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辉  冯思懿  朱凯   《中国园林》2021,37(10):42
以乡村庄园为代表的英国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有着悠 久的实践历史,其近20年来借助系统而丰富的活动设置和灵 活的空间利用,从过去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模式向融入当前各 阶层、各年龄段公众生活的可持续场所转变,代表着当前世界 乡村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方向。通过对英国英格 兰地区36处乡村庄园遗产地的实地考察,结合以文献综述、 调查访问和案例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梳理英国乡村景观遗产 保护理念转向注重活动、与公众健康与福祉相联系的发展历 程,从组织机构、活动类型与活动保障探讨其活动安排策略, 并结合中国乡村景观遗产实际总结出以“多元价值”为本、以 “儿童活动”为基、以“协同资源”为纲、以“公众参与”为 领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绪中 《城市建筑》2023,(18):1-5+17
二战后,英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乡村规划与保护运动,旨在在保护与增强乡村景观特征的基础上,引导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至今已积累较完善的实践经验。本研究以切普斯托村为例,对英国宏观景观保护区制度与历史建筑保护制度进行分析,理清英国在政策层面如何对乡村景观进行宏观把控,再结合案例具体探讨在宏观政策指导下,切普斯托村如何通过结合保护区管理机构实现村落良好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泉  张子岩  邹成东 《园林》2023,(2):69-75
作为欧洲乃至全世界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典范,英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日趋成熟。借鉴其规划政策与管理体制的优秀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从时间维度系统阐述英国乡村景观政策法规与管理体制的演变与特征,总结其在乡村景观保护方面的特色做法与优秀经验。结合中国乡村景观规划政策的发展历程与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即发挥景观规划体系作用以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健全乡村景观法律法规及其监管评价机制、完善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并鼓励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杨晨  韩锋  刘春 《风景园林》2018,25(5):37-42
点云技术为提升乡村景观遗产保护方法带来了重要机遇。从乡村景观的遗产价值保护出发,以识别乡村景观空间模式为目标,探索如何运用点云技术定量化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信息。以贵州安顺鲍家屯古村落为研究案例,全面集成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和点云可视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多尺度的空间信息数字化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全面地记录和表现乡村景观的空间特征,为识别其空间模式提供数据基础,也为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马蕊  严国泰 《风景园林》2019,26(3):105-109
梳理了近200年英国乡村景观价值认知的发展脉络,分析了三次价值认知转变下,英国乡村景观保护的发展历程。借鉴英国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和方法,提出实现我国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多元价值的协调和多功能的融合、乡村景观特征的维系、乡村景观资源的协同管理以及乡村社区居民的参与四个途径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斌  阳建强 《中国园林》2022,38(4):104-109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分析。从景观概况,运营、范围、目标、策略、经济和评估可持续方面对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国策和现实问题,从工业遗产景观保护的理论、制度、层级、目标、模式和主体等方面对我国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在我国建立面向可持续的,地区发展综合目标、整体系统规划管理、多元伙伴机制耦合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新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韩锋  郭晓彤  杨晨 《风景园林》2022,29(10):89-94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多层次价值体系的有机构成,为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解读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价值内涵及其保护与发展的局限,从价值认知、规划制定和多方共治3个层面构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协同框架。以武陵源中湖乡为例,识别乡村景观在生态、农业、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乡村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策略,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景观的“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建成遗产认知维度的扩展,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代表,承载了各地风土特色的传统聚落进入遗产保护的视野.此类乡村聚落遗产量大面广,亟需从保护方法、治理模式、法律制度等各方面,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保护体系.受英国、日本城乡建设管控中的景观意识与景观政策启发,针对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及问题,文章尝试建立中国"景观式保护"体系的基本框架,探讨景观式保护的对象范畴与基本原则,提出应在国家与区域层面建立乡村景观分区,在村落层面制定景观规划,以基层村委为主体进行建设管控引导,并由专业技术团体提供全周期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乡村景观获得重视。乡村景观遗产具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的重要价值,是乡村景观的典范,具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求。通过探寻乡村景观遗产的内涵价值、研究乡村景观遗产保护发展政策与实践,探索其保护方法与发展趋势,为乡村景观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17,(9):49-53
经过数十年探索,英国为其丰富的工业建筑遗产建立了以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为双轮驱动的再生模式。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其主要再生途径:作为文化旅游的承载体,作为时尚之旅的发酵酶,作为田野景观的生成源等模式加以分析,总结其经验和规律,为我国方兴未艾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产业提供可借鉴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吴屹豪  刘阳  高璟 《中国园林》2023,39(12):67-73
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各省市的试点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以文旅、产业驱动的经济发展为导向,缺失了对乡村地区既有遗产要素的关注。尤其对于具备一定景观资源禀赋的村镇,在构建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困境。从ICCROM界定的活态遗产概念切入,探讨了乡村地区活态遗产“无形-社群-象征-实体”的类型要素和价值认知框架,在比较了国内外乡村遗产的3种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田园综合体发展和乡村活态遗产保护的共融路径。以云南省澜沧景迈山田园综合体作为案例实证,围绕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深入解读、挖掘景迈山乡村遗产的多元价值群落,通过原生文化景观一体,源流汇生态空间修复;一二三产业融合,聚落单元联动发展;民众参与共建,经济效益共享三项涉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延续性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国田园综合体生态建设和世界乡村遗产保护做出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制定中国工业遗产评价认定标准,指导未来将逐渐开展的全国工业遗产系统普查与认定,是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中亟需探索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英国是世界工业遗产大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较为成熟,通过对英国工业遗产的评价认定标准进行详细研究,为中国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为早期追求城乡协调发展的国家之一,针对乡村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乡村保护从宏观到微观均具备可实施性,可作为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而在我国,近40年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对于中国的城镇乡村二元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本文基于英国乡村的相关保护政策,以英国乡村保护协会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规划和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英国建筑遗产保护在遗产保护数量、类型及保护成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其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的建筑登录制度以及高效的非营利组织为保护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立法体系的发展转变、建筑登录制度以及非营利组织进行解读,以期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的发展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乡村景观,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以英国乡村景观为代表的乡村景观变迁及变迁过程中的文化驱动力,有助于探寻景观变迁规律,明确人类活动与景观变迁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将该关系运用于规划实践。对英国,特别是英格兰地区乡村景观进行梳理,通过研究乡村景观的典型主体空间结构与景观形式,构建英国各时期乡村景观面貌,同时通过纵向比较,探讨乡村景观变迁的文化要素及其驱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乡村景观是世界农业景观具有代表性的一员,而乡村中最具特色的是多样化的植物景观。从英国乡村自然植被环境形成的原因出发,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大乔木、小乔木、草本植物的类型梳理常见乡土植物的多样种类及使用情况,可以形成一个大致清晰的英国乡村植物空间架构。由这些多样化的材料构建的乡村空间系统,再加上多样的景观元素配合,共同构造了如诗如画的英国乡村景观。作为风景式园林的原型和英国重要的风景资源,多样的植物景观确实为英国乡村景观增添了独特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林轶南 《风景园林》2012,(1):104-108
在回顾英国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产生和演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特征等概念,研究了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在英国法定自然美景区中的应用,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价值中立和尺度分级、多样化的景观特征提取、单独分离的决策过程3个方面;同时将LCA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与我国风景名胜区中广泛应用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结合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可以在景观遗产价值的评估、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再认识、公众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个方面借鉴景观特征评估体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袁剑锋 《城市建筑》2023,(9):194-197
针对历史港口景观不断被破坏的现状及景观同质化问题,文章以英国利物浦港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景观保护更新模式,提出我国历史港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章从利物浦港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港区滨水景观改造、人文景观的修复与打造、文化旅游的融合等方面分析其具体的保护更新模式,总结出以港口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特色、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协调港口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历史港口景观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景观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遗产大国,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其数量和保护情况,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这源于在漫长的遗产保护过程中,英国有着自己的保护理念和方式、方法,且累积了丰富的遗产保护经验。在文化维度下,研究英国的两座古城——约克和巴斯的遗产保护情况,通过对古城中的建筑,街巷及周边环境,城墙等的比较分析,探析在人文视角下的英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经验,进而讨论了这些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科茨沃尔德案例探讨为线索,展开对英国划定保护区中的AONB制度、列入名录以及开发许可申请制度等的分析,研究英国如何在制度设置层面对乡村地区的建筑及村落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控制,并结合案例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探讨,进而厘清其机制和做法,就其保护目标实现的原因及内涵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