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连续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军  李梅  刘晨光  王继锋 《工业催化》2005,12(Z1):39-42
研究了Pd/Al2O3催化剂在连续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中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对于Pd/Al2O3催化剂采用现有工业常用的工艺条件,不能满足产品需要,其原因是高沸点馏分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在连续重整汽油BTX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的反应过程中,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研制的Pd/Al2O3催化剂可以使加氢汽油的溴值小于200 mg-Br·(100 g油)-1、芳烃损失小于0.5个百分点,可以满足芳烃抽提进料的指标要求.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对单纯的Pd贵金属催化剂进行改进,改进的催化剂可用于连续重整汽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具有较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樊红青 《当代化工》2009,38(3):233-236,256
介绍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研制开发的HDO-18催化剂,以连续重整生成油的BTX馏分为进料,进行选择性加氢深度脱烯烃,加氢精制产品作为芳烃抽提装置的原料,生产BTX和溶剂油产品的工业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裂解汽油,乙烯副产物 C_5~C_(10)馏分的总称。该馏分富含约60~85%的苯、甲苯、二甲苯芳烃(BTX)和约25~30%的不饱和烃。这部分不饱和烃性能极不稳定,不能直接使用,故工业上切取其 C_6~C_8馏分,采用两步选择性加氢加溶剂抽提工艺生产 BTX 芳烃。  相似文献   

4.
裂解汽油重质馏分轻质化增产BTX芳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裂解汽油重质馏分的增长趋势以及目前应用作了概括性的介绍.裂解汽油重质馏分由于含有丰富的芳香基团,可以作为增产BTX芳烃的潜在资源.综述了裂解汽油重质馏分增产BTX芳烃的技术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加氢脱烷基和非芳烃加氢裂解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守运 《工业催化》2018,26(9):61-63
介绍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C_6馏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在550 kt·a-1苯抽提蒸馏装置原料预处理C_6馏分选择性加氢单元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C_6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工艺替代传统白土精制工艺,C_6馏分原料溴指数为(7 500~12 000) mg-Br·(100g)^(-1),在反应器入口温度130℃、入口压力1.8 MPa、氢油体积比250∶1~280∶1和空速2.5 h^(-1)条件下,反应产物溴指数小于5 mg-Br·(100g)^(-1),且芳烃损失接近于0,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工业催化》2005,13(1):32-32
HDO-18催化剂是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催化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钯为活性金属组分并加助剂,金属分布为蛋壳形分布。与同类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不仅可以应用于重整生成油苯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脱烯烃,  相似文献   

7.
Pd/Al2O3催化剂用于连续重整汽油全馏分加氢的失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负载在氧化铝载体上的贵金属Pd基催化剂在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连续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实验中,采用现有工业常用的工艺条件,单使用Pd作活性组分的Pd/Al2O3催化剂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探讨了切割馏分油加氢反应中催化剂失活原因,并对失活前后的催化剂采用XRD、SEM和FTIR等手段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造成催化剂失活原因是催化剂表面油品中重组分等热敏类物质强吸附或聚合作用的结果。改进后的双金属Pd基催化剂UDO-01可用于重整生成油全馏分的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反应,加氢后产品的溴价小于200 mg Br·(100 g-油)-1,芳烃损失小于0.5%,且表现出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芳烃联合装置、乙烯裂解装置的扩能或新建,国内C9+重芳烃产量也大幅增加;利用催化加氢脱烷基技术将C9+重芳烃转化为BTX等轻质芳烃,对炼化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C9+重芳烃生产BTX为出发点,阐述了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体系中的碳正离子机理和自由基机理,概述了国内外催化加氢脱烷基反应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工艺、催化剂的优缺点,最后对反应机理、工艺及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增产BTX的同时联产三甲苯、四甲苯等高附加值单体芳烃是未来催化加氢脱烷基工艺的发展方向。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方向则应结合具体的生产目标和反应机理,定向制备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加氢脱烷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利用Pt/Y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380℃、压力3 MPa、氢油体积比1000及质量空速1.0 h-1条件下,分别采用加氢处理的全馏分和轻馏分催柴为原料制备苯、甲苯和二甲苯(BTX),获得(C6+C7+C8)芳烃的总选择性分别为9.4%和33.9%。对原料和液体产物进行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BTX主要经过重芳烃的加氢饱和、裂解等反应生成,中间物质为烷基苯、四氢萘、茚满及茚类等单环芳烃。通过对反应原料以及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2吸脱附、NH3-TPD、XRD衍射图谱、TG等物化性质的表征,分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即全馏分催柴原料中高含量的S、N化合物快速吸附造成了催化剂中毒,而轻馏分原料中S、N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缓慢积累覆盖活性位,造成催化剂逐渐失活。  相似文献   

10.
利用Pt/Y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380℃、压力3 MPa、氢油体积比1000及质量空速1.0 h-1条件下,分别采用加氢处理的全馏分和轻馏分催柴为原料制备苯、甲苯和二甲苯(BTX),获得(C6+C7+C8)芳烃的总选择性分别为9.4%和33.9%。对原料和液体产物进行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BTX主要经过重芳烃的加氢饱和、裂解等反应生成,中间物质为烷基苯、四氢萘、茚满及茚类等单环芳烃。通过对反应原料以及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2吸脱附、NH3-TPD、XRD衍射图谱、TG等物化性质的表征,分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即全馏分催柴原料中高含量的S、N化合物快速吸附造成了催化剂中毒,而轻馏分原料中S、N化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缓慢积累覆盖活性位,造成催化剂逐渐失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兖州、天祝、神府烟煤和先锋.沈北、东胜褐煤都是较好的直接液化原料煤。煤直接液化的馏分油最适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优质喷气燃料和催化重整制取芳烃原料油.两段催化液化由1t无水无灰煤生产5bb1馏分油.煤油共炼与直接液化相比较,简化了工艺过程,改进了馏分油产率和质量。我国煤直接工艺发展方向是煤油共炼或两段催化液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裂解碳九加氢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系统总结了裂解碳九(C9)来源、组成及其综合利用情况;指出裂解碳九加氢技术是裂解碳九综合利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详述了裂解碳九加氢生产高品质芳烃溶荆油或调和油、裂解碳九闪蒸油加氢生产溶剂油及全加氢裂解碳九加氢轻质化增产BTX;重点分析了裂解碳九加氢工艺和催化剂技术,强调了原料预处理、反应工艺和催化剂设计等要点.  相似文献   

13.
何有平 《广州化工》2007,35(6):57-60
应用生物膜填料塔对石油化工行业含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业废气进行的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专用的微生物菌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对"三苯"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出口废气"三苯"浓度低于国家对现有企业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对以不同分子筛为载体负载了镍金属的A、B、C型3种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最大,AATO馏分的转化率为39.4%,苯和二甲苯的收率之和为18.5%.对加氢裂化性能较理想的C型催化剂添加钴金属进行性能改善,结果显示金属钴的添加有利于BTX收率的提高,BTX收率为25.9...  相似文献   

15.
生物通风修复含石油污染物土壤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隋红  姜斌  黄国强  段云霞  李鑫钢 《化工学报》2004,55(9):1488-1492
以苯、甲苯和对二甲苯(BTX)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生物通风原位土壤修复方法去除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效果.用一维生物通风土柱实验和控制实验对比了有生物降解和无生物降解土柱中BTX的去除情况.在通风后期,控制实验中发现了很长的拖尾阶段,污染物不能进一步被有效去除,而生物通风土柱中由于生物降解作用可使土壤中污染物残留浓度更小,修复效率更高.根据实验数据估算得到生物通风过程中苯、甲苯及对二甲苯的生物降解贡献率分别为17.8%, 30.0% 和 32.3%.还用间歇实验探讨了多组分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发现甲苯的降解能够促进对二甲苯和苯的降解,而对二甲苯的存在则增加了甲苯和苯的降解滞后期.  相似文献   

16.
潘德满  曾榕辉 《辽宁化工》2004,33(10):585-587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新一代FC -2 6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 ,以W -Ni为加氢组分 ,以无定型硅铝为主载体 ,并添加改性分子筛。工艺研究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FC -2 6催化剂活性及中油选择性高 ,稳定性好 ,原料适应性强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总结催化柴油中的主要组分(双环芳烃和单环芳烃)在发生加氢裂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现状,分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和载体的选择对产物分布的影响,介绍国内外以催化柴油为原料生产轻质芳烃BTX的工艺进展。  相似文献   

18.
Aromatization of propylene was performed in a continuous reactor over HZSM-5 catalysts. A full-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methodology identifi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400°–500°C), Si:Al ratio (50–80), propylene feed concentration (8.9–12.5 mol.%), and catalyst amount (0.2–1.0 g) on propylene conversion as well as the yields of benzene, toluene, p-xylene, o-xylene (BTX), and total BTX. The Si:Al ratio and amount of the HZSM-5 catalyst influenced all of the responses, while temperature affected all the responses except the yield of p-xylene. An increase in feed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yields of benzene, toluene, and total BTX.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ropylene feed concentration and catalyst amount influenced the yields of benzene, toluene, and total BTX. This interaction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feed concentration promotes aromatization at higher catalyst concentrations. By contrast, the interaction of Si:Al ratio with propylene feed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significant for p-xylene and o-xylene yields, but not for benzene and toluene, suggesting that xylenes are synthesized on different sites than those for benzene and toluene. These interaction effects demonstrate how the use of DOE can uncover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generally missed using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9.
Catalysis Letters - Palm fatty acid distillate PFAD is an example of potential low-cost palm biofuel second generation feedstock, most used as a source of fatty acid for non-food applications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