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技术思维的逻辑分析出发,对建筑空间进行了新的解析研究,依据人对空间的基本需要关系,经归纳与演绎方法的综合应用,建立了空间基本约束与空间缺陷等空间解析的新概念,认为第一类空间缺陷影响的是空间的“健康”特性,第二类空间缺陷影响的是空间的“生态”特性.并从新的视角分析了现代建筑空间的健康特性、生态特性等,希望以此探索空间构筑的绿色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对建筑空间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与文化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影响着建筑空间的发展,使建筑空间从形态到结构以及观念层面均出相应改变,建筑空间的界定变为虚化,空间的结构趋向动态,而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3.
建筑的各种类与分类,加上园林绿化,道路工程设施等,组成城市空间的连续结构体。本文仅从室内设计与装修角度分析。对建筑空间的美化做简化归纳,从而方便研讨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处于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的围合界面形式对广场空间的影响,以及自然要素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转换原则和手法.旨在从建筑设计出发,探讨建筑形态对广场空间的影响,提高广场设计的质量,同时也要求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来设计建筑,只有这样,广场与建筑方可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建筑空间的表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是建筑产生的前提,建筑又创造了空间.不同的空间,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空间情感又必须以某种客观形式来表现出一种表情,这也就是建筑空间的表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空间场所的追求是建筑活动的目的,而空间场所的获得总要依靠一定的形体,本文以人与形体的互动关系为线索,对建筑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信息的交换,处理,控制等手段为基础功能的建筑空间的发展,是一种全球化趋势,基于建筑设计方法学的理论框架,剖析信息化建筑空间的层级系统组成,进而从空间集成化特性及空间流线组织两方面研究信息化建筑空间的层级系统。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单梳理建筑空间跨越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当代建筑空间对“直观形象与动态发展、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等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和定型的过程和原因。认为汉传佛教建筑的礼拜空间,既受到来自古印度佛教建筑的深刻影响,也受到来自西域中亚佛教建筑的影响和启发。由于汉地固有的木构建筑在空间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改造可以满足佛教建筑礼拜空间的要求,因此汉传佛教建筑的礼拜空间逐渐被纳入到汉地世俗建筑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建筑“庭院空间”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作者在探讨人-自然-社会关系基础上,试着通过对“庭院空间”这个传统符号所体现出的朴素人文观和自然观的分析,来谈对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启示,指出传统的“庭院空间”是紧密着眼于“人”的根本需求的,在时间、空间安排上是紧密结合“人”的行为尺度的,同时在整体处理上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1.
在实地调查与文献解析的基础上,从古镇的聚落空间、组群空间与单体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探讨湖头古镇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特色、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以显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然光之于建筑空间绝非仅仅是照明的手段,它更多的是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独特体验,通过对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形式在引导自然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自然光在空间中的视觉形式的表现和精神情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民居建筑是一门实用和发展的艺术,建筑师观察欣赏民间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为我所用,以今天的技术手段为今天的建筑环境和建筑艺术服务,建筑是一种空间和环境的艺术,人们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在民居的系列与整体,有序的线性空间,层次和分隔,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等和谐,节奏,朴实中得到启示,民居之美既是自然美,又是艺术美,更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艺术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希腊雕塑的传统空间观念和现代雕塑与建筑环境、建筑风格的心理效应以及空间秩序的分析,阐述现代雕塑与环境的新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将建筑与树视为相关的有机构成系统,提出“树屋共构空间”R 概念,并以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及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树屋共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为树屋共构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建筑外部空间序列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以创造完美的外部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传统岭南庭园的空间网络特征,这种特征反映空间的整体性,表达丰富的意义,空间关系网络化不仅存在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而且还表现在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之中,并符合人对空间认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建筑“庭院空间”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探讨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试着通过对“庭院空间”这个传统符号所体现出的朴素人文观和自然观的分析,来谈其对当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启示,指出传统的“庭院空间”是紧密着眼于“人”的根本需求的,在时间、空间安排上是紧密结合“人”的行为尺度的,同时在整体处理上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9.
互塑共生——谈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筑创作中,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将建筑纳入城市之中,实现其有机结合的必要环节,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建筑是城市大的子系统,建筑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子空间:二者是一种包含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此解析了现代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塑共生关系;指出建筑空间的城市空间的渗透与交融,是实现两者差异整合的有效途径;论述了整合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创作模式;提出了分离、穿插、串联、并联、层叠、重合等六种空间组合方式,并国内外的创作实例,从室外空间、半室外空间、室内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化途径;系统地提出了对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建筑的合用空间(即合乎使用的空间)与视觉空间的设计角度,阐述了结构构思的重要作用,文中指出,结构构思是实现合用空间的理论基础,是孕育完美视觉空间的技术手段。作者提出应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不断加强结构理念,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