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研究的兴起,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提供了环境行为学中研究人行为规律的全新方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空间区域,研究其中的游客流游览行为对于改善其智慧规划、精明管理和精准服务有着重要意义。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其主要景点布设WiFi定位设备获取手机位置数据,并经过脱敏、清洗压缩及缺失值处理,形成游客时空轨迹的数据;进一步使用比较分析、频繁项集挖掘以及轨迹聚类等方法对景区春节及其前后的客流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智慧黄山景区的规划管理与服务提供客观和量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粲 《中外建筑》2014,(8):84-85
本文针对如今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审批开发热潮,首先阐述了风景名胜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具体情况,主要从原真美、生态多重保护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为新的风景区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及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背景下,科学实效的景观影响评价成为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管理的制度性工作。以科学、技术和应用3个层面建构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的逻辑体系:首先,明确景观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及边界;其次,建立景观影响评价的技术流程,多约束条件下划定景观类型区与评价单元,识别景观特征,提取评价要素;第三,以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优势度排序判定景观扰动风险度;最后,综合提出敏感性、扰动性、价值性和美学性四方面的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体系,并结合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薛家岛景区某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来实现场景应用。  相似文献   

4.
余焱 《重庆建筑》2011,10(5):7-10
文章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于GIS矢量叠加功能,采用加权叠加法,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加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唐军 《中国园林》2012,28(9):19-24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发展的一个新兴技术方法,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时发展需求。风景名胜区管理以资源保护为最终目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风景区控规与城市控规相比应当有不同的出发点和控制方法。从风景区控规控制体系的建构逻辑和技术框架入手,通过对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陇景区规划实践的总结,阐述了以游憩行为和空间管制为控制基本要素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目标、编制特点、技术路线、指标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小城镇发展的热潮,国家对风景资源保护的力度也日益加大,与风景名胜区相邻相融、关系密切的小城镇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犹豫、徘徊,难以抉择。根据这类小城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小城镇为例,提出了这类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制定小城镇经济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策略;实现小城镇建设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等。  相似文献   

7.
景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其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营造公共空间活力能让游客产生共鸣,进而提高景区的社会经济效用。运用环境行为分析方法,开展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实证分析,立足于人、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人的行为和需求为本,解析得出游客的时空特征与行为需求,针对不同的行为类型,分别从空间设计与活动内容上提出增强空间活力的优化策略。为完善景区公共空间设计、提升景区活力和整体形象与品质,提供决策依据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总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风景资源归类分析、景观要素异质性分析、典型景观风貌特征提取等手段,对该类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的途径作了尝试和探讨,并提出了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据基础设施是智慧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将是实现智慧黄山景区的重要支撑技术.在分析黄山景区规划管理信息化需求、总结黄山景区现有信息化成果、论述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构建智慧黄山景区数据基础设施——云数据中心的规划方案,包括构建云数据中心的原则与内容;探讨了智慧黄山景区云数据中心的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私有云数据中心、拓展混合云数据中心以及4个阶段的建设生命周期.对我国智慧景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内涵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城市型风景区)概念体现的是风景区的区位属性,反映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是相互毗邻或交错,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是同时具备风景区的自然生态形态与城市人文社会形态特征共存的特殊地区.城市型风景区与城市关系区位关系一般包含:与城市相融、相邻、相伴或相融、相伴并存,城景空间关系从侧面反映了风景区和城市建设互动的过程,即从相互独立到相辅相成、互利共生.  相似文献   

11.
梁发  姚崇怀  刘洁 《中国园林》2012,28(1):113-117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被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生境的调查、植被的调查、植被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区生境条件和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群落—物种的一体化规划策略和方法,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菜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风景区总体规划的风景游赏规划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实现风景名胜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李路平 《室内设计》2015,(5):107-114
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往往是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的核心景观资源,如何体 现世界遗产价值应该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工 作的重点。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世界 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处遗产点,本文结合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围绕麦积山石 窟世界遗产价值体现这一中心思想,从研究 其遗产价值体系入手,进一步识别承载遗产 价值的空间载体,最后在总体规划的大框架 下,提出落实遗产价值体系保护和利用的具 体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区内3个不同状况村庄的建设,提出了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广西的风景名胜区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规划编制落后、景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景区内建筑的杂乱无章或无特色等。这些既是个性问题也是全国风景区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思考,以促进、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玉超 《城市建筑》2023,(7):133-138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原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管制存在多重管控、管制措施与功能用途不适应、空间准入条件模糊等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全域全要素管控要求。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应积极落实总规刚性管控要求,同时突出风景游憩等专项功能。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分级管控+分类管控+准入清单”的管制方法,形成兼具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多层次、全过程的空间管制模式,以期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指导风景名胜区差异化、精细化管控。  相似文献   

17.
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现场的地形特征,满足景观要求,符合生态特色。文章对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工程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手法进行分析,从总体布局、功能设置和建筑形态等方面论述,进而对风景名胜区的建筑如何做到与环境共融共生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同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古镇型景区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要素基础上,通过时间里景区历史文脉的梳理、评析,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2大方面尝试性地总结出历史文脉在同里景区中传承与发展的6大途径:培育自然环境;优化用地结构;保持空间视廊通畅;协调建筑风貌;保护与提升景区风景资源;营造景区氛围、激发活力.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历史文脉在古镇型景区传承与发展的三大思路,旨在使景区文脉得以发扬,中华文明得以彰显,促进我国古镇型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功能分区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归纳、分析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特点的基础上,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重点分析特大型分散式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分区特征和划分方式,提出功能分区与保护区相衔接的思想,使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更加合理科学和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陶一舟  严国泰 《华中建筑》2012,30(6):133-1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其实质是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师不应该回避问题,一味地抱怨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因此该文以安徽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研究在现有管理体制、规划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风景名胜区城市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