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基于CAD/CAM的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的参数线加工方法、截面线加工方法和投影加工方法的加工表面质量、加工效率、编程的方便性及零件加工程序规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为合理选用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加工曲面和工艺条件下,参数线加工的加工表面质量较高,截面线加工的加工效率较高,投影加工编程方便且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文中给出了在相同加工曲面和工艺条件下,参数线加工、截面线加工和投影加工方法的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时间、零件加工程序规模的实验数据,并据此提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提高三坐标数控曲面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聚晶金刚石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已经应用的聚晶金刚石的主要加工方法,即磨削加工、研磨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超声加工和复合加工,并对这些加工方法的特点、机理及影响因素、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电火花加工中电极加工时间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寻找一定加工深度下最优电极加工时间的算法。通过电火花加工实验,利用算法分别寻找不同加工深度下的最优电极加工时间,与手动调整电极加工时间的寻找结果对比,发现二者相近,证明算法能准确快速地找到当前加工深度下的最优电极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具的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在模具加工中为实现高速加工所必需的一些关键技术及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应用的意义,并通过与电火花加工方式的对比,描述了高速加工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最后以加工实例说明高速加工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黄绍服  杨盼  李君 《机床与液压》2019,47(5):151-155
深小孔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小孔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传统加工方法和非传统加工方法两大类。文中主要对钻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以及其他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总结了各加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书讯     
《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本书收录了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29篇,由综述、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电火花微小孔加工技术、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其他电火花加工技术、电化学加工技术、激光加工及快速成形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其他特种加工技术等9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特种加工领域学术理论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可供特种加工领域  相似文献   

7.
基于特种加工的微细制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例证概括介绍了特种加工方法在微细加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些加工技术包括: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精密电铸等。阐述了特种加工技术在微细制造方面的特点:擅长加工复杂的三维微机械结构,且投资小,适于中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电解加工速率及加工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频率、占空比及加工间隙对加工速度及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F检验,对加工参数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工件表面形貌及测量工件表面粗糙度。建立了电解液内流场数值仿真模型,获得了电解加工过程中加工区域电解液流动的规律。结果 本研究中电解加工频率及加工间隙对电解加工材料去除量的影响显著,占空比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加工间隙为0.2 mm、加工频率为100 Hz的条件下,材料去除量最大,为0.261 g,表面粗糙度最低,为0.484 μm。降低加工间隙或提高加工频率,均有利于提高材料去除量,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电解加工区域内的电解液流速分布规律与电解加工区域加工深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电解加工频率及加工间隙对电解加工速率及电解加工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减小加工间隙,提高加工频率,以提高电解加工速率,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区域内,电解液流速分布的均匀性对工件加工表面的均一性有一定影响,应合理设计夹具,以提高加工区域内电解液流速均匀性,从而提升加工表面均一性。  相似文献   

9.
精密微小孔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精密微小孔加工技术的现状、应用和发展方向,并列举了多种加工方法,包括传统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重点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在精密微小孔加工中的应用,由于其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加工硬脆等难加工材料,因而是精密微小孔加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针对不同微小孔加工方法中的不足,介绍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对第18届国际电加工会议论文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际特种加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微细特种加工及相关复合加工工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模具工业》2010,36(8):23-23
一种非球面透镜模具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加工装置,其用于对待加工模具进行加工,将待加工模具固定在加工装置的主轴上,所述主轴带动加工模具转动;驱动加工装置的刀具进入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加工装置的数控单元将刀具的极坐标值转化为工件坐标值,并确定刀具在待加工模具上的加工点;  相似文献   

12.
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对微细电解加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细电解加工时,由于间隙微小,生成的电解产物因难以从加工区域中移除而降低了加工速度甚至中断加工.为保证加工的持续进行,利用工具电极作间歇快速回退是移除间隙内的电解产物、更新电解液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研究分析了间歇回退加工情况下电解产物移除速率对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速度并不随加工间隙的减小而单调增大,实际加工速度存在极限值(极大值).为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应以与之对应的间隙值作为实际加工间隙.  相似文献   

13.
《模具制造》2021,21(10):71-74
从工艺路线的选择,加工程序的编制以及仿真验证加工效果3方面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放射加工和等高加工两种圆锥台面常用加工方法。使用FANUC 0i数控系统宏指令编制宏程序,并进行实物仿真校验,进一步验证加工工艺路线以及加工程序的精确性。本研究为数控铣削加工中更快更好地实现合格圆锥台面加工提供了编程思路与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篦齿,质量难保证,加工中容易因为小小的失误而引起报废。为了提高加工合格率,采用数控加工方法加工篦齿,加工出的产品符合要求,解决了普通加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摩擦副表面加工蜂窝状微坑作为改善滑动摩擦的途径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了电解加工蜂窝状微坑结构的方法,介绍了加工原理和试验过程,分析了加工电压、加工时间、阴极贯穿孔尺寸、电解液等加工参数对所加工微坑的影响,优化了加工参数和加工条件,提高了所加工微坑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微细电加工要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需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两方面的要求.以微细孔、微细三维结构的加工为目标,进行了微细孔电火花加工、三维微细结构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及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出微细电极的损耗补偿进给和导向机构,开发出三维微细结构的电火花伺服扫描加工工艺,研究了采用阵列微细电极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方法.微细孔电火花加工可连续加工直径小至100 μm的孔.伺服扫描电火花加工可便捷地在小于1 mm2区域内加工出三维微细结构.提出的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路线拟将微细电解加工应用于阵列微细孔和三维微细结构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研究了线切割加工中材料性能对加工质量、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效果的影响,通过不同加工材料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指出了切割加工中合理选取极性效应、放电间隙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制定加工工艺、实施加工方法以及优化加工参数的一些具体措施和解决对策。实践证明完善了切割工艺,提高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硬质合金材料微坑结构的超声加工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加工时间和加工参数,对难加工材料的微坑结构进行超声加工,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加工质量高,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特种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特种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了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来加工、水射流加工和快速成形的研究现状,指出特种加工技术的微细化、复合化和自动化等内容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怀民 《模具工业》2009,35(9):62-65
电火花加工技术能对高硬度、高强度金属材料加工,但存在加工效率低和加工表面质量不好的缺陷。通过对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研究,探讨了放电参数对加工速度影响的规律,指出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工艺可弥补电火花加工在加工效率及质量方面的不足,将会对模具型腔、型芯的制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