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叠前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野外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积分法叠前偏移处理是不满足叠前偏移处理要求的,尤其在进行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时,由于不同区块的资料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问题,因此存在更多不适于叠前成像的因素。本文主要针对GX断裂带叠前深度处理要求和叠前数据特点,对叠前地震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和叠前随机噪声衰减技术的使用技巧和参数选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使GX断裂带地区地震资料的断面形态更加清晰,潜山及其内幕成像清楚,解决了速度横向变化引起的叠后偏移归位不准确的问题,取得了理想的叠前深度偏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精度,开展了针对逆时偏移的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叠前插值处理.从Marmousi理论模型出发,对模拟的理论炮集数据进行抽稀,在满足数值频散关系条件下进行叠前逆时偏移处理,计算结果表明,炮集记录道间距增大会引入线性干扰,较大程度影响了逆时偏移结果的精度和横向连续性;从实际三维地震资料数据出发,对比分析了沿检波线方向和沿检波站方向进行叠前频率-空间域三维插值前、后的数据和对应的逆时偏移结果.研究表明,未进行叠前插值处理的逆时偏移剖面存在类似于理论数据抽稀情况下的线性干扰,同相轴的连续性差;而经插值处理后,插值地震道的同相轴过渡自然无畸变,对应的逆时偏移剖面连续性明显增强,线性干扰得到有效压制.因此,叠前插值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高信噪比地震工区资料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3.
叠前地震属性处理及综合解释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应用提高叠前资料信噪比、振幅恢复与补偿等技术进行精细地震道集保幅处理,并利用Shuey二次式进行叠前AVO属性处理,得到P波、G波等一系列地震属性。利用叠前地震属性处理资料,通过分析已知气藏储层及围岩的各种弹性参数,正演模拟道集上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并与实际处理资料对比,结合已知气藏的叠前属性识别特征综合解释,进而进行气藏预测和寻找含气有利区。形成的叠前地震属性处理及综合解释技术,在济阳坳陷的花沟地区进行天然气藏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震处理技术和解释技术的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地震处理和叠前分析环节,也可以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和叠前道集的分析,以提高地震处理的质量,增加利用叠前资料进行各向异性分析的技术手段。根据地震叠前海量数据的特点,采用层次细节模型进行数据分块处理与组织管理,以满足地震叠前数据三维可视化实时显示的要求;采用三维场景对象管理机制,完成海量地震叠前数据的三维显示。就层次细节模型的数据组织和三维场景对象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就地震叠前数据与虚拟三维空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地震道集数据的三维显示实例,三维可视化在速度分析、共偏移距和共方位角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偏移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激发单炮地震记录,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对激发的单炮记录进行成像,讨论了不同偏移距范围地震数据和不同偏移孔径对地震成像效果的影响;对实际连片地震资料进行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显示,适当的大偏移孔径下,相邻区块互相贡献使深层陡倾角地层成像效果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对实际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敏杰 《断块油气田》2012,19(4):430-433
数据规则化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它对改善地震数据的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处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时,更多关注的是偏移速度场精度及偏移参数对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忽视了不规则空间采样的叠前数据对叠前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文中在分析叠前数据规则化常用技术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反假频傅里叶变换的叠前数据规则化方法,实现了陆地地震勘探资料不规则空间采样的叠前数据规则化,满足了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在济源后邓地区稀疏三维地震老资料重新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围绕岩性地质目标和DX13井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做好地震资料处理的两个关键点分别是叠前地震资料保幅和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在保幅处理方面,GeoEast处理系统的叠前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剩余振幅补偿技术可有效地补偿和恢复地震反射能量,提高地震资料在空间和时间上能量关系的一致性,并运用叠前四维去噪技术大幅度改善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通过对研究区关键井侏罗系煤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地震正演模拟,证实了侏罗系煤层上、下各层组地震反射特征和叠前AVO属性的相对保幅性。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面,分别利用GeoEast系统叠前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叠后零相位反褶积和蓝色滤波组合以及VSP井控Q补偿技术拓宽频带,使目的层视主频提高了5~10Hz,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使得成果资料的断裂特征更加清晰,井震关系一致性变好。  相似文献   

8.
压制叠前相干噪音的速度变换域滤波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叠前压制相干噪音是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各种相干噪音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必须采用不同的压制方法.本文提出的压制叠前相干噪音的速度变换域滤波方法,依据叠前地震资料中折射波以及各种形式的面波与视速度或叠加速度存在不同关系这一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叠前道集的相应速度变换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滤波,从而不仅可以对相应的噪音进行有效的压制,而且可以使有效信号得到较好的保护.将此法用于实际资料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麟 《江汉石油科技》2007,17(2):16-19,30
江汉盆地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通过对江汉ZJ地区二雏原始地震资料噪声特点的分析,针对地震资料存在的浅层多次折射、面波、工业干扰等噪声,利用GRISYS系统去噪方法,对叠前和叠后资料进行处理,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叠前去噪是进行噪声压制的主要处理阶段,叠后去噪是对叠前去噪的补充,当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复杂构造的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两者又相互依赖,复杂构造的成像建立在精确的速度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实施叠前精细速度反演和叠前时间(或深度)偏移处理[1,2]。通过对大港油田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证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解决了关家堡地区构造、岩性变化复杂区域的偏移成像问题,降低了投资成本,为关家堡油田评价开发,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