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地图法是探求人们如何把握空间和空间要素的方法.从林奇使用它研究城市意象以来,该方法存规划设计研究领域占有独特的地位.首先阐述了认知地图的发展历程、概念、范围界定等内容.其次,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地图的研究目的和调查方法.接下来,主要分析了从该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成,在规划设计研究领域早常用的4种类型.自由描画法、限定描画法、圈域图示法和空间要素图示法.最后,案例部分演示了这4种类型具体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要数字时代,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完成地理图示绘制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涌现的空间认知需求已经成为建成环境领域的重要命题。《数字化党史地图》项目基于地图与空间认知理论,从内容选题、数据搜集、模型制作、呈现表达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以城市红色空间为主题,基于三维扫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了面向数字时代人本尺度城市空间认知需求的地理图示实践框架,为城市空间认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铨  丁沃沃 《建筑师》2012,(1):5-12
作为能够表达城市的物质空间的城市肌理形态是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图示对现实形态进行描述则是各学科共同的研究途径。然而,由于研究的问题不同导致了研究的视角和选用的尺度都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屏障。本文从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城市形态研究出发,总结分析了图示语言在各学科运用中的共性方法,并对图示表述的差异作了澄清。进而,本文分别从线性、轮廓、色差和转译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图示的表达及功用,详细解析了这些图示在研究城市空间容量(土地利用的经济性)、城市空间认知(城市的视觉环境)以及城市微气候控制等方面的意义,为建立跨学科城市中观形态研究的共用图示语言描述平台寻找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时空和人三重视角谈城市特色的认知和表达,认为城市空间特色体系具有复杂多维结构,城市特色的空间表达须关注空间、群体和社会性三个主导价值,其表达路径包括既有特色的彰显、当代特色的塑造和公众认知教育。结合对江苏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的回顾与总结,肯定了规划在强化江苏13个城市特色的认知、表达和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并就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特色表达、"先底后图"的空间特色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实施管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章明  吴尤 《中国园林》2023,39(5):21-26
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 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 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通过 辨析“游观”的审美文化意涵,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梳理“复 合意象”的生成机制:“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 性觉知”;与之对应,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感知认知-觉知”3个层级的认知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 维度、构建身心契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紧扣人地关系的议 题,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陕西武功人居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生长,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探究人居空间要素在武功山水人文空间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审视当代城市问题,即传统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是人居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观照;而包括武功县城在内的当代城市人文空间建设,常忽视根源探讨与整体思维,以致历史空间的碎片化消解。基于武功历史人居环境古今演变的认知,思考历史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脉络,以指导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7.
刘畅  梅洪元  陈剑飞 《城市建筑》2013,(19):110-112
本文从体育公园与城市空间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其通过外部空间与城市的交流互动.结合具体实例的照片和布局图示分析.总结出边缘稳定、界限模糊、多元共融三种体育公园与城市空间的共生方式。  相似文献   

8.
山地城市社区特有的复杂多维的空间形态与生活于其中的人共同滋生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形态,二者密不可分。通过厘清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乃至整体文化结构价值,因地制宜地进行社区微更新,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日常空间文化品质。运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梳理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山地城市社区地形条件与现存人工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及隐含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空间文化结构。通过对社区内历史与当代空间文化单元的文化价值适度计量研究,解析和评价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并从节点、路径和区域3个层次提出山地城市社区的微更新策略,透过特征曲线的图示方式对社区空间文化品质提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新建筑》2019,(6)
研究选取闽北下梅、城村两个自然形态传统村落作为样本,利用VR技术搭建空间认知实验平台,实现了对人在传统村落环境中的运动、头部方向及视点的跟踪与可视化分析,进而探究了村落环境中人的空间认知与行为机制。该研究从认知视角进一步阐释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规律,揭示了传统村落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空间要素认知特性与重要价值,为村落保护乃至当代城市与建筑空间营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馈出对空间尺度认知模糊和感知偏差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提出了"2+3+2"空间尺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利用同心圆理论及梯状尺度理论从空间大小及空间等级两个维度辅助学生理解城市宏观尺度和中观尺度,同时借助GIS地理信息数据及3D城市建模技术获取不同空间尺度的二维和三维数据,并利用比较法、感知法和适用法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认知。该教学模式集理论、方法和技术于一体,可应用于不同层次的空间认知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以汉阳历史城区为例,通过认知地图法、访谈法获取居民记忆信息,生成"城市记忆认知地图",并利用"众规武汉"平台数据得到"历史认知地图",两者叠加生成城市记忆空间,最后从整体塑造、要素提示、场所延续角度思考城市记忆塑造。  相似文献   

12.
陈忆湄  郭巍 《风景园林》2022,29(6):128-134
传统舆图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图示智慧与图示力量,诠释了古人对于空间的感知与创造,其内涵与价值仍有待挖掘。解读传统舆图的制图学内涵有利于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的空间图示体系。以城图、河渠图、路程图等不同专题的传统舆图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传统舆图的图示体系,即传统舆图在空间视角、空间要素、描绘层次与叙事表达4个层面上的图示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舆图图示体系与当代地图术(mapping)的相似性,将传统图示智慧应用于清西陵风水形势mapping的绘制,为传统舆图图示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崭新的思考视角及实践线索。  相似文献   

13.
陈玮 《中外建筑》2001,(1):23-25
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来自空间设计技巧,而设计技巧又直接取决于我们对空间的分析和认知方式,空间的认知层次可分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空间意象三个层次,它们是从物质到精神、从表象到内涵的过渡。随着人们的各种复杂活动的需要对城市空间提出的种种要求,从空间艺术到场所精神的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14.
对于地下空间的消极认知已经严重影响到空间利用与活动展开。以重庆市商圈地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视角出发,分析地下空间认知过程发生的规律与机制,探析导致商圈地下公共空间出现消极认知的现实问题、原因,归纳出“从意象到意愿”的认知环境优化原则、策略、方法。旨在为城市商圈地下空间环境更新提供系统性思路与方法,促进城市商圈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代古建筑保留较好的江南城市着手,对建筑边缘、景观边缘、城镇边缘等部分做了相关的调查摸索.边缘空间是区分空间的一种因素,也是空间形象塑造、空间存在含义表达、场所认知、氛围营造等的一种媒介.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边缘空间将城市中各种不同功能和空间融为一体,在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建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引发更多的基于“边缘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综合体的空间认知与寻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力 《世界建筑》2009,(2):124-125
文章指出建筑综合体空间认知与寻路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改善该类建筑空间认知与寻路的设计原则和手法,并将之总结为理解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图示。  相似文献   

17.
唐莲  丁沃沃 《建筑学报》2015,1(2):18-22
基于严谨的城市调研和理性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图示街道空间特征的潜力;研究论证了立面标识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在立面的分布与街道使用性质、步行者活动的具体关联,并转化为图示方法,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调研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殷青  张军 《时代建筑》2007,(2):107-109
文章对冰雪文化与冰雪城市空间的大众认知与接受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认知的主客体、认知的方式等角度论述了冰雪城市空间的认知途径.进一步阐释了冰雪景观接受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谢慧  周婕 《华中建筑》2010,28(8):58-59
该文通过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公众认知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从公众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对城市空间特色各影响要素的评价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期望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公众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魏方 《新建筑》2016,(4):114-119
当代社会容纳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相互融合并产生细小的文化层面,这其中的亚社会文化载体具有空间独特性、地域性与交融性。伴随着城市改造与发展,其空间结构、公众认知、场所认同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北京的回族社区牛街为例,研究其基于自身民族行为而形成的社区公共空间结构特征与要素特征,通过实地调研与内容分析法等方式,对牛街社区公共空间的公众认知情况进行量化的探索,并对各空间要素的认知特征与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各社群对城市中回族社区这一亚社会文化公共空间的认知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