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3105是为智能控制设计的电力线通信专用芯片,具有8051指令兼容的高速微处理器、直序扩频的载波通信等强大功能.介绍了PL3105的主要特点及其载波通信原理,分析针对载波通信应用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51兼容芯片PL3200设计直序扩频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L3200芯片是一种兼容8051指令的SoC芯片,它包含多个功能扩展模块,具有电能测量、载波扩频等强大的功能。本文介绍PL3200的主要特点及其载波通信功能模块,并针对该芯片提出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变流器的分布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北京福星晓程公司PL3200芯片的主要特点、结构、载波通信原理以及基于该芯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将该芯片构成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应用于蓄电池化成分布式测控系统的数据通信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利用载波通信进行电度表数据的传递,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其最大困难是如何在复杂电力环境下克服通信干扰问题.利用最新的国产电度表专用抄表载波通信芯片PL3201,设计了新型的电度表抄表系统,分别给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以及部分关键软件流程图.该系统在抗干扰、串扰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PL3201芯片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技术的抄表模块解决方案。该方案以PL3201多功能芯片为核心,首次在抄表系统中应用了CDMA多址技术。描述了载波通信部分的设计原理,并简要给出了系统应用的软硬件设计思路。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
胡红博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2):125-126
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电力线载波通讯来实现的工业照明用电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交流电源线作为通讯线路,不用铺线,具有投资少、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势.主机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将对路灯的管理命令发送到终端,终端执行相应的开关操作,然后将相应的状态信息返回到主机.电力载波部分基于PL3105核心芯片实现.  相似文献   

7.
电机的长期异常振动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效率,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在线监测以便及早发现故障.鉴于电力载波技术在数据传输中可以降低通信线路布线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电机振动监测方案.系统以电涡流传感器和电容式振动传感器为基础,采用PL3201和ATMEGA8分别作为通信控制芯片和主控芯片,上位PC机程序采用VC语...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内嵌8051内核的调制解调芯片PL3106作控制器,对高压钠灯(HPS)电子镇流器系统进行数字控制。该系统采用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通过照度检测电路所发出的的指令,控制路灯开断。设计了照明控制器的硬件电路,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单相智能电表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载波芯片PL3201和计量芯片90E24的单相智能电表;该设计把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使得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该设计采用了IDT公司最新推出的高精度计量芯片90E24进行计量,其计量精度优于目前业内水平,能在相当时间内满足国家电力部门对计量精度的要求;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且计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低压载波集中抄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窄带载波和宽带载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电力专用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详述了该芯片的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并结合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两种典型通信单元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基于该芯片的模块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资金,我国通信行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目前,通信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从古时的快马传书,到现代的一封邮件,通信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与有线通信技术原理的研究,简单分析了通信过程中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车载机系统通信协议实现框架,讨论了车载机系统通信协议中信令链路和媒体链路的登录注册过程,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3G无线网络、WiFi网络的车载机系统通信协议的模块化架构。该系统通信协议仅作为设备与中心服务器通信的一个接口,将其设计成独立的模块,便于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searchers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because they enable numerous safety systems and end-user applications. There are many other activities, but we're confident that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have the potential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uture of safe driving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ree mantras for being communication smart: making your point in the first five minutes, using the three-diagram paradigm, and resonating with your audience. Being communication smart means you're able to get your audience interested in, and supportive of, what you have to say.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you must be able to express what you need to express in a minimum amount of time, enunciate it in a way that your audience can easily understand, and, ideally, deliver points that might resonate with your audience.  相似文献   

15.
高永强 《计算机仿真》2015,32(4):164-167
高空移动自组网络通信与地面不同,高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高空电离层引起的乘性噪声干扰.当前的去噪通信方法以频率为阀值,对噪声进行过滤,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高空节点布局的节点关系,仅仅通过频率进行信噪区分,导致通信效果不佳.提出节点度值评估的高空移动自组网络通信优化方法.通过Grover搜索方法计算操作与概率扩散矩阵,得到高空移动自组网络中各节点选择概率,将采集通信信号进行粒子滤波处理,得到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退化程度,并进行有效的补偿,根据马尔科夫理论,建立高空移动自组网络通信模型,实现了高空移动自组网络的通信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高空移动自组网络的通信优化方法精准度高,抗干扰性强,通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以单套网络作为通信系统的机群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群计算处理能力,引入了多套网络作为机群通信系统。多套网络能够明显地提高机群的通信性能,但是怀疑其应用性能是否也有相应的提高。为了解决疑问,在GM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套网络的通信系统(PCS),并全面而又具体地对GM和PCS进行性能比较,实验数据表明:在通信性能方面,PCS的带宽比GM提高了98.4%,而延迟只增加了0.3!s ̄0.5!s;在应用性能方面,对于通信量比较大、大消息比较频繁的应用程序,PCS能够取得很好的性能提高,如IS程序,执行时间减少了25.3%,而对于小消息通信比较频繁的应用程序,性能会略有下降,如LU程序,执行时间增加了0.4%。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完善坚强可靠的电力通信网,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电力通信的特点和需求及无线新技术的特性,分析无线通信技术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Concepts of space are fundament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ac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common sense concept of uniform, metric, physical space is inadequate for design. It fails to capture features of social norms and practices that can b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 technology. The concept of ‘place’ addresses these limitations 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different ways a space may be understood and used. This paper 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a third concept: communication space. Motivated by Heidegger’s discussion of ‘being-with’ this concept addresses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or mutual-involvement that are a constitutive feature of human interaction. We apply the concepts of space, place and communication space to the analysis of a corpus of interactions from an online community, ‘Walford’, which has a rich communicative ecology. A novel measure of sequential integration of conversational turns is proposed as an index of mutal-involvement. We demonstrate systematic differences in mutual-involvement that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in terms of space or place and conclude that a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space is needed to address the organisation of human encounters in this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终端移动性与个人移动性、通用个人电信与通用个人电信号码、业务轮廓与业务轮廓管理等术语定义作了解释。随之对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有线固定通信与无线移动通信的大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个人通信的主要前提——大容量、宽覆盖、移动性、智能化与低价格等作了分析,指出只有在整个电信领域大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具备了五个前提条件下,才可能提出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并逐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信保护     
评述现代通信中的安全、保密、抗侦扰技术和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