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5G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包括MIMO技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D2D技术、超密集网络技术与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探讨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设备间直接通信(D2D)使得设备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而无须基站转发,可有效降低网络负荷,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效率,扩大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系统吞吐量。5G不再只是从2G到3G再到4G的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而是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扩展到"人—网—物"3个维度的万物互联,打造全移动和全连接的数字化社会。本文主要研究探讨D2D通信技术及其在5G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兴通讯技术》2016,(3):52-56
提出5G面临的3种技术发展挑战:增强型移动宽带(e 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通信(m MTC)。围绕5G的发展,中兴通讯创新性地提出统一空口(UAI)和云感知软网络(CAS)的技术理念,并围绕该理念,研发出一系列创新技术用于实现5G新型空中接口,例如滤波器组-正交频分多址(OFDMA FBOFDMA)、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统一帧结构(UFS)、平滑的虚拟小区(SVC)等,并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构建出新型5G网络架构。这些技术和方案进一步地促进了5G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在移动通信方面对通信速率、用户体验等方面更高需求的提出,面向2020年移动通信应用的5G网络应运而生。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的演进,是通信行业的研究重点。文章讨论了5G网络的研究进展,并对5G网络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探讨了5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大规模多天线技术、D2D技术、高频段通信技术和自组织异构网络。  相似文献   

5.
<正>由IMT-2020(5G)推进组主办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并致辞。陈肇雄指出,我国与国际同步启动5G研发,在各有关部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5G研发系统推进。全面开展5G技术研发,已在多项5G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二是技术试验深入开展。目前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正在有序推进。三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从第一代仅仅能通话的模拟移动电话到如今4G以及成熟商用,移动互联网呈现飞速发展的模式下.当前时期,智能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以及移动网络需求的急剧增长,对5G的无线通讯技术的更新需求也是显得十分迫切.在5G移动通信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对于传统的移动通信性能要加强,例如网络用户容量、频谱利用率都需要提供,因为日益减少的频谱资源使得频谱资源尤为宝贵;另外一点,多制式的通信模式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体验和蜂窝网络的业务扩张是另外一个研究热点.对于5G通信中的"潜力"技术,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可以提高整体性能,使得体验上升、应用拓展等潜力,因此是如今一大热点.本文即是对D2D在5G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臻 《电信快报》2016,(8):24-26
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打破传统通信技术对于固定网络结构的依赖,从而大大提高网络覆盖的密集程度,而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的5G网络开发正在成为当前网络信息应用实施的热点问题。基于SDN的网络架构中,数据传输与数据存储的分离、控制层与应用层的分离等都将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及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为今后的技术研发及嵌入式应用等提供可能,以满足通信领域对于提升通信质量的社会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7,(1):142-145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因此,各个国家也开始着眼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究与开发。我国目前在5G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将现行的技术和未来潜在的新技术实现融合与发展。解释并介绍了5G目前的概念以及性能,研究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以及D2D通信技术等。同时,也对国内外有关于5G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索,最后分析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今后5G通信网络的正式推出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针对5G用户体验速率和海量设备连接需求,给出提升5G网络容量的三种方法。分析超密集组网在网络建设、成本、信号质量、网络容量上的优势,论证超密集组网是5G的必然选择。然后解析超密集组网遇到的干扰挑战,最后从三个维度给出应对挑战的措施:通过自组织网络最佳化覆盖与容量、利用CRE(小区覆盖扩展)和ABS(几乎空白子帧)技术协调宏微小区间干扰、利用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协调管理小小区基站。  相似文献   

10.
<正>据Space Newsfeed网站2019年2月22日报道,卫星通信设备与技术研发和生产公司Newtec宣布将与Winder River协作,利用其Titanium云虚拟化平台开发5G解决方案,推动了5G卫星通信市场的创新。3GPP已定义了一种基于服务的体系结构,其中,灵活性和动态调整是满足性能和成本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该体系结构定义了可以由其他服务触发的网络功能,利用了虚拟化和网络切片。Wind River完备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平台基础设施将帮助Newtec Dialog多业务平台超越这些5G需求。Titanium云  相似文献   

11.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 fifth-generation,5G)是继4G之后,为了满足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是面向2020年以后人类信息社会需求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首先介绍了5G的概念、应用展望及性能特征;然后重点阐述了5G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段传输技术、新型多天线传输技术、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以及密集网络技术技术等;最后分析了发展5G技术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第五代通信技术(5G)不同于以前的通信技术,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更新。无线传输技术方面采用了大规模天线技术,新的编码技术与信道建模。无线接入方面采取了新的针对不同场景的技术。网络技术上,5G采用了C-RAN与D2D技术。5G不仅仅是数据速度的提升,更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文章预计在2020年5G将正式应用于大众生活。  相似文献   

13.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是面向2020年之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对5G移动通信发展的基本需求、技术特点与可能发展途径进行了展望,并分无线传输和无线网络两个部分,重点论述了富有发展前景的7项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全双工复用、超密集网络、自组织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及内容分发网络.本文还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5G移动通信的相关研发活动及其近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通信技术走入人们视野。5G通信技术有着高速率、低时延、低功耗的特点,能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本文分析了5G通信网络运用的四种关键技术:大规模多天线技术、多址接入技术、D2D通信技术和全双工技术,并分析了影响5G通讯网络中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因素,最后提出了5G通讯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兴通讯技术》2020,(3):61-70
梳理了全球6G技术研究现状,初步预估了6G需求、技术与标准研究工作路标,分析了面向6G网络的未来业务发展趋势和典型服务用例,构建了6G网络服务愿景、基本性能需求,以及基于架构、链路、空域、流域、推理与计算维度的6G使能技术框架。认为6G潜在使能技术包括自治自动网络、智能三维连接、智能大规模天线阵、按需网络拓扑与计算、超硅计算与通信。重点介绍了中兴通讯服务架构无线接入网络(SBA-RAN)、平滑虚拟小区技术(SVC)、智能反射表面多输入多输出技术(IRS-MIMO)与增强多用户共享接入(eMUSA)等6G创新技术实例,揭示了6G相对5G是"演进"还是"革命"网络的决定要素是维持摩尔定律可持续发展的超硅计算技术,并展望了5G演进网络中将广泛应用的Pre6G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5G网络切片主要是5G独立组网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同时是5G赋能垂直行业的主要技术。我国运营商、研究机构和人员、设备制造商等加大5G网络切片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创新切片管理系统,开展端到端网络切片过程中包含业务运营、网络协同规划、运维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怎样在网络基础设施层、网络切片实例层和管理层实现5G承载网切片技术和“IPv6+”技术有机融合,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移动、设备商、芯片公司的5G合作研发中,移动边缘计算MEC技术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改善传统网络连接处理能力的一个新焦点. 对于MEC在4G和5G中的角色,中兴通讯FDD产品规划总工储林波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MEC虽然是5G网络技术架构范畴定义的概念,但由于其与空口技术的无关性,因此是可以在4G、4.5G网络中实施部署的技术,且分为基于传统4G核心网架构的MEC产品和基于5G核心网架构的MEC产品.  相似文献   

18.
面向5G通信网的D2D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志鸿  王雪 《通信学报》2016,37(7):1-14
在探讨D2D对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导向作用基础上,明确了影响D2D系统设计的多个因素,即D2D设备发现、资源分配、缓存技术、D2D-MIMO。从而勾画出基于D2D技术的光纤前传和软件定义网络实现数据/控制分离的扁平化5G架构,提出负责接入的下层宏/小基站蜂窝网和负责管理的上层网络云的管理机制。将D2D技术、SDN技术、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引入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针对与之相关的、未来大规模网络的移动性、QoS和大数据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5G是新一代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针对黑龙江省电信公司的5G网络设备监控跟踪管理系统集成度不高,特别是多厂家、多类型设备监测管理尚无通用系统的情况,本系统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软件设计、功能,以及局端监控软件的设计,特别是结合区块链技术,进行手机端故障跟踪管理设计,所有区块(处理人)参与方,都能同步查询进度信息,各环节具备时间戳,每区块(处理人)的每个处理情况都被记录在案,提交后不可修改。  相似文献   

20.
技术动态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与Elisa实现全球首个HSPA电路交换呼叫本刊讯(记者张鹏)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与芬兰运营商Elisa成功展示了一项全新技术,该技术使运营商可以轻松高效地将3G网络的语音容量提高100%,试呼叫采用诺基亚提供的研发原型设备,在Elisa的实时3G网络中实现。在技术方面,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