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供需现状,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低碳经济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能源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了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应遵循的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作为煤炭占能源主导地位的国家,实现煤炭企业的低碳化发展,对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型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多元化发展、产业集群,以及低碳型煤炭城市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煤炭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勇 《煤炭技术》2013,(8):203-204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煤炭行业当前面临着两大挑战--能源稳定和低碳发展,粗放式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因此,要从煤炭产业聚集视角出发,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方式、制定科学化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来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文章探究了产业聚集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并通过阐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而构建产业聚集视角下有效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低碳经济与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改善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的有效对策、煤炭产业发展建议、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方向等5个方面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煤炭产业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认为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之间不是简单替代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正是推动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途径。从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循环经济原理的应用、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煤炭企业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研究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的主要任务,最后给出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煤炭技术》2013,(8):15-17
工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面对高消耗、高排放的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转变当前的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绿色的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对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也就是运用SWOT分析法,为煤炭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依据。基于此,文中就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对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煤炭行业经过长期大规模开采,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不断增多,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转型发展方面的尝试。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现状,提出一些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模式,从体制、机制及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分析了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云峰 《煤炭工程》2011,(1):123-125
哥本哈根会议过后,低碳经济成为热门,煤炭作为高碳行业,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煤炭企业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资源粗放经营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经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破经济.文章立足于淮南矿区低碳经济发展成果,将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进行延伸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设计了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4个投入输入指标和3个输出指标,构建了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DEA评价模型(具体采用CCR模型),综合分析了评价结果,可全面评价煤炭企业实施低碳经济的有效性和规模性。  相似文献   

11.
王先  靳赟昊  夏钰 《中州煤炭》2022,(9):209-215
业链层面的低碳化是实现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以煤炭产业领域典型的煤—电—化产业链为例,探索该产业链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过程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相应评价模型,分别对该产业链的碳排放情形和产业链整个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煤—电—化产业链碳排放主要源自煤炭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费,对产业链低碳发展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产业链能耗;根据研究结果,从企业和政府2个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煤—电—化产业链发展低碳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魏文轩 《煤炭技术》2013,32(3):12-14
煤炭企业物流活动长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综合物流效率低、资源回采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更加突出,面临政府扶持政策指导更加明确、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绿色物流意识日益提升等机遇,煤炭企业必须从增强绿色运营意识、加强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管理、加强逆向物流环节绿色管理等方面构建绿色物流系统,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3.
赵淑英 《中国矿业》2014,23(5):61-66
煤炭领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根据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本文重点引入碳减排技术指标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指标,构建了煤炭产业低碳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具体性,采用云模型评价法对黑龙江省煤炭产业低碳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评判值为0.3889,倾向于"差"。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制约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为: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煤炭转化水平和综合利用率过低;煤炭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落后,影响后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投入困难等等。评价结果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煤炭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常兵  邱天怡 《煤炭技术》2012,31(10):3-4
首先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含义与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论述了低碳技术对煤炭能源利用方式的挑战,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煤炭产业低碳化的技术措施与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石油产业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在石油企业实施低碳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低碳生产、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低碳文化和资源基础为准则层,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20个指标赋予权重,研究发现万元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清洁能源占比和专利技术产出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最大。通过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国有石油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中海油在低碳生产和低碳经济指标上优势突出,整体低碳竞争力最高。最后,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中如何提升低碳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企业物流低碳化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行业作为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可由以下三种途径实现,即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确立,构建发展低碳物流的宏观环境;借助相关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应用,营造扶持低碳物流发展的微观环境;夯实低碳化发展的基础,重视物流装备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17.
初征 《矿冶》2019,28(4)
随着铜冶炼行业的持续发展,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随之加剧。遵循源头控制的方针,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角度约束企业的建设和生产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铜冶炼企业在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技术政策角度对铜冶炼行业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态经济学中生态产业链的规划设计方法,探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上采矿、选矿、冶炼与加工环节在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低碳改造与规划设计相结合,采矿与选矿企业生态低碳化,冶炼与加工企业生态低碳化,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生态低碳技术支撑体系的生态低碳实现途径,以保障有色金属资源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强  涂坤  曾一凡  刘守强 《煤炭学报》2019,44(6):1625-1636
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缺铀"的能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目前稳定供应最有保障、成本可接受的优势能源矿产,抛弃以煤为主的现实能源选择去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是本末倒置,是不现实、不科学、不明智的,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可以说,煤炭产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短期内也决不会变成"夕阳产业"。但是,应该看到煤炭资源在过去的地质勘查、开发和消费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损害、资源浪费、超高排放等诸多问题。因而,在新时代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以科学化、安全化、生态化、高效化、标准化、数字化、和谐化和智能化等为特征的科学勘查和开发及清洁化、低碳化的消费利用方式,将是实现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煤炭资源从地质勘查到开发和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了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的战略思路,提出了在实现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升级版过程中面临的十一大关键科技难题,即:煤炭资源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综合协调、绿色、深部、智慧难题和开发过程中的绿色化、安全、采出率、职业健康、高效益难题以及消费利用过程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从煤炭生产大国转变为煤炭工业强国的转型升级、破解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