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实践与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虽然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外却已经走了40多年或成功、或失败、或得失相伴的路,可以成为国内实践的一块明镜。借鉴国外学者对这一现象所作的多角度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到一点最根本的认识和启示,就是:城市滨水区再开发是一个有着高度复杂性的现象,它所包含的问题不仅仅涉及物质层面,更有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上的深刻内涵,若仅从一个片面去了解或讨论,则容易形成“盲人摸象”般的认识。因此,本文试图在各个层面上综述国外的实践和研究,以形成对这一现象的深入认识,进而帮助对国内城市滨水区开发作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潘伊玛 《山西建筑》2006,32(22):26-27
论述了城市滨水空间再开发与空间环境设计的现实意义,并对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以保持滨水空间的活力,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城市更新改造活动的重要类型之一,滨水区再开发是一项具有多重目标和丰富内容的系统工程。本文立足城市宏观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财务生存的需求,着重从产业选择和项目配置方面探讨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集群策略。  相似文献   

4.
蔡洋 《云南建筑》2014,(1):151-154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兼具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区域,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最重要的地段,它不仅具有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更应该是居民工作和生活延续的场所。结合昆明南城城市设计,阐述了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原则及要素。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上游。市域面积27120km^2。市区面积3636km^2;全市总人口451.4万人,市区人口198.5万人。  相似文献   

6.
历史滨水区更新中的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曦 《新建筑》2005,(2):72-75
针对城市历史滨水区更新中出现的游憩化趋势,从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的角度,结合实例研究了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及结合点,提出了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并剖析了这种模式的总体构思。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总结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趋势,归纳了适合滨水区发展的规划策略,并尝试应用于实践项目,旨在探索一些策略导向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谈城市滨水区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金华 《山西建筑》2005,31(16):43-44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概念的阐述和城市滨水区意义的分析,就城市滨水区设计,引入城市设计的观念,并相应提出一些注意的问题,以期提升城市滨水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营中的滨水区开发与经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伟 《规划师》2004,20(8):10-12
滨水区土地功能置换要注意与整个城市的总体布局相结合,土地布局应具有弹性,用地布局要有延续性。政府部门在制定“年土地供应计划”时,应优先考虑滨水区开发的土地供应,以引导滨水区良性开发;应对城市中心区现状开发强度已经较高的滨水土地与城市新区土地搭配拍卖,以保证滨水区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颖 《山西建筑》2007,33(30):83-84
介绍了滨水区的含义和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国外两个实例的分析,为我国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城市滨水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谢华春 《山西建筑》2009,35(29):30-31
主要研究了城市滨水区的两种开发模式,即更新型开发模式和保护型开发模式,试图通过对宁波城市滨水典型区域及现有开发成果的分析比较,以期为宁波未来的城市滨水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目前小城镇滨水住区开发建设现状,为了使小城镇滨水区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对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定位和空间形态措施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从而改善小城镇滨水区再开发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河区域开发的成功,不仅源自城市、片区、区划和亚区等四个层级的构成,区域间和区域内两个尺度的城市设计操作,更得益于连续性和本土性的明确导向,以及区域协同、慢行优先、空间连续、功能交混、新旧共生等城市设计特点。上海黄浦江与新加坡河有相似的城市地位与作用,但在与腹地关系、功能组织、历史遗存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借鉴新加坡河区域经验,首先,需要打通滨水沿岸局部断点,并加强腹地与滨水的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促成机动交通保障下的慢行优先;接着,在滨水区域促进功能的多样与混合;最后,以新旧共生来展现本土特质。更重要的是,要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使滨水空间更具"温度"。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滨水地区改造与开发是城市建设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也是城市设计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那么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应注重哪些要素呢?本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和实践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滨水区是孕育城市与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的外延式生长,老城滨水区功能业态弱化,空间环境衰微。本文在滨水区规划实践中,以"城市双修"为理念、"价值开发"为导向,探索"功能策划、空间规划与行动计划"三位一体的规划路径。规划前期基于禀赋价值和市场需求分析,策划出实现区域价值提升的产业功能体系;然后针对滨水生态格局保护及功能空间营造,制定精致化的空间管控体系,推动老城滨水区的空间修复和功能迭代。最后,制定面向市场的务实行动方案,以指导滨水区渐进式更新,探索构建系统化方案,引导老城滨水区,推动滨水区内生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翁奕城 《新建筑》2000,(4):30-32
目前城市滨水区已农斩成为各国城市开发的热点,为保证了滨水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在开发中必须引入城市设计观念与方法。试以可持续观点,从生态、经济、技术四方面探讨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以期对当前水区的开发建设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始于1960年代的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经历了大约40年的路程,在世界许多城市对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恢复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确实也有一些城市设计由于过于追求"城市美",而缺乏人的尺度与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视点.在当今许多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中,城市由成长转变为成熟,为了恢复和增强城市的活力,强化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成为城市设计必须追求的目标.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应从形式化的城市美思想脱壳,坚持人的尺度,实现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城市设计实践的反思与转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始于1960年代的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经历了大约40年的路程,在世界许多城市对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恢复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确实也有一些城市设计由于过于追求“城市美”,而缺乏人的尺度与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视点。在当今许多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中,城市由成长转变为成熟,为了恢复和增强城市的活力,强化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成为城市设计必须追求的目标。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应从形式化的城市美思想脱壳,坚持人的尺度,实现具有生活感的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夏朝旭  于洋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9,27(1):118-121
吉林市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不仅影响着沿江带的发展,也制约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该文从城市特色资源分析入手,提出滨水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通过“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策略,对滨水区城市设计提出理论及实践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对城市滨水区住宅群落进行疏浅的分析。将从城市滨水住区概念构成要素入手,明晰住区营造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住宅群落的建构,是为完成各层次居民居住、游憩、社会交往的实体空间和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