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北部地区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而南水北调工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同时南水北调来水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对受水地区生态产生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入海水量的相应增加,河口生态系统将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关于河口生态系统需水的研究还不多,基于河口生态稳定阈值分析的更少,对河口生态恢复工作还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这些都不利于河口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应用河口-海岸-海洋模型(ECOMSED)模拟漳卫新河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水环境状况,分析在不同来水情景下河口海域盐度的扩散分布情况,特别是南水北调来水对河口盐度分布的影响。同时,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阈值原理及关键物种理论,查阅渤海湾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主要鱼类在产卵育幼期对河口咸淡水区域的依赖程度及对盐度的要求,确定适宜的盐度范围。并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来水情景下漳卫新河河口的鱼类适宜盐度面积及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来水条件下,枯季漳卫新河河口的鱼类适宜盐度面积仅为1.87平方公里,且基本沿岸分布;雨季为2.63平方公里,南水北调来水后汛期相应的面积能增加4.00平方公里。同时根据来水量与鱼类适宜盐度面积的相关关系曲线,分析得出,天然来水条件下,维持漳卫新河河口生态系统稳定所需要的入海流量约为90m?/s左右,这与历史流量水平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海河流域诸多河口入海径流量大幅减小,导致河口生态严重退化.选择盐度为河口栖息地关键环境因子,利用河口潮流和盐度数学模型模拟栖息地盐度与入海径流量的关系,以20世纪70年代塘沽海洋站年平均最大盐度值为控制标准,计算得到该标准下的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漳卫新河河口年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19亿m3.20世纪80年代以来,漳卫新河河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1.55亿m3,约84%年份无法保证河口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可为流域生态调度和河口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洪涝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上起漳卫新河辛集挡潮闸,下至大口河,目前存在滩涂无序开发、管理不完善、河槽淤积严重等诸多问题,加大了河口地区洪涝风险,使河口成为漳卫河系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河口存在问题,提出河口治理工程措施;根据海河流域河口存在的管理问题,探索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保障河口地区的防洪安全,发挥河口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漳卫新河河口泥沙冲淤分析及防洪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河口属感潮河段 ,由于受海相来沙影响 ,河道淤积严重。分析了河口泥沙冲淤规律、冲淤量并研究了多个治理方案 ,通过泥沙淤积预测、工程措施及综合分析比选 ,推荐导堤方案治理漳卫新河河口。  相似文献   

5.
漳卫新河位于冀鲁交界,河口段为辛集挡潮蓄水闸至入海口,全长37 km。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原因影响,造成河口地区违章建筑的形成。分析违章建筑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河口违章建筑的建议,以期对河道管理部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漳卫新河河口海岸演变规律、感潮河道演变规律以及河道冲淤变化机理,对河口治理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加强漳卫新河河口管理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主要入海通道。漳卫新河河口为两省边界河口,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范围不清、治理开发目标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建设与河口治理保护不协调等,给河口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简要分析了河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河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董增川  赫冉  徐伟  徐兴旺 《人民长江》2016,47(16):26-29
为更好地治理漳卫新河,在深入分析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漳卫新河河流生态系统演化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大纲建立了漳卫新河生态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可拓学的河流生态健康诊断模型对漳卫新河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显示,2010年漳卫新河处于疾病状态。根据漳卫新河的具体情况,提出做好漳卫新河的治理工作应从生态流量调度、水污染联合治理、水生物修复等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9.
堤防灌浆在漳卫南运河上已有 5 0年的历史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中进行的堤防灌浆工程是首次使用国债资金 ,通过开挖探坑检验 ,灌浆效果是明显的。据地质勘察 ,漳卫新河部分堤段由于筑堤施工碾压质量差 ,土质松散 ,存在空洞、裂缝等隐患 ,2 0 0 2年在漳卫新河两岸共安排 39 5km采用充填灌浆方法进行处理。顺堤方向布置 7排孔 ,分三序灌注 ,设计总孔数 15 6 916个。由于部分堤段进行了加密 ,实灌 15 76 96孔 ,灌入土方 2 790 7m3,平均每孔灌入土方 0 177m3,其中右岸 86 + 5 0 0—87+ 4 2 0 ,92 0m堤段灌孔 32 4 3个 ,灌入的土方3430m3,…  相似文献   

10.
漳卫新河从四女寺起至大口河止,长255km,是承泄漳卫南运河水系洪涝水的入海通道。经多年运用,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已老化失修,河道和河口淤积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行洪和排涝能力,给沿河两岸的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1996年8月,漳卫南运河发生较大洪水,两岸堤防和穿堤涵闸出现严重险情。为恢复河道行洪和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11.
漳卫新河1971年扩大治理时,设计行洪流量为3500m^3/s。1996年洪水,四女寺枢纽向漳卫新河下泄流量1500m^3/s,但漳卫新河防洪形势非常紧张,暴露出许多问题。从1999年开始即安排投资,对该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包括河道清淤、堤防加高、险工整治、穿堤建筑物和拦河闸加固等工程项目。结合近几年工程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2.
陈玉坤 《海河水利》2002,(6):37-37,40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的监理工作中,工程质量是监理控制的核心,进度控制是监理控制的关键,投资控制是监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信息的记录和反馈工作是监理控制的基础。由于坚持了上述4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才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漳卫新河中下段河道由于泥沙淤积 ,河口下延 ,排涝能力及行洪能力严重下降。针对中下段治理方案进行了堤防加高、全部清淤、部分清淤结合加堤方案的比较 ,着重说明了部分清淤结合加堤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漳卫新河原是漳卫南运河流域卫运河的分洪河道,上接卫运河,从四女寺起到入渤海口全长244公里(含岔河43.4公里)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微曲性河道,岔河是1972年扩大治理时开挖的从四女寺到吴桥大王铺又回到原主河道的新辟河。“96·8”洪水时漳卫新河水位偏高,行洪能力仅有设计标准的1/3,加之工程设施老化失修,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为保障卫运河排洪顺畅,确保漳卫南运河流域行洪安全,1999年起对漳卫新河进行治理。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清淤、复堤、堤防防渗加固及桥闸配套设施建设等。在漳卫新河治理中,实行了工程监…  相似文献   

15.
李亮 《海河水利》2001,(5):17-18
1工程概况 漳卫新河加堤工程位于辛集闸下游左岸,全长13.445km,2001年3月6日开工.工程共动用了1m3挖掘机10台,75kW推土机20台,5-15T自卸车55辆,洒水车4辆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机械设备多台,另外,还有生产生活服务专用车5辆,投入民工200多人.工程施工战线长,堤上人多、车多、机械多,而且加堤工程原堤顶公路是海防路和黄辛路联接河北、山东交通要道.所有这些因素,均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否则施工中任何环节出现疏忽,都会给施工带来障碍,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三水厂退水闸是漳卫新河治理工程穿堤建筑物加固项目之一。由于退水闸长期渗漏,本次加固设计通过地质勘察,对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此方案实施后,消除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通过漳卫新河埕口河道"1996.8"洪水冲刷情况验证,与设计情况下主槽不发生冲淤的临界洪水流量分析,提出了集中冲淤、河道裁弯取直、机船挖淤、修筑导堤等具体对策,可有效减少河道冲淤,保证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
潮汐水流对漳卫新河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漳卫新河河道淤积现状,根据历年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泥沙的基本特性,对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漳卫新河河道治理,应以清淤为主,河口段治理以工程措施为宜。  相似文献   

19.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卫新河治理工程提高了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可以解除1963年型漳卫新河洪水对鲁北、运东地区和天津市、京沪铁路的威胁,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同时,穿堤建筑物的维修加固,为沿河两岸排灌创造了条件,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稳定两岸堤防及河道的形态,使行洪变得畅通有序,疏通污水将改善河道两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临时占地征用及补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个人利益,在实施过程中情况复杂,涉及面广.介绍漳卫新河治理工程采用的临时占地征用及补偿实施方式,以期对类似水利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