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性医药玻璃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等包装领域。本文研究了氧化物澄清剂CeO2,卤化物澄清剂NaCl和复合澄清剂NaCl-CeO2、NaCl-CeO2-NaNO3对中性医药玻璃澄清效果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气泡熔占比、气泡个数、气泡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探究出适用于中性医药玻璃的澄清剂。研究结果表明,中性医药玻璃液中加入NaCl-CeO2-NaNO3后,气泡熔占比较低,气泡个数较少,气泡平均直径较大,添加NaCl-CeO2-NaNO3时澄清效果要优于NaCl和CeO2。当加入0.4%(质量分数)NaCl-0.20%(质量分数)CeO2-0.005 0%(质量分数)NaNO3时,在升温至1 550 ℃后3 h内,中性医药玻璃液的气泡熔占比降至0.6%,气泡个数减少到3个,气泡平均直径为0.60 mm,澄清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左泽方 《中国玻璃》1999,24(6):15-17
本文通过澄清区玻璃熔体中的气泡析出过程的讨论,分析了浮法玻璃质量的好坏与澄清带长度无关,而与澄清玻璃液的温度以及化学澄清过程有关,从而提高浮法玻璃熔窑澄清带长度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3.
于晓杰 《中国玻璃》2008,33(2):40-48
配合料熔化过程中,根据还原剂的用量,部分硫酸盐分解。这会导致硫酸盐过早地从配合料或初始玻璃液中损失,降低了硫酸盐对玻璃液的澄清作用。本文描述了含硫酸盐玻璃液的澄清机理,从平衡条件下玻璃液及其中的澄清剂的热力学性质推导出了计算气体变化的模型。通过比较模拟的气体变化过程和实验观察到的澄清过程的气泡大小的变化过程,证实了模拟结果。模型和实验结果与测定的澄清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以及澄清后的硫酸盐剩余量保持一致。采用典型的浮法玻璃模拟了硫酸盐含量和玻璃液中的水含量对澄清温度和气体的变化的影响。在配合料熔化刚结束玻璃液开始形成时的硫含量对澄清气体的变化影响显著,而水含量对澄清起始温度和澄清气体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水含量从300mg/kg上升到超过450mg/kg,会导致澄清气体产生量增加。这会在表面温度超过1450℃的温度下增加浮法玻璃的泡沫层。  相似文献   

4.
顾恬 《中国玻璃》2008,33(1):44-48
由于需要从玻璃成分中去除有毒澄清剂,现在人们已将焦点转向了另一种澄清法,注气澄清法。本文介绍了玻璃中气泡形成的原因以及去除气泡的方法,讨论了在减少气泡数量方面已获成功的注气澄清法实验。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套描述多组分气泡在玻璃熔体内复杂行为特征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气泡的大小、所在位置、三维速度、运动轨迹、内部气体成份、压力及温度等;根据电视屏玻璃池炉内澄清段的相应工况,模拟了气泡行为;文中给出了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半径和气体成分的变化,以初步揭示气泡在玻璃液中的有关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硼,高气体比玻璃的全电熔熔制工艺,文章就该玻璃的原料选用,温度制度,气泡消除,抑制分相,熔窑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认为:单纯的气体比高低不能完全反映玻璃的熔制难易;高气体比的玻璃在熔制过程中,不能盲目提高澄清温度,澄清剂只能解决残留小气泡问题,很难解决大量的大气泡问题;全电熔单元窑适合生产高硼,高气体比玻璃。  相似文献   

7.
由于铂及其合金耐高温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玻璃熔体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广泛使用于玻璃基板等精细电子光学玻璃生产中的玻璃液熔化、澄清、调节(降温和均化)、输送和成型过程中。但当铂及其合金与玻璃液接触时,在两者界面会产生大量气泡。本文运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论述了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得出气泡的产生是由于玻璃液/铂(合)金界面处氧化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导致富氧层形成造成的,且推导出可用于抑制界面气泡生成的铂(合)金管道(容器)系统周围环境中氢气分压的计算公式,并据此提出了通过控制环境湿度和气氛中氧含量来抑制气泡生成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8.
《玻璃》1980,(2)
具有气泡的钠钙玻璃熔液的澄清机理,从本文的照片和文献数据中即可了解其概况。气泡是随熔融体的温度升高而逐渐消失。而且气泡的大小和时间形成直线的关系。同时本文阐述了气泡在玻璃澄清过程中生成非均质晶核的理沦问题。在全熔融时间里使矿石和气泡从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气泡,即渗入玻璃中的气体,是玻璃主要缺陷之一。渗入大量气泡会破坏玻璃的均一性,减少透光性,降低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玻璃中气泡的形成与一系列原因有关,其中包括耐火材料与玻璃在接触界面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结果产生的气泡,可能出现玻璃内部或玻璃表面处的缺陷。 为了提高玻璃产品质量,需要选择合炭更少的耐火材料,应用在玻璃熔窑的冷却部和成型部,使用时减轻玻璃中形成气泡的程度。 本文所做工作目的,主要是确定测定方法以估价耐火材料在玻璃中析出气泡的趋势,电熔耐火材  相似文献   

10.
硫酸钠作为澄清剂,在玻璃熔融过程中产生SO_2和O_2,当其进入到周围的气泡中降低了其它气体的分压,迫使其它气体进入气泡,使小气泡迅速增大上浮,使玻璃液中的气态夹杂物逸出消失而达到澄清目的.但是此过程必须在1400℃以上,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用鼓泡的方法,直接按Na_2SO_4分解所产生的SO_2和O_2的比例通入气体  相似文献   

11.
温计格 《玻璃》2014,41(11):23-27
在生产实践中,玻璃产品中的气泡问题一直是困扰玻璃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某玻璃企业玻璃产品出现气泡以后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过程,提出气泡的形成、变化、消失、再出现的过程,是气体在玻璃熔体中溶解和扩散的结果,了解各种气体在玻璃熔体中的特性和行为方式,有针对性地确定好玻璃熔化的温度曲线和燃料分配,这对减少玻璃中气泡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学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气泡分析质谱仪分析了气泡内壁沉积物的形貌、化学组成和气泡内气体的成分,推断出气泡产生的位置和原因:熔窑碹顶所用新型节能硅砖中含有SiC,在升温过程中局部发生破碎产生碎砖渣,在加入碎玻璃和配合料前碎砖渣掉入熔窑,随玻璃液移动到工作部末端,与玻璃液反应形成气泡。最后,提出解决气泡缺陷的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E玻璃纤维的气泡来源,并对其生产中的澄清方法及机理进行分析,指出E玻璃澄清的关键技术是将化学澄清与物理澄清方法相结合,并利用熔窑结构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应变点玻璃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玻璃,有着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抗划伤性能,在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玻璃基板和触控设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澄清剂和澄清剂含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定量的研究了在澄清过程中气泡熔占比;气泡直径平均尺寸;气泡个数的变化,建立了适合高应变点玻璃的澄清方案,对玻璃企业的生产,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研究并讨论综合澄清剂的应用与作用机理问题。根据澄清剂的化学反应机理与对玻璃熔体性质(粘度与表面张力)的影响,讨论了熔制玻璃的澄清剂分类的方法。由于单一澄清剂的使用量往往有一临界值,文中提出了应用综合澄清剂的强化澄清过程,并在Na_2O-Al_2O_3-SiO_2系统玻璃的熔制实践中获得了证实。不同成分的综合澄清剂对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比熔制Na_2O-Al_2O_3-SiO_2系统玻璃的澄清效果,制定了几个综合澄清剂的成分。综合澄清剂中的各组分的含量必须考虑玻璃成分、熔制条件等并加以确定。根据配合料的热谱、澄清剂对粘度与表面张力的影响、气体间的化学反应、气泡内气体分压的改变等,讨论了综合澄清剂的澄清机理。综合澄清剂将为澄清剂的使用领域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深层卡脖水包在浮法玻璃熔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传勇  徐鸿文  沈洁 《玻璃》2002,29(3):33-33,42
通过深层卡脖水包的使用,可以提高玻璃液的澄清温度,延长玻璃液的澄清时间,提高澄清效果,减少气泡等玻璃缺陷,提高玻璃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池窑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lutank玻璃熔制过程三维计算机模拟技术,系统研究了鼓泡对熔制玻璃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鼓泡使窑内熔体温度升高、流速加快,玻璃熔制、均化条件改善,微细气泡澄清条件变差,玻璃单耗降低.对文中选用的浮法窑,鼓泡能提高日产量23%,并维持原有的熔制、均化、冷却条件不变.池窑鼓泡后,日产量增加不会改变可见大气泡(半径小于0.5mm)的排除条件,但影响可见小气泡(半径小于0.25mm)和微细气泡(半径小于0.1mm)的澄清.模拟结果还揭示:鼓泡虽然略微降低出料口截面热均匀性,但不会出现分层现象.鼓泡管间距选择不当会产生有害的"沉降流".  相似文献   

18.
无碱硼硅酸盐玻璃中,含有大约2%的氧化钠作为杂质,而氧化硼的作用在于改善电气特性,抗大气侵蚀,改善化学稳定及热稳定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改善粘度及析晶特性,延长操作范围,特别是拉丝特性。常用的原料是吸湿性很强的硼酸,其缺点是玻璃中易产生灰泡(不溶解气体)而析出溶解气体。在一般熔制条件下要消除这些灰泡是很不经济的,也是很困难的。玻璃中的溶解性气体对拉丝的影响往往比气泡更为严重,再生气泡常常导致  相似文献   

19.
泡沫是空气或其他气体以不连续相分散在另一连续相液体中,往往是由大体积的气体分布在小体积的液体中形成的,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两相系统,气泡通常是由液体薄膜分隔开。纯的液体不形成泡沫。特别是在有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形成的泡沫,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阻碍了气泡的聚集。这  相似文献   

20.
吴保柱 《玻璃》1998,25(3):41-41,40
作者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认为原板中的线形气泡实际上仍是一次气泡而不是二次气泡。是熔化和澄清过程中没有及时排出而残留于玻璃随成形流拉长,在板中形成的细长如线的气泡。本文阐述了各类线泡产生的部位、原因和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