、加速设备和工艺的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乙烯工业》2004,16(4):15-15
2005年韩国将有三家乙烯生产商合计1360kt/a的乙烯产能计划停工检修,而今年仅有两家乙烯生产商合计1200kt/a乙烯产能进行计划停工检修。韩国是继美国、日本和沙特之后的全球第四大乙烯生产国,合计产能达5600kt/a。韩国当前共有7家乙烯生产商,2005年计划停工检修的三家包括韩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Yeochon石脑油裂解中心(YNCC)、  相似文献   

18.
李林木 《广州化工》2003,31(4):11-17
广东省是全国塑料产品消费中心之一,乙烯及下游产品消费量占全国的30%以上。但目前广东的乙烯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下游塑料产业发展的需要,产需很不平衡。其乙烯工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乙烯工业所带来的新一轮发展高潮,我们应抓住机遇,立足于现有装置的挖潜改造,消除瓶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同时以中外合资建设大型乙烯项目为契机,引进跨国石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营方式,加速我省发展乙烯工业,提高乙烯装置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乙烯生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若平 《当代化工》2006,35(4):217-222
评述了世界乙烯需求和产能分析、世界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分析以及中国乙烯发展现状和扩能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10):24-27
综述了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和世界乙烯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我国乙烯及衍生物的需求趋势和产能发展计划,提出了发展我国乙烯工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