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沉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一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出平面变化呈一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的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的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的发育和形成.  相似文献   

2.
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对陆相层序影响机理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考虑陆源碎物供给、内源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基底构造沉降为匀速沉降作用、物源供给为中等匀速陆源碎屑物注入、湖平面变化为正弦曲线的条件下,模拟了湖平面变化对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机理;在假定湖平面呈正弦  相似文献   

3.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成因初探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0  
层序成因初步分析表明,陆相断陷盆地的层序形成机制不是海(湖)平面变化,而是幕式构造沉降作用。二级构造旋回控制层序的发育,三级、四级旋回分别是准层序组;大多数准层序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构造沉降新增沉积空间与同期供给或充填盆地的沉积物体积之间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准层序、准层序组和体系域的类型和特征。作为划分陆相断陷盆地各级层序的主要界面,如不整合面、沉积间断面等,其形成与构造作用有关。层序成因分析同时还揭示陆相断陷盆地的湖平面变化与海平面变化不同步及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源-汇思想可以成功应用于复杂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体系分析。以渤海海域为例,系统梳理了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系统研究思路、工业化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理论的主要研究思路就是将物源体系到汇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要分析物源供给、碎屑物质搬运及物源-汇聚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关系,而不是分析单一要素对沉积体的控制作用;源-汇理论工业化应用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源-汇系统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物源子系统分析、物质供给通量表征、输砂通道子系统分析与搬运通量表征、坡折子系统描述与表征、源-汇系统耦合模式与沉积响应分析,须编制关键的"三图两表",即源-汇系统层序地层综合图、物源供给系统古地理格架图、源-汇沉积体系平面图,以及物源供给通量表、沉积搬运物通量表;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理论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地震地层学分析技术、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物源区古地貌恢复技术、物源示踪技术、沉积过程模拟技术等。本文初步建立的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系统研究规范对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理论的工业化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相湖盆具有局限性、多物源、多沉积中心、差异性构造沉降等特点,可容空间在盆地内变化具有复杂性,其直接控制因素为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和湖盆水体的变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导致可容空间的变化在盆地范围内为统一或在盆地不同地区其变化不同。断陷湖盆中,单一因素主控作用比较明显,博兴洼陷沙三中、下亚段层序皆为早期构造沉降主控,可容空间统一增加,晚期沉积物供给主控,可容空间变化不一致;坳陷湖盆中综合控制作用明显,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在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的控制下,经历了3期可容空间的非统一性变化。可容空间的非统一性变化对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是对层序地层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陆相层序地层学进展与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陆相层序地层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层序地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陆相盆地沉积受多种因素控制,而且不同类型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造就了陆相盆地沉积类型多、相变快、横向连续性差、纵向上层序厚度变化大,频繁的湖侵湖退使湖盆沉积垂向上韵律变化快;因此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结构和模式更为复杂,研究更为困难。在研究与实践中,中国学者根据陆相盆地的边界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是否有坡折带等因素,建立了符合中国盆地沉积实际的坳陷型盆地和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和模式。控制陆相地层层序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湖平面的变化、构造、气候、基准面的变化和物源的供给,特别是构造和气候显得十分重要,它们直接控制了湖平面的变化。陆相地层层序研究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露头层序研究方法、实验观测和分析方法、测井层序地层分析、地震层序地层分析和层序地层的数值模拟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区带勘探阶段、目标勘探阶段和开发阶段,层序地层学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陆相断陷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阐明这类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层序地层构型和砂体发育分布特征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在综述层序地层学发展现状和陆相断陷湖盆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4个阶段,表征层序构型及砂体成因分布特征:① 盆地初始断陷期,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准层序垂向加积叠置,发育近源粗粒的冲积扇、分支河流和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② 盆地强烈断陷期,断层活动强烈,在不同构造带和体系域中,准层序发育多种叠置样式,沉积体系主要为河流、三角洲以及重力流;③ 盆地断-拗转换期,断层活动减弱,准层序进积、加积垂向叠置,发育长轴向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④ 盆地拗陷沉降期,断裂活动趋于停止,盆地沉积充填整体处于过补偿状态,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了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热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37  
陆相盆地与海相盆地的层序地层之间存在地质基础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构造、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和油气生成、运移诸方面。在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中,划分、对比层序以及建立等时格架与模式,需要新的思路和更精细有效的方法。在凝缩体的概念、陆相盆地中湖相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体系域的划分以及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在对各类陆相盆地层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勘探情况和建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的可能,根据坡折带的有无,将陆相盆地划分成2个或3个体系域,建立了断陷型盆地、坳陷型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的沉积体分布格架和地层层序模式,为在陆相盆地中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层序地层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沉积盆地充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在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己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层序地层计算机模拟是随着层序地层学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盆地模拟技术,属于沉积盆地充填过程模拟的范畴。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正演模拟,反演模拟正处于探索阶段,已出现了反演模拟系统。一维和二维模拟发展的较为成熟,三维模拟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国际上该项技术的发展较快也较成熟,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应用该项技术对陆相层序地层进行模拟研究。层序地层模拟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沉积作用模型、构造沉降模型、负载沉降模型、压实作用模型以及侵蚀作用模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层序地层模拟将在模拟方法、模型设计、综合程度、模拟维数和陆相盆地应用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陆相断陷盆地构造-层序地层研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我国东部渤海湾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研究成果,认为陆相裂谷盆地或断陷盆地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应该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盆缘同生断裂对层序地层构型的控制作用——盆缘断裂控“型”(盆地结构与层序地层构型);②构造调节带对主体物源方向的控制作用——调节带控“源”(物源体系);③古构造-古地貌形态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古地貌控“砂”(砂体分布)。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东部渤海湾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研究成果,认为陆相裂谷盆地或断陷盆地构造—层序地层分析应该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盆缘同生断裂对层序地层构型的控制作用——盆缘断裂控“型”(盆地结构与层序地层构型);②构造调节带对主体物源方向的控制作用——调节带控“源”(物源体系);③古构造—古地貌形态对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古地貌控“砂”(砂体分布)。  相似文献   

12.
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可容空间变化规律控制着盆地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和生储盖发育规律,根据目前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层序地层响应特征,将沉积可容空间的变化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类型。油气汇聚体系是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的研究对象,根据油气聚集规模将其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三种规模类型。具备不同层序地层充填样式的陆相断陷盆地一般发育不同规模类型的油气汇聚体系和相应的空间展布规律:低频率沉积可容空间变化的陆相断陷盆地可以发育大型、中型规模的油气汇聚体系;高频率沉积可容空间变化的陆相断陷盆地一般发育中型或者小型规模的油气汇聚体系,大型规模的油气汇聚体系欠发育。我国陆区陆相断陷盆地中的东营凹陷是低频率沉积可容空间变化的典型代表,东濮凹陷是高频率沉积可容变化的典型代表;海区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涠西南凹陷属于低频率可容空间变化的类型,海中凹陷属于较高频率可容空间变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准层序成因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的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特征,认为该地区东营组包含了陆相准层序的两种基本类型:湖相沉积体制准层序,由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组成;河流沉积体制准层序,在河流体系分布区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在泛滥盆地相分布区为向上变粗的反粒序。成因分析表明,东营组准层序的特征和形成受四级构造幕沉降作用控制,从沉积空间演化角度看,准层序边界是一个沉积空间突变面。通过分析沉降速率变化引起沉积空间演变的沉积响应特征,解释了两类准层序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准层序成因模式。提出的认识为陆相断陷盆地准层序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沉积充填演化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深水区在新生代经历了裂谷断陷、断拗、热沉降拗陷等构造演化阶段,相应发育了裂谷断陷期文昌组多个半地堑陆相河湖沉积,断拗期恩平组大型湖盆沉积、从断拗向热沉降拗陷过渡的珠海组海相浅水陆架一陆坡深水沉积,以及23.8 Ma之后的热沉降拗陷期海相陆坡内盆地深水沉积,形成了独特的多个盆地叠置的沉积充填模式和断陷-断坳-坳陷的三层盆地结构,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构造演化、古地理、物源供给条件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控制了白云深水区的沉积充填演化;发生于23.8~21.0 Ma的白云运动,是白云深水区裂后海相沉积充填的主控因素,使得古珠江的物源体系和陆架坡折带发生迁移,形成了珠海组海退进积型与珠江组-韩江组海侵加积型层序组合,这两个层序组合均发育大规模深水扇砂岩.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属于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区。最新钻井资料显示,该类型断陷盆地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可作为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强烈断陷期小型湖盆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宋站地区沙河子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部根据湖泛面又可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在沉积过程中,沙河子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以及火山碎屑岩沉积等4种沉积相类型。研究区的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与大型的断陷盆地相比有所不同,表现为在强烈断陷早期,无论是在陡坡带还是在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不同构造部位上的沉积相带的分异特征才逐渐显现。但湖泊相带受短轴物源供给的影响分布较为局限,常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型滨浅湖沉积区,形成多个沉积中心,从而也导致了盆地不同区域沉积地层厚度差异极大的特征。据此,深入探讨了宋站地区沙河子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提出了陆相小型窄断陷湖盆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潮水盆地北部亚盆地中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表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针对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实际,将湖水盆地北部亚盆地中讲罗统龙凤山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2个二级层序.通过系统的沉积体系及沉积淀化分析,发现从一个三级层序到另一个三级层序,或物源区有很大变化,或沉积作用方式发生变化;物源区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构造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   总被引:173,自引:16,他引:157  
层序地层学不仅适用于陆相盆地,而且对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同于海相盆地。本文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同时根据陆相盆地特特建立了陆相坳陷盆地地层序模式及陆相断陷盆地中陡坡型和缓坡型两类地层层序模式,为油气勘探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初步解释了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的层序,──4个层序可从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中解释,每个层序又可进一步划分出3种体系域。体系域的沉积和岩相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沉降为主、水面升降为辅的双重控制。同时建立了两种层序地层格架,指出具有十屋断陷型地层格架的断陷盆地生储盖配置良好,有较好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9.
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常采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和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两种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层序识别方法与适用范围、层序结构与对地层分布的认识等方面。由于都是基于可容空间的变化来识别层序,使得两种方法相结合解决断陷盆地层序研究问题有了理论上的依据。分析认为,以经典层序地层学方法和三分体系域的观点为基础,通过不整合面的识别和追踪,可建立宏观或区域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盆地沉积体系分布演化;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二分体系域的观点,建立不整合面控制下的整合地层的高级次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沉积相和储层的分布,是陆相断陷盆地高精度的层序地层研究的有效方法。两种层序研究方法的结合点取决于断陷盆地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分布和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0.
陆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目前层序地层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准噶尔南缘为一两期叠加的复合再生型前陆盆地,综合地震、测井、钻井、露头资料对晚期前陆层序进行了划分,共划分出1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以及15个四级层序.依据前陆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旋回性及层序的内部发育特征,将各个二级层序划分出4个体系域.建立了准南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探讨了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构造活动控制层序界面的形成,一次逆冲末期的回弹隆升和下一次逆冲引起的变形是形成构造层序界面的主要原因.随着造山带前缘推覆的不断向前发展,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向斜坡带方向迁移.构造层序的发育具有旋回性和阶段性,每一层序始于沉降速率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