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以夏波蒂为原料,利用两种漂烫工艺制备速冻薯条,采用感官评价评定薯条品质。为获得高品质的薯条,首先测定鲜薯的理化成分(水分、淀粉、还原糖);其次探究预热、漂烫工艺对薯条淀粉糊化度的影响;最后测定不同漂烫工艺下漂烫水的糖度。以薯条品质、淀粉糊化度及漂烫水糖度为评价指标,对漂烫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佳的漂烫工艺参数:85℃漂烫6 min而后75℃漂烫20 min。在此条件下薯条淀粉完全糊化,薯条炸后的感官评分高达95。研究结果表明:漂烫工艺对薯条品质有影响;随着漂烫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薯条的糊化度增大,漂烫水的糖度升高;高温短时与低温长时相结合的两步漂烫工艺更合理,该研究结果为薯条漂烫工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预处理对云南脆皮薯条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和淀粉水溶液浓度的3个梯度设计单因素实验,对其品质变化进行测定以及感官综合评分法评定,建立云南脆皮薯条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有效控制丙烯酰胺,在热加工前,将马铃薯分别进行热烫(85℃下热烫10 min)、半胱氨酸浸泡(常温下于3 g/L的半胱氨酸溶液中浸泡10 min)、热烫+半胱氨酸浸泡(在85℃下浸泡于3g/L半胱氨酸溶液中10min)预处理,以未处理为对照组。热加工后,分别对云南脆皮薯条样品的风味品质指标: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质量、颜色、还原糖含量、天冬酰胺、半胱氨酸等进行测定,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云南脆皮薯条风味品质的影响,并对丙烯酰胺含量进行测定,比较3种预处理方式对云南脆皮薯条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情况。结果用热烫+半胱氨酸浸泡的预处理方式处理马铃薯后制作云南脆皮薯条,水分含量、颜色、还原糖、天冬酰胺与未处理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半胱氨酸含量与其他预处理组对比显著增加;丙烯酰胺含量与单独热烫、未处理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运用半胱氨酸溶液浸泡并联热烫预处理云南脆皮薯条能有效降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同时保留食物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煎炸食材对米糠油煎炸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糠油对不同煎炸食材进行间歇性煎炸,通过对煎炸油色泽、酸值、羰基值、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的检测分析,对比研究植物淀粉基食材(薯条)、高含水量食材(豆腐)、肉类食材(鸡翅)、面粉基食材(油条)4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煎炸食材因所含主要组分的不同,对煎炸油品质劣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煎炸油酸值增大程度依次为豆腐鸡翅油条薯条;羰基值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薯条豆腐鸡翅;总反式脂肪酸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鸡翅薯条=豆腐;维生素E含量降低程度依次为薯条油条鸡翅豆腐。  相似文献   

4.
姚凌 《中国油脂》2022,47(2):39-4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1种煎炸油煎炸薯条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并对薯条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1种煎炸油煎炸薯条共鉴定出包括醛类、含氧杂环类、含氮杂环类、酮类、醇类、酸类、烃类、含硫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共8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是煎炸薯条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棕榈油煎炸薯条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亚麻籽油煎炸薯条的最少,且通过分析11种煎炸油煎炸薯条的醛类物质发现,葵花籽油和棉籽油煎炸薯条中多不饱和醛含量较高,其中(E,E)-2,4-癸二烯醛含量最高,是薯条呈现油脂香的主要物质;高油酸菜籽油和高油酸葵花籽油煎炸薯条中单不饱和醛含量较高,其中高油酸葵花籽油煎炸薯条中2-十一烯醛含量最高;亚麻籽油煎炸薯条中(E,E)-2,4-庚二烯醛含量最高,呈现出消费者不期望的脂肪味和油腻味。感官评定结果显示,棕榈油煎炸薯条品质最好,猪油煎炸薯条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5.
张伟君  钟耀广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119-123,130
为了减少油炸薯条吸油量,探讨不同浓度多羟基醇协同1%海藻酸钠溶液预处理薯条对油炸薯条脂肪含量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多羟基醇(木糖醇、山梨醇及丙三醇)溶液协同1%海藻酸钠溶液预处理自制薯条与商业冷冻薯条,研究薯条吸油量、质构、色差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制薯条中,经木糖醇、山梨醇与丙三醇协同1%海藻酸钠溶液分别处理的薯条,与不做任何处理的油炸薯条相比,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20.45%(1%海+0.5%木)、53.00%(1%海+0.25%山)、48.72%(1%海+0.75%丙),而与仅仅涂抹1%的海藻酸钠溶液的油炸薯条相比,脂肪含量分别减少了18.35%(1%海+0.5%木)、51.75%(1%海+0.25%山)、47.37%(1%海+0.75%丙)。而商业冷冻薯条,与不做任何预处理的油炸鲜样和仅涂抹1%海藻酸钠溶液组相比,脂肪含量反而分别增加了12.29%和29.11%(1%海+1%木)。同时,木糖醇处理还能显著提高薯条L*(p<0.05)和咀嚼性(p<0.05)。木糖醇对自制薯条具有减油效果,且作用效果是山梨醇 > 丙三醇 > 木糖醇,三种多羟基醇能改善自制薯条的色差与质构。  相似文献   

6.
薯条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快餐食品,随着快餐业的发展,薯条进入我国市场并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供应国内市场的薯条大多数是靠进口,进口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要求 .因此在我国马铃薯产区建立薯条加工企业,必将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薯条加工建设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及优势明显.我中心提供的马铃薯加工技术,以薯条为龙头,综合利用原料生产淀粉、马铃薯片,边角余料用来加工薯泥、薯饼等.  相似文献   

7.
<正>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全彩色打印,关于影响全彩色3D打印颜色再现的因素与控制研究成为热点。其中,打印层数设置和原材料颜色是影响3D打印颜色再现的关键信息。本文基于关联度分析法,通过设置打印层数和控制原材料颜色信息输入,实现对最终全彩色3D打印的颜色再现控制,实现了双参数对3D打印颜色再现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薯条是源于比利时的弗拉芒人(即比利时荷兰人)在18世纪发明制作的一种马铃薯食品。后来由法国人传入美国,所以又称为法式薯条。薯条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条、分级、漂烫、干燥、油炸、冷却、速冻、包装成袋、装箱、进入市场。工业化的薯条加工所采用的工艺使得薯条炸油新鲜而洁净,炸油在7~9小时快速消耗,通过循环过滤和持续加入新油等方法,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弃油,通过预油炸的速冻薯条产品含油率为5%。由于薯条加工保持了马铃薯自有的薯香味和天然的营养成分,因此得到人们的广泛  相似文献   

9.
博采     
博采新配方米制薯条问世据外报报道,美国农业部食品技术专家研制出新配方的薯条,预计将使素食主食薯条再度掀起旋风。此种新产品是用白米粉做成的,脂肪含量较传统薯条低约25%~50%,又因米食和面包、燕麦食品一样,同为受推荐的健康食品,因此消费者在食用零食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底,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因所出售的薯条被疑含有致癌成分而在美国遭致起诉,于是殃及池鱼,薯条的销量骤然下滑。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预言,目前薯条市场的萧条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一根小小的薯条,竟然牵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这场风波,无疑将对全球200亿美元的薯条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油炸薯条进行前处理,探索控制油炸薯条中丙烯酰胺的方法。用绿茶、大蒜浸提液等四种添加剂浸泡薯条后高温油炸,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当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5 g/100 m L,浸泡时间为60 min,对丙烯酰胺抑制率达到49.53%。  相似文献   

12.
通过感官评价对增强鲜味型酵母抽提物-A(YE-A)、基础鲜味型酵母抽提物-B(YE-B)和浓厚味型酵母抽提物-C(YE-C)的呈味特点、减盐效果进行分析,复配出一款专用型酵母抽提物-D(YE-D),达到协助鸡精及薯条复合调味料实现减盐的作用,并研究减盐前后复合调味料口感及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鸡精复合调味料减少20%、30%食盐的情况下,使用酵母抽提物-D(YE-D)可较好的保持其口感及风味;在薯条复合调味料减少40%食盐的情况下,使用酵母抽提物-D(YE-D)结合一定量氯化钾,可显著增强薯条的口感及风味。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对希森6号马铃薯预炸薯条在储藏过程中品质的稳定性、受欢迎程度以及营养品质变化进行研究。以质构剖面分析、色差分析、电子鼻气味测试以及感官评定中的三点检验法评价薯条在冻藏过程中品质的稳定性;以感官评定中的喜好度分析评价希森6号薯条与市售薯条的受欢迎程度;以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评价其营养品质。在-18℃冻藏条件下,预炸薯条在整个冻藏周期内硬度均维持在900 g左右;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均先上升后下降,4周后趋稳;其中,咀嚼性从287上升至387后再下降至210,之后维持在200~250之间,回复性从0.12上升至0.25再下降至0.11,之后维持在0.1附近;弹性先维持在0.75左右,第2周~第4周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过程,第4周以后维持在0.60附近;黏着性第1周~第6周有一个持续的下降过程,从-6.25下降至-31.04,第6周后维持在-30附近。薯条的L*值在第1周~第6周呈下降趋势,从78下降至63,第6周后基本趋于稳定,a*值和b*值则呈轻微波动变化,整体变化不显著。冻藏180 d后复炸的薯条与鲜炸薯条在0.2到0.001风险水平之间均未检测出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市售冷冻薯条相比在0.05风险水平感官差别存在,感官品质评价认为希森6号马铃薯预炸薯条样品优于市售冷冻薯条的人数占70.8%。希森6号预炸薯条干物质含量比市售薯条高36.9%,淀粉含量高32.8%,干物质中蛋白含量则与市售薯条相当。希森6号马铃薯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基本稳定,受欢迎程度显著高于市售速冻薯条产品,且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近期,又一健康杀手“反式脂肪酸”.在国内外被频频提起。据媒体报道.美国对快餐店出售的薯条进行新方法检测时,发现薯条含高量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在每份薯条中,反式脂肪酸总含量从过去的25克增加到30克,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一石激起千层浪,薯条的营养问题开始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分数的果汁对油炸薯条进行前处理,探索抑制油炸薯条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方法。用新鲜水果汁泡制薯条后进行高温油炸,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液进行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柱采用C18 柱(15cm ×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体积比5:95),检测波长197.1nm。样品含量在0.02~0.1mg/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0.2%~94.7%,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8%~2.0%。  相似文献   

16.
陈孝之  谢莉青 《纺织学报》2016,37(5):150-154
为克服人工目测织物的颜色易受到光线和经验的影响产生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技术的织物颜色与纺织专用标准色卡自动配准的颜色识别与仿真方法,实现了针对1925种潘通色卡的织物颜色自动配准系统。该方法利用扫描仪获得潘通色卡棉布版的扫描图像,然后从色卡图像中提取颜色有效特征信息,构造色卡图像的色度特征数据库;设计了颜色分层模型和基于“一对一”支持向量机(SVM)与色卡图像数据的配准模型,经过对SVM模型参数优化和识别训练,系统与色卡匹配的正确率达96.89% 。另外使用296种未知色号的织物样本,将它们与系统进行配准实验,匹配正确率为 98.85%,为客观、快速地测色和数字仿真颜色提供了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17.
资讯     
《食品界》2015,(3)
<正>冰岛男子珍藏6年汉堡和薯条完好如初据报道,2009年10月31日是冰岛麦当劳最后一天营业的日子。这天,冰岛男子斯马拉森从麦当劳购买了一个汉堡与一份薯条,然后将其当做"文物"先后捐给冰岛博物馆与当地酒吧。如今6年过去,当年的汉堡与薯条毫无腐坏迹象,如同刚出炉一般。斯马拉森现年28岁,他说自己是  相似文献   

18.
以"荷兰十五"品种的马铃薯和4种食用油为研究对象,考察煎炸过程中油种类对薯条质构、失水吸油动力学常数、水分空间分布、晶体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硬度高于其它两种油。水分损失动力学结果表明使用棕榈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水分损失速率最快(0.053 6 s-),其次是米糠油(0.027 5 s-),高油酸葵花油最慢(0.021 6 s-1)。核磁共振影像也证实了这一结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米糠油和棕榈油炸制薯条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高于其它两种油。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米糠油炸制薯条的表面比其它油更致密。表面失水快、淀粉-脂质复合物含量高以及表面的致密性对薯条质构的增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棕榈油作对照,采用精炼茶油进行深层煎炸。测定煎炸用以及薯条中的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指标,即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碘价、皂化值、K值及极性化合物含量等的变化;分析煎炸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评价薯条的感官品质。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煎炸30h(120批次),茶油及棕榈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极性化合物含量和K值均逐渐升高,碘价和皂化值则逐渐降低;总挥发物含量逐渐增加,而一些小分子质量挥发物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用新鲜油煎炸的薯条的总体得分较高;除过氧化值外,薯条中茶油的其它测定指标的变化滞后于煎炸用油的变化。对照国标GB7102,24h时除茶油中的羰基价超标外,其它指标至30h时仍处于规定限值范围。茶油的深层煎炸寿命为24h(96批次)。用茶油煎炸的薯条易被消费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不同熟化方式(漂烫熟化、微波熟化)和不同冷冻方式(常规冷冻、超低温冷冻)的结合预处理对煎炸薯条油脂吸附的影响。发现与传统的漂烫熟化结合常规冷冻预处理相比,将漂烫熟化改为微波熟化,煎炸薯条的总油含量下降15.86%;将常规冷冻改为超低温冷冻,总油含量下降6.09%;而微波熟化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总油含量降低20.4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证实:微波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使煎炸薯条外壳层产生了较多VII型淀粉脂质复合物,外壳表面结构致密光滑、附着的油脂较少,内部结构破损较小。结合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微波熟化结合超低温冷冻预处理可以在改善薯条品质的同时降低油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