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14)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气韵""骨法"范畴诞生在六朝时期并非偶然,它们的产生标志了"气""骨"的概念从哲学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向审美的艺术生命本体意义转化的完成。"气韵""骨法"对今天我国的绘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确立,二是对文艺活动主体审美自觉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专栏导读     
《新建筑》2020,(1)
正童寯在其《造园史纲》中援引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论造园》(Of Gardens)的论述,开篇立言,追溯西方园林的历史进程,"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艺术比建筑更高一筹",道出西方人眼里"建筑"与"园林"的两分关系;这与中国营造传统肇始"上古穴居而野处"的"居""游"一体关系相映成趣。显然,天成之"园林"与人工之"建筑"是人居环境营造活动的"一体两面",是具有普世意义的话题。西方学者在新世纪之交有进一步反思,杨·伯克斯特德(Jan Birksted)主  相似文献   

3.
"造园论"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园理论,核心思想是人们的自然观念,结合自然的空间设计体现出极高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而巴瓦的设计同样是根植于基地的环境,他的建筑也同它的环境一样可以不断地生长和改变。基于这些,文章尝试运用中国的"造园论"来解读巴瓦建筑中的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20,(1)
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主张的"有法无式"观点,注重内在法则的灵活运用,反对因袭固定的程式。以明代造园著作《园冶》和同时期的常州止园为例,探讨了明代园林建筑布局的法则与程式,以及对它们的灵活运用。"正"代表规则性,"奇"代表灵活性。《园冶》"兴造论""立基""屋宇"阐释了相关的理论;具体到止园,厅堂、门屋的布局以正为本,楼阁、书房、亭榭和廊房的布局以奇为变,各类建筑共同构成奇正平衡的整体。对这一原则的探讨,有助于理解明代造园艺术和《园冶》等造园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为今天继承传统的营造智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谢赫六法"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要总结,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互通性。其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附采""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等六项原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设计师要运用这些法则去拓展和充实现代建筑设计理论,设计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蕴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正>自然界所有的物体构造都离不开点、线、面,园林的构造也可归结为点、线、面的巧妙结合。线作为园林重要的构成要素,通过人们巧妙的排列,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化不一的景象。我国的传统绘画讲究"六法",这种绘画模式同样适用于造园艺术。线的应用,就符合其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在造园艺术中,人们视线随着园林中蜿蜒迂回的游廊小径、造型精致的漏窗变换,步移景异,呈现出变幻不一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美术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美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传统美术理论的支持。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空前活跃,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作画提出了独到见解,即"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论"之首,主要表明画家在艺术实践中不仅需要表现色彩与形状,而且要体现出特有的精神与思想,这样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得以呈现。该文以谢赫"六法论"为研究视角,分析"气韵生动"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如画和入画观念,该文通过对中西方园林建筑的观法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西方园林偏向于"如画",中国园林不仅具有"如画"的观法,也具有"入画"的观法。仅仅依靠"如画"理论无法完整地评判中国园林,提出中国园林应该以更适合的"入画"理论来进行评判。希望中国园林界能够以中国传统的视角对待中国园林,而非一味的以西方的理论来造园和论园。  相似文献   

9.
"观法"是一种认知的方式,其中潜藏的是思维方式。现代"观法"中,园林被视为为山、水、植物、建筑四个自明要素组成的无整体目标的体系。该文试图依据王澍的"观想"心智,重返传统语境,复建以"意境"为整体诗意目标,以"景"、"环境"、"路径"和"造景手法"四个互成性的构成要素为关键词的传统造园"观法"理论体系。将这一"观法"体系的要素——景、环境、路径、造景手法转化为景、置景器、连景器和观景器,并使之模件化,探索中国传统造园的模件化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重要概念“气韵”作为核心设计追求,注重对粤剧艺术及岭南园林艺术精髓的深入挖掘,主动在设计中追求与粤剧艺术在精神内涵及园林建筑表现上的气韵相合,将建筑实体转化为园林空间,造园、建筑、筑山理水皆以“气韵”为设计指导,从而力图带动全园“气韵”生动,达成岭南两大文化标志跨越时空的当代对话。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16,(21)
正中华造园艺术萌芽于商周时期,发展于魏晋,发达于唐宋,辉煌于明清。以北京圆明园为代表的清代造园艺术,是中华传统造园艺术的经典和高峰,被法国大作家雨果称之为"梦幻艺术的典范"。仿北京圆明园而建的浙江横店圆明新园,在中华传统造园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如园林意境(立意)、选址、布局、设计、造景、借景等,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3)
文章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中"相"与"生"的论述以及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分析,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相生"论,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法则是通过"相生"关系的处理而体现出来的。通过分析"相生"论中虚与实、藏与露、小与大、扬与抑等"相生"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中的运用,从而佐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相生"论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六法"者,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六法"的具体内容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泛景观理论体系,充分运用城市泛景观力,不拘泥于地块本身,将城市内孤立、片段的特色景观资源活化,并与"自然、城市、建筑、人"有机整合成为统一的城市大景观系统,充分发挥景观对城市的统筹、引领、串联、渗透等作用力,发挥景观资源对城市的特色塑造、活力打造作用力.通过"五步营造法",即"寻此势""明远道""营四境""优两术""理五微",打造承载临港活力、凸显天文主题、建设海绵示范,特色明确、景城合一、生态美好的城市新意象.  相似文献   

15.
<正>1、中国传统园林掇山理法研究的现状与难点"掇山",出自中国明代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指的是在园林中修建假山,又称作"叠山"、"堆山"[1]。"理法"指规则、法则,即中国古典园林修建假山的制度和手法。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理水、建筑、花木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它既是一项技术和工艺,又是一类专门的艺术。古代将造园师称为"山子",如与建造家"样式雷"齐名的造园家"山子张",足见掇山对于园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明代园林与同时期文人画论之间的理念冲突,质疑传统明代园林史研究强调画意而忽视写实传统的倾向,同时以《园冶》出发,寻求视觉分析方法来解读文本中以建筑元素为主题的"再现性",以及文本中对小木作建筑元素使用的重视;通过留园"古木交柯"周边景致配置的案例分析,强调了明代江南园林注重写实与视觉体验的造园倾向。  相似文献   

17.
赵辰 《建筑师》2012,(4):17-22
中国的当今建筑文化已经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自近代以来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知之路,至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误解。这一自我认知的"辛苦之路",还在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民间建造体系为代表的"土木/营造",这种被西方学术定义为"民居"或是"无名氏建筑",应该作为中国文化中对建筑的本质被认知。国际建筑理论在二战后的发展,得以突破西方古典主义的桎梏,走向"宏大的建筑观":这反映为对以非古典的民间建造体系、聚落、市政建筑等的重视,同时也对非西方文明中的建造体系加以尊重。国际建筑学界的这一理论性突破与社会学、哲学领域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是殊途同归的,甚至是更领先的。但遗憾的是,曾经对国际现代建筑文化产生积极作用的东方"土木/营造"之中所具有的"现代性",却未被中国建筑界充分认知。以中、日之间对本文化的"土木/营造"认知过程的比较研究,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章守玉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园艺学家、造园学家。20世纪20—40年代,章守玉先生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历史背景下展开了早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通过梳理其"园艺"理念及总理陵园的园艺和造园实践,剖析他将"造园"内涵纳入"园艺"范畴的时代背景与成因,及其对风景营造及造园的理解和贡献,以期深化对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近代转型历程及学科形成初始脉络的认识,同时为"中西交流""现代与传统"等风景园林学界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提供前辈经验的回顾与参照。  相似文献   

19.
立足中国传统造园理论,就其整体景观意匠中蕴含的声音美营造智慧进行解析,主要内容包括:1)园林院落空间的隔声降噪功能"屏俗";2)"掇山理水""莳花艺树""动物点缀"和"建筑经营"的声音美营造意匠"收嘉"。结合中国传统"静"之哲学美学思考,揭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境界之生命颐养特征,由此阐明了园林声音与静谧的内在统一关系。中国园林通过"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整体景观意匠,将生命的颐养目标落实到了园林的境界营造,由此统一了声音与各种有形、无形构景要素的营造过程。不但跨越了物理学安静与声音美营造的二律背反,还实现了园林降噪、声音美营造乃至静谧境界经营的整体把握,其中蕴含的营造智慧对当前声环境面临的瓶颈问题解决具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0)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自古到今,无论是画家还是理论家,每每提起它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长期以来,"六法论"对我国书法、绘画及书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我们学习绘画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