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停罐卸煤过程中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随提升终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箕斗的下盘滑靴作用四角罐道时,引起的水平位移峰值为主井实测发生水平位移的峰值最大值位置;在静止工况下,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峰值大于其在运行工况中的水平位移峰值;提升容器与四角罐道的相互作用力为低频冲击荷载。  相似文献   

2.
<正>潘洛铁矿竖井深186 m,井口标高210 m,有130 m,100 m,70 m和40 m 4个井下采掘中段,属于人、矿混合井类型,选用2JK-2.5/20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交流提升机,矿石产量为30万t/a。井口机械联动系统是矿井提升系统重要的辅助设施之一,装设在井筒马头门与罐道之间,把罐笼内的导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煤矿专业用设备基本上逐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井口房和马头门处设备布置亦趋于定型。但在工艺布置设计中,往往因对井口房和马头门的线路坡度及变坡点处理不当,造成矿车运行摇摆严重、甚至掉道,线路铺设和设备安装困难以及矿车,阻车器等设备损坏严重。图1为1.5吨矿车双层四车罐笼的大型矿井井口房、马头门工  相似文献   

4.
1981年1月和7月,我处先后锚喷施工了徐州鹿庄风井和宜兴白泥场矿副井两个井筒的马头门。徐州鹿庄风井井壁即是错喷支护,所以马头门的锚喷施工亦较顺利。宜兴白泥场矿副井井筒井壁是现浇混凝土,转入马头门施工时要改为锚喷支护,我们参照徐州鹿庄风井的经验,较好地完成了该井马头门的锚喷施工,达到了安全、优质、快速、经济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一、工程概况宜兴白泥场矿副井净直径5米,混凝土井壁厚500毫米,马头门落底水平为-550.25米,地面标高 3.5米。马头门毛宽6.2米,最大掘进断面42.1  相似文献   

5.
<正> (一)罐道与罐耳结构的变革在滑动罐耳与钢轨罐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量的间隙,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提升容器必然产生一定的摆动,即容器与罐道之间产生横向冲击载荷,随着提升速度的增大而加剧。正因为这种冲击载荷,使金属的滑动罐耳与钢轨罐道之间发生高速摩擦而出现闪亮的火花。由于这个缘故,我院在设计副井罐笼的罐道时,根据其提升的特点,全部采用型钢组合的空心矩形罐道(简称组合罐道);提升容器上的罐耳也作了相应的变更,凡是采用组合罐道的一律都采用胶质滚动罐耳。这种罐耳对每根罐道有三个方向与罐道紧贴,  相似文献   

6.
白源矿主立井-320m水平小江边泥灰岩中,遇水极易膨胀泥化,该处井壁灌砼刹扎口漏水,受井筒大淋水的影响,主井马头门空车场一侧严重开裂,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堵刹扎口渗水,断绝了软岩膨胀的水源,并对马头门进行注浆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弱胶结围岩条件下马头门为工程背景,采用岩石力学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对马头门顶板、底板和两帮围岩变形规律的影响及最大主应力区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和H的增加,马头门围岩的最大位移值和应力扰动区深度呈线性增加,围岩变形受侧压力系数影响程度表现为两帮底板顶板;马头门布置最危险的走向并非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而夹角?在20°与60°时马头门顶板围岩应力集中系数最大,夹角?=0°时,马头门围岩相对最稳定,围岩变形量受夹角变化影响程度表现为顶板底板两帮;马头门围岩变形、应力分布及应力集中程度受马头门断面形状的影响显著,夹角?与应力集中系数呈非线性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对马头门的支护结构进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端面罐道的多水平提升矿井,在中间水平进出矿车时,要求端面罐道在此处断开;在罐笼通过中间水平时,要求罐道在此处连续起来.目前我国的一些多水平提升矿井、如荆各庄矿、吕家坨矿等,在中间水平将端面罐道断开,采用四角罐道过渡中间水平的方式,以保持罐道的连续性.但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荆各庄矿采用3吨矿车单层罐笼,提升速度为8米/秒左右,在通过中间水平时,须降低提升速度(提升矸石、设备和材料时,降至半速;升降人员时,降至2米/秒左右).如罐笼以全速通过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厚表土薄基岩特殊工程条件下的钻井井壁受拉破断机理,以安徽淮南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背景,分析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受拉破断过程与特征,建立马头门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竖向剪切拉应力力学模型,给出井筒围岩分层竖向位移函数,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及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井筒竖向拉应力解析解。分析表明,井筒马头门上覆岩层受施工多次扰动影响发生弯曲变形是产生作用于井筒之上的竖向剪切拉应力的致因;该剪切拉应力产生的作用于井筒之上的拉力由下而上积累到某一阈值,该阈值与井筒自重应力的合力超过钻井井筒极限抗拉强度时,在钻井井筒接头处发生第1次拉断破坏,其后,随着岩层弯曲变形发展,拉断处以上井筒继续受竖向剪切拉应力作用而发生第2次拉断破坏,并导致底部含水层水砂溃入井筒发生淹井事故。马头门围岩的稳定性对改变上部钻井井筒受力状态有重要影响,其上覆基岩越薄影响越大,越易发生钻井井壁拉断破坏,基岩与风化基岩弹性模量比和风化基岩与底含弹性模量比对井筒发生拉断破坏时的位置,以及对应马头门顶部最大竖向位移影响均较小。通过采用钻井井筒竖向受拉等强设计、钻井井筒底部设置壁座、马头门至钻井井筒底部基岩段设置1~2道水平隔离缝、地面L型注浆加固马头门软弱围岩等技术途径,完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确保钻井井筒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鸿发煤业副井马头门变形破坏问题,根据实际揭露工程条件及马头门变形情况,对马头门的变形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锚索簇+双液注浆加固"修复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解决了鸿发煤业马头门变形问题,为类似条件马头门支护和变形修复提供了参考、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