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工织物淤堵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土工管袋在填海造陆时存在的淤堵问题,以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滩涂淤泥与无纺布、高强度编织布、普通编织布组成的反滤系统为例,采用梯度比试验,在6、8、11三种平均水力梯度下做了9组梯度比试验,测量了土与织物系统的渗透系数、阶段渗土量、梯度比。结果表明,三种土工织物在水力梯度为8、11时,梯度比CR≤3,渗透系数较大,具有良好的反滤性能,未发生淤堵;在水力梯度为6时,土与无纺布、高强度编织布组成的反滤系统CR3,渗透系数很小,发生了淤堵,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工袋竖向减振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袋内材料的土工袋及相应的袋内材料进行竖向减振效果激振试验,对比分析其最大加速度衰减率及频响函数,并探讨了不同层数及不同排列方式的土工袋组合体对竖向减振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衰减大多集中于顶部三层土工袋内,且土工袋交错排列的减振效果较成列排列更好.  相似文献   

3.
土工织物作为滤层在尾矿坝排渗设施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工作条件复杂,土工织物经常发生淤堵,导致其排渗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尾矿坝的安全.为进一步认识尾矿坝中土工织物滤层的反滤特性,通过改进的梯度比试验装置,对无纺土工织物和不同孔径的有纺土工织物开展了一系列梯度比试验,对比分析了其保土性、防淤堵性和透水性.结果 表明,在满...  相似文献   

4.
土工袋减振效果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工袋的减振效果,在振动台上通过对土工袋及其袋内材料天然河砂减振效果输入不同频率、不同振动加速度进行对比试验,对比分析了其顶部质量块响应加速度和土工袋层间加速度反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台台面振动频率较大时土工袋的减振效果明显优于袋内材料天然河砂的减振效果,且输入振动加速度越大土工袋的减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辽宁省大洼三角洲应用于防洪护岸工程的情况,通过室内试验,对这种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性及反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标准渗透仪可以代替标准渗透仪对防护工程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冯学慧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0):116-119
在利用土工织物加固的软土地基工程中,土工织物处在双向受拉的一种力学状态,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土工织物双向拉伸状态下的力学特性。根据现有的试验设备提出了9种不同型式的土工织物双向拉伸试样模型,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对9种不同试样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并结合材料自身特点给出了各种试样优劣的评价原则及评价指标,通过对各个试样的指标值的对比分析,选取试样4作为备选试样,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得到了试样4的关键尺寸与评价指标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定义目标函数的方法获得了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时试样尺寸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7.
土工袋作为一种袋装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内试验方面,而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为此,首先进行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得到轴向压力—轴向位移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极限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土工袋三维建模,模拟了土工袋无侧限压缩试验,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本构关系,袋子采用线弹性理想塑性模型,采用动态约束法模拟袋子与土体接触。结果表明,极限抗压强度模拟值与理论、试验值基本一致,袋内土体主要以侧向移动为主,沿边缘向中心袋子应力逐渐增大,土体应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国内某灰坝工程无纺土工织物滤层的试验研究,介绍并探讨了无纺土工织物滤层的渗滤特性和控制裂缝冲蚀特性,指出无纺土工织物的透水性是随上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特别是低压阶段,压力变化对透水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在无纺土工织物滤层设计中,应选取相应压力条件下的透水性指标进行设计核定.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土工格栅加筋土石坝的变化特性,对土工格栅和堆石料接触面特性进行了拉拔试验,发现接触面上的剪应力较大,且随上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拉拔位移主要为土工格栅的伸长量,接触面上的相对位移较小,因此加筋土石坝数值模拟应设置土工格栅和堆石料接触面变形协调,并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加筋土石坝的数值模拟中,分析了土石坝加筋前后应力变形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筋对土石坝变形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地震工况下;加筋后坝体的地震永久变形有所减小,加筋对顺河向的地震永久变形抑制效果大于震陷;加筋后顺河向永久变形指向下游,最大震陷位于坝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的中间环节,进行了结晶氯化铝焙烧生产氧化铝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反应器工作温度、流化风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结晶氯化铝向氧化铝转化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结晶氯化铝晶体完成脱水分解所需要的反应时间逐渐减少;物料换热条件的优劣及换热的充分与否,决定了反应过程中物料换热时间的长短,而换热时间的长短又影响了物料发生脱水分解所需反应时间的长短;凡是影响换热时间长短的因素都对结晶氯化铝脱水分解反应时间的长短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波加热在煤除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微波的特性及其加热原理,并对煤在微波场下的除湿机理、特点和除湿效果进行了分析。与传统除湿方法相比,微波辐射能对物料具有选择性加热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煤的“体加热”,也有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完成煤的除湿过程,有利于保持煤的热性质和成焦性能,并且可部分脱除煤中有害元素。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煤在微波除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暴露5号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的补给条件,查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计算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从而系统地评价矿井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大流量、大降深、长延时”群孔放水试验。利用Theis公式求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放水试验前后含水层的水质变化情况,判断含水层的补给条件。研究结果表明,5号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渗透系数平均为0.647 m/d,该含水层透水性、联通性好,但其补给条件差,具有可疏降性,在放水试验区范围内与第四系及其他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颗粒流(PFC)方法建立了土工织物PFC反滤模型,从细观层面分析了具有土工织物反滤结构的土体中水流挟持颗粒移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了PFC方法应用中引发的误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多因素影响下土工织物颗粒流反滤模型的孔隙率变化敏感性,进一步验证了土工织物淤堵试验中出现的渗透系数“峰值”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独山子石化公司对原有石化污泥处理工艺进行了离心脱水技术改造,对影响离心脱水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离心脱水法污泥处理量为8.4~12.8m^3/h,进离心机污泥含固率控制在1.43%~4.18%,离心机转速为3330r/min,差速为16~25r/min,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在3~8kg/t干泥,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不大于85%,固相回收率不小于90%(平均)。改造后药剂节约费用为27.72万元/a,罐车拉运费用每年节约14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用硬度法检测奥氏体钢管内壁喷丸效果的试验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了喷丸变形层的组织组成。以ASTM A213MS30432钢管为例探讨了用硬度法检测奥氏体钢管内壁喷丸效果的可行性。利用硬度计、光学显微镜和能谱仪等设备,分析了喷丸层的硬度、磁性相含量和氧化膜中Cr相对含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硬度检测参数进行了选择和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量并网的风电机组按最大功率跟踪曲线运行,其功率不能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不具备一次调频功能,这将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分析风电场运行状况基础上,提出在现有风电场机组中加入虚拟惯性控制策略,以提高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的能力;通过在风电场集中引入下垂控制策略,获得风电场一次调频总功率,再经过风电场能量管理平台分发给各台风电机组,实现风电场一次调频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风电场机组能够像常规发电机组一样进行电网一次调频,其一次调频响应有功功率的速度优于水电机组指标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曲轴疲劳试验及其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曲轴疲劳试验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给出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对比。在失效数据的处理方法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分布函数的形式以及参数估计方法。以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了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下的数据统计回归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分布在曲轴失效数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HR3C钢管试样在不同内压蠕变试验时间下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HR3C钢析出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压蠕变试验后,HR3C钢管试样晶内和晶界上均析出弥散分布的NbCrN相,此外M23C6碳化物在晶界形成连续链状分布,并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发生聚集和粗化,M23C6碳化物在晶内析出弥散分布的方形颗粒,在孪晶界以长板状析出;弥散分布的NbCrN相和M23C6碳化物以及晶界连续分布的M23 C6碳化物产生弥散强化和晶界强化,导致内压蠕变试验后HR3C钢的强度和硬度均明显增大,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不断聚集的M23C6碳化物弱化了晶界强化效果,使得HR3C钢抗拉强度略有下降;内压蠕变试验后,晶界连续分布的M23C6碳化物导致HR3C钢室温下冲击吸收功和断后伸长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