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钢筋混凝土抗震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和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有关规定及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相似文献   

2.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和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有关规定及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震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就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若干问题,从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及原因、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加固原则、抗震加固的技术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就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若干问题,从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及原因、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加固原则、抗震加固的技术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以苏州地铁一号线星海广场车站双层地下结构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地震反应三维实体有限元模拟模型,模拟了斜入射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与围岩土体系统的三维地震反应,系统分析了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空间效应与永久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土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主要为地表沉降,并显著受地震动入射角度的影响.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空间效应显著,纵向地震反应表现为中柱较边柱强烈,永久变形大;横向地震反应表现为内侧柱较外侧柱强烈,永久变形大.中柱是地下结构抗震最薄弱的部位,结构设计时建议中柱采用铰接,只承担竖向荷载,不承担水平剪力,将有利于提高地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内容包括:结构试验与分析;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結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特种结构;结构振动控制;生命线工程抗震;震害预测与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7.
宋华 《宁夏工程技术》2009,8(2):153-157
从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倒塌的现象,剖析当今砖混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片艮据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教训,结合工程实例,对砖混结构纵向抗震墙开洞大小和开洞位置不合适,以及上下洞口不规律所引起的上下墙不连续的砖混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纵向抗震墙开洞率大,在大震下均会产生震害,结构设计忽视设备留洞位置,会更加危险;砖混结构纵向抗震设计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复杂体形不采用砖混结构;设计规范应严格控制建筑方案,主要是对纵向开洞和抗震墙尺寸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浅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位移法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时工程师所面临的不同计算公式和模型的选取及土体是否需要分层等问题,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探讨了影响反应位移法计算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具体包括不同规范中推荐的土体相对位移及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土弹簧刚度的确定方法、分层土体与等效单层土体的差异、荷载-结构模型的选择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确定的土体相对位移、剪应力及土弹簧刚度值相差很大,由此造成的结构内力和变形差异显著,推荐公式应谨慎采用;对存在中柱体系的地下结构,荷载-结构模型应优先采用等代框架模型;采用反应位移法计算时,应严格按照实际分层土体完成土层地震响应分析,避免进行等效均一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大型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尚不完善,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的多层多跨地下结构横断面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选用典型三层三跨地铁车站建立土-结构二维整体分析有限元模型,采取等效线性化模型模拟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切模量退化和阻尼增加特性,纤维梁单元模拟多层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基于PEER强震记录数据库的21条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将其统一调幅到不同强度水平,作为非线性IDA的输入地震动.根据IDA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于浅埋多层地下结构而言,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是有效且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可以用来构建地下结构的易损性曲线.通过与现有的矩形地下结构经验地震易损性曲线和数值地震易损性曲线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得到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快速评价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有些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地震会对当地的一些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的发生往往很突然,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目前,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抗震性能考虑在内,大力发展建筑抗震技术.设计人员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以B样条函数为基础的QR法与Pushover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高层建筑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Pushover-QR法.方法通过沿用传统Pushover分析的实施思路,用QR法代替Pushover分析方法中的有限元理论部分.结果表明Pushovet-QR法充分利用了QR法和Pushovet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点,使得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计算得到较大的简化;Pushover-QR法在加载模式、目标位移的确定等方面都考虑了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结论工程算例表明,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实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考虑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以及地震烈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峰值为随机变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可靠性分析的一般表达式。给出了多层剪切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并基于弹塑性变形破坏机制、变形和滞变能耗双重控制破坏机制,相应地提出了可靠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近十年来我院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成果为例简要地介绍了抗震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指出了抗震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是有时间参数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它可以简化为不含参数约束的问题来求解.然后,以剪切型框架抗震优化为例给出满约束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平板网架抗震优化为例介绍了用最大总应变能为优化目标的一种抗震优化方法;以桁架与钢筋混凝土烟囱抗震优化设计为例阐述了抗震优化设计非线性规划解法的特点.最后用剪切型框架抗震优化设计为例介绍了如何建立和应用抗震经验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确定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恢复力模型(光滑模型)参数与结构层间主要设计参数的关系;进而在结构弹塑性随机动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变形与滞回耗能的线性组合定义结构的破损度,提出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期望破损度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一栋八层房屋的分析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部分研究成果;指出了在地震工程研究中必须考虑地震烈度、场地土分类和结构最大反应量(应力、位移等)允许区间的模糊性;为此,定义了模糊烈度、模糊反应和模糊约束的满足度,给出了广义模糊约束规划问题的数学解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抗震结构模糊优化设计和模糊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构混合振动控制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建筑结构混合振动控制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某车站明挖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对北京地铁某车站明挖基坑施工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基坑变形、支撑内力的变化动态,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位移与内力的变化特征,并指导施工确保基坑稳定。测试表明:a)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随工期的延续而增加,基坑开挖完成后逐渐趋于稳定,位移在第2道支撑处最大,围护结构底部位移较小;b)第1道钢支撑的轴力明显大于第2道和第3道支撑的轴力,c)在基坑阳角处斜钢支撑的轴力比其他位置钢支撑的轴力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4#线西单站施工方案比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京地铁4~#线西单车站,提出盖挖顺作和盖挖逆作2种施工方案.分别给出这2种方案的围护结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经过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比较,选择了盖挖逆作方案,并给出了盖挖逆作施工工法.该车站选择盖挖逆作施工方法,施工造价略有增加,但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干扰,减少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实践证明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文献[1—3]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抗震结构动态可靠度评定方法。动态可靠度亦称服役可靠度,取决于结构当前抗力和未来继续服役期间所遇荷载两个方面。前者可据结构实测、试验和计算等技术手段结合专家经验,采用具有耦联因素向量的模糊综合评判得到;而后者则依据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估计。最后,据模糊概率论得到结构于不同安全域的动态可靠度值。本文虽是有关同题的初步研究成果,但却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它将在进一步开展结构维修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结构影响系数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结构影响系数的取值是至关重要的.对历次抗震设计规范结构影响系数的取值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对<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中钢结构结构影响系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