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lanning》2015,(3)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4)
沂蒙,以革命老区闻名。这个地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为革命、为新中国奉献生命的英雄人物,最终孕育出崇高的沂蒙精神,继续哺育后代,成为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沂蒙精神又被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被激发出新的生命,并成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必备的目标,成为学校实践课程的重点之一。试从沂蒙精神内涵入手,希望通过剖析沂蒙精神的培养方法,让学生成为具有沂蒙精神的时代好少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8)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学生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成才与否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沂蒙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以及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在当代,弘扬和传播沂蒙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播内容老套枯燥,传播形式单一呆板,传播渠道有限,传播活动间断化等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沂蒙精神的传播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和传播沂蒙精神,必须正确把握沂蒙精神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八一精神是我党、我军和我们伟大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共和国"军魂",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源头活水,成功哺育和影响了几代青年,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大学生的典型优秀代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中坚力量。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就是要激活其红色基因和正能量,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讨论和研究抗战精神,对于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财富,激励民族精神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发扬抗战精神,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3月留声     
《城乡建设》2006,(4):51-51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意识和意志的精华。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妥善处理历史与革命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工作,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革命文物和遗址妥加保护,可以让后一代身临其境地接受传统教育,发扬革命精神;对历史文物和遗址,妥加保存和发掘,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这对提高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5)
红色电影《沂蒙六姐妹》讲述一段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大地涌现"六姐妹"投身革命、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故事。本文从女性文化、民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解析电影《沂蒙六姐妹》,通过质朴的情感向观众传达沂蒙人民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革命纪念馆作为一种对革命历史的研究和宣传的机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革命纪念馆属于纪念性博物馆,这里保存了重要的政治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革命传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中,革命纪念馆可以为社会的价值导向进行准确定位,尤其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本文针对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4)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八一精神和黄埔精神一脉相承,它们是华夏儿女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既体现了各自特色:"精诚团结"是黄埔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把"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与中国梦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些精神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特质和魅力,必然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成为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在运动中产生的五四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建军精神和建立新中国精神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3)
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体现了"爱国、自由、平等、公正"的思想。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四个"方面建设,继承并弘扬方志敏精神,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新时代背景下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八一精神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德育价值是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力量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坚持推进八一精神进思政课堂、实践活动和互联网络,不断总结和探索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实现和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与高校国防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工作,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2)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八一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又是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是两者的统一,其内涵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勇敢顽强,百折不挠。八一精神对于新的历史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实现强军总目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
沂蒙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越发绽放出红色教育魅力。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既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必然趋势。沂蒙精神需要世代相传,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熠熠发光,使沂蒙精神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源动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将沂蒙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中,通过打造沂蒙精神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建立沂蒙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融合的实践平台、建构沂蒙精神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转化的机制等,使沂蒙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3)
南昌起义中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经典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的八一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由于种种因素,对同属红色文化范畴的八一精神研究和运用,却相对滞后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不仅与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和现实作用不相符合,而且极不利于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对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全面、完整和深入地研究与运用。本文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核心前沿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纠正对八一精神的偏见与错误,阐述八一精神形成的科学解读、承继的战略意义、能量的释放路径和品牌的塑造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