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是与行业、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总结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通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在做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出企业、学校育人优势,从而锻炼学生的专业与职业能力,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职农业学院农学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把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把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前所未有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识。因此,工学结合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常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校企合作一般都是学校某一专业与一个或几个相互之间不太关联的企业合作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常用的方式是订单培养。但专业与单一企业的订单培养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变数。据统计,传统的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到订单企业的上岗率不到20%,为改变专业与企业的单一对接,嘉兴技师学院以电气类专业群为试点,探索学校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学校与园区(与学校专业群相关的产业群企业集聚地)合作,丰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新内涵,实践过程被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等媒体多次报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职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模具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第一线输送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数控加工及特种加工技术的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从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岗就业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本文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校企合作“1.2.5.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诚 《包装世界》2011,(4):38-40,3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天津职业大学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为例,介绍了"校企合作,教学做于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提高办学水平,创建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下企业与学校互动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校企互动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互动合作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刘超 《中国科技博览》2012,(20):215-215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我院航海技术专业在如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上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置,“双证型”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薛颖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154-154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国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满足了国民学历层次提升的要求。但以高等学历教育补充为主要任务的成人教育却面ll缶着发展困境。在此形势下,探索与发展成人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对学校和学生,而且对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成人教育院校必须探寻校企合作模式的新思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双碳战略和新工科发展要求,培养适用能源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分析了传统能动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调整与升级、跨学科融合、校企合作以及项目训练方面探讨能动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立足专业特色,对标企业需求,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今IT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如何培养IT类专业学生适应市场需求,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几年来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强调要与企业加强联盟,对合作模式进行有益地尝试,把教育和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生产研发工作,共同分享改革成果。本文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利用合作办学资源,促进实训建设,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促双方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总结我院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阐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存在着重技术轻技能、重专业轻综合、重就业轻发展等误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以培养能够从事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并构建以"2+1"灵活学制为基础的"工学结合、项目推进、多平台促进人才成长"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笔者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本校"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总结经验和成效,认为:"校中厂,厂中校"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如今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校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而校企合作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现学校、企业的部分资源共享,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实践能力等。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为了更好地建设处校企合作的环境,需要创新其合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校、企业及培训机构三方在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各自发挥着作用,同时三方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学校是这个体系中的基本载体,承担着完成教材改革、分阶段教学、多元化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校企合作与培训机构的力量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的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基本上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平台,以培训机构作为补充”的这样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全面推行“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已成为我国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指出中职学校可以借助于企业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切实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朝龙  方萍 《包装学报》2011,3(3):90-93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校内专业实验室以及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种奖助学金等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通过举办"珞珈印刷论坛"、拓展境外学习以及开展对外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以期适应全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造就有一定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遵循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结合商业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及包装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包装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包装、机械及自动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通过制订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深学校与包装协会及企业的合作,构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及素质,较好地满足了包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机电专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中职机电专业的教材要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代要求相接轨。教师要以生为本,加快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职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主体育人,并创新中职学校办学体制,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环境。同时教师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多赢性,并能积极转化院校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