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P/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共混改性丙纶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革新  赵耀明 《合成纤维》2005,34(10):27-31
将聚丙烯与不同量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ECDP),或与数量相同但组成不同的ECDP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制备PP/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共混改性丙纶。应用电子强伸仪研究ECDP含量及其组成对改性丙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性丙纶的断裂强度随ECDP含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再上升;断裂伸长率随ECDP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初始模量随ECDP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另外,改性丙纶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随ECDP中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磺酸钠(SIPE)含量、α,ω-二(4-羟基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含量和PDM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下降;断裂伸长率随SIPE含量和PDMS含量增加而增加,随PDMS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增塑剂,对二醋酸纤维素(CDA)共混改性并进行熔融纺丝,研究了改性后的CDA及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经PEG改性后,CDA的结构及晶型没有变化,CDA的熔点降低,由220℃降至190℃,而热失重5%时的温度仍然为300~310℃;改性后的CDA纤维的断裂强度随PEG含量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率则随之提高,适宜的PEG质量分数为25%;PEG的加入增加了CDA可稳定熔融纺丝的温度区间,提高了CDA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相分离的方法制备热塑性聚丙烯(PP)纳米纤维,将不相容的PP和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两种聚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出合适的母粒用于熔融静电纺丝。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了影响PP分散相粒子尺寸大小的因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并通过旋转流变仪测量了共混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P含量和熔融温度对分散相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共混时间,螺杆转速的影响最小;当PP质量分数为20%,熔融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25 r/min,共混时间为4 min时,可得到尺寸较小的PP分散相粒子。将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母粒通过熔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P/CAB纤维,经丙酮处理除去CAB,得到的PP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20 nm左右,与直接熔融静电纺丝制备的PP纤维(平均直径为3.5μm左右)相比,纤维的直径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使得纤维细化。  相似文献   

4.
降温母粒对远红外PP纤维可纺性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探讨了降温母粒对远红外 PP共混体系熔融指数、熔点、流变性等的影响 ,研究了降温母粒对高速纺远红外细旦丙纶纺程上结晶、取向等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远红外 PP共混体系中添加 3 %的降温母粒 ,可改善流动性能 ,降低纺丝温度 ,大大改善体系的可纺性 ,可满足高速纺丝的要求 ,所得 POY的超分子结构有利于进一步的后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5.
EVA对聚丙烯/抗菌沸石共混纤维成形及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聚丙烯/无机粉体共混体系中添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研究了三元共混体系的纺丝成形性能和所得纤维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多元复合粉体添加的功能体系而言,纺丝成形温度随复合粉体的添加而提高,但添加EV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共混体系的可纺性,降低纺丝成形温度;EVA的加入可同时改进聚丙烯(PP)/抗菌沸石(ZA)共混纤维的机械性能,这与ZA/EVA包覆结构的形成有关;相比较而言,在EVA添加量为2%(wt)的情况下,EVA28具有相对于EVA14、EVA21更好的纺丝成形性和较高的纤维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1,6-己二醇(HDO)对共聚酯流变性能以及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不同HDO含量的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通过毛细管流变仪考察了共聚酯的流变性能,系统研究了HDO含量对共聚酯熔融纺丝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HDO含量的改性PET共聚酯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型非牛顿流体,其流动方式为假塑性流动。共聚酯的黏流活化能随HD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对温度敏感度下降,有利于纺丝;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HD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聚酯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HDO含量增加而下降,说明熔体可纺性和稳定性较好。HDO改性PET共聚酯纤维与PET相比,各项性能指标未见明显差异,可纺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添加均苯四甲酸二酐水解聚合工艺制备芳香族支链聚酰胺6(PA6),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芳香族支链PA6/Ti O2母粒,然后与线型PA6共混纺丝,经拉伸后得到含芳香族支链PA6的共混纤维;研究了均苯四甲酸二酐含量对芳香族支链PA6流动性及热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芳香族支链PA6对芳香族支链PA6/Ti O2共混物结晶行为、可纺性及纤维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苯四甲酸二酐含量的添加,芳香族支链PA6的相对黏度逐渐降低,熔体流动指数增大,流动性增加,而结晶熔融温度逐渐降低;含芳香族支链PA6的共混体系纺丝温度较纯PA6降低4℃,芳香族支链PA6有助于提高PA6的可纺性,且纤维力学性能较好,含质量分数8%芳香族支链PA6的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8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45.4%。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混熔融纺丝法制备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共混纤维,在纺程上不同位置收集纤维,研究了纺程上分散相PS的形态演变以及共混组成和拉伸比对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纺程上分散相由挤出丝中的球形变为卷绕丝中的椭球形;随着分散相含量的增加,挤出丝中分散相数目增多,分散相之间发生聚并,直径增加,纺丝过程中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分散相发生形变;随着拉伸比的增加,卷绕丝中分散相长径比增加,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9.
常压阳离子可染PE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PTA-EG-SIPE-PEG四元共缩聚反应制备了常压阳离子可染共聚酯并纺制了纤维。初步探索了不同共聚组分及含量对共聚酯的组成、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等的影响。探讨了改善共聚酯热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T-g、T_c随SIPE的加入而升高,T_m则下降。PEG的加入使T_g、T_c下降。但CDP、ECDP的T_m均低于PET。CDP、ECDP的热失重温度均低于PET,且随SIPE、PEG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加入热稳定剂能使CDP,ECDP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CDP流动性差于PET,且随SIPE增加而更差。其粘流活化能的顺序为E_η(CDP)>E_η(ECDP)>E_η(PET)。SIPE,PEG的加入使缩聚反应体系的出料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PEG)为抗静电剂,在不同共混比例下与聚丙烯(PP)熔融挤出,用流变仪分析了PP/PEG二元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并深入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PEG含量等因素对共混体系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PEG共混体系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PEG含量的增加,非牛顿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黏流活化能随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构黏度指数Δη则随PEG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在PEG含量为6%时达到极小值,此时共混体系的可纺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