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一路堑边坡的双排桩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二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基本一致,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优点和几种基本的计算模型,论述了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模型和受力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双排桩支护体系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常用计算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对其中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进行来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其中一些比较不合理的假设。最后利用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FLAC^3D对结论做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军  贾卓然 《山西建筑》2010,36(1):148-149
根据汉口某深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资料,分别进行了单排悬臂桩的支护与双排桩支护的比较计算及分析,同时分析了双排桩在两种计算模式下的内力和位移变化,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以期指导后续施工。  相似文献   

5.
张松波  宋志  张涛  田野  滕峰 《建筑施工》2021,43(4):696-698,703
以武汉长江Ⅰ级与Ⅱ级阶地过渡区某深基坑采用前排倾斜双排桩支护为例,整理了桩身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并分析了其发展规律,同时又进一步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开挖过程中桩身位移与弯矩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双排桩相较于常规双排桩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7,(5):558-562
在总结几种经典的双排桩计算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桩与土的摩擦角δ及土体的黏聚力c。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桩间局部土体及桩后的部分土体的研究,通过试算法得出假设的滑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求得桩间及桩后局部土体的主动土压力。采用有限杆单元法、弹性地基梁理论并结合提出的局部土压力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双排支护桩计算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探讨了双排桩在不同排距条件下对桩身弯矩和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余小国 《四川建筑》2015,(1):120-122
双排桩较单排桩有更大的侧向刚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由于不需要设置内支撑,还能有效地缩短工期。目前,双排桩逐渐成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先选择方案之一,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双排桩结构型式及特点,并对双排桩解析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悬臂支挡结构,是通过竖向双排混凝土灌注桩、刚性连系梁和冠梁形成空间门架式支护结构体系,侧向刚度相对较大,可以对深基坑的变形进行有效控制。对襄阳内环线工程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主塔深基坑进行施工设计及计算分析,从荷载取值、土压力计算、嵌固深度、稳定性分析等方面,详细阐述双排桩计算过程。并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模分析开挖过程,为深基坑开挖提供合理分层厚度,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宏伟  初振环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450-1454
基于弹性抗力法提出了适合深基坑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实用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萍萍  王丽彬  贾立舟 《山西建筑》2010,36(30):100-101
结合邯郸某工程,比较了双排桩加锚杆支护和双排桩支护的位移、土压力、内力,分析了双排桩加锚杆支护结构的性状,总结了双排桩加锚杆支护形式的特点,为双排桩加锚杆支护形式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杭州新世纪广场基坑位于软土地基上,采用双排桩式支护结构的设计思路,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计算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2.
双排桩支护结构挠曲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一假想剪切滑裂面,将双排桩支护结构人为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对各部分分别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滑裂面上下两部分分别采用体积比例法和“m”法求解土压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段桩体的挠曲微分方程。根据各段桩体端点在几何变形和内力上的连续性关系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可得到各段挠曲微分方程的解。有了各段的挠曲方程的解以后,可以用求导的方法求出双排桩各点的变形及内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FLAC3D数值差分计算程序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上的截面弯矩和变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双排桩的排距、桩长和桩径等的变化因素的影响,提出优化的设计参数。研究表明:随排距的增加,前后排桩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但是当排距超过1200 mm时,位移减小的趋势减缓;桩长的增大可使桩顶水平位移减小,而前排桩桩长的变化比后排桩桩长的变化有更大的影响;当桩径较小时,适当增大桩径能有效地减小桩体的位移。  相似文献   

14.
深基坑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实际基坑工程的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土体采用D-P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这类基坑的变形和土压力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分析后排桩长度、后排桩间距、前后排桩的排距、联系梁刚度、支撑刚度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后排桩位移明显小于前排桩,且前后排桩的排距和支撑刚度对此类支护结构性状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坑前排桩倾斜的双排桩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基坑工程中的双排桩支护形式,改善支护双排桩受力特性,对深基坑前排桩倾斜的双排桩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了前排桩不同倾斜角度时,基坑前排桩倾斜的双排桩的变形与受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前排桩倾斜的双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小于常规双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随着倾斜角增加,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最大水平位移逐渐减少,支护双排桩的抗倾覆能力得到了提高;前后排桩的桩身负弯矩范围缩小,正弯矩范围逐渐增大,正、负弯矩峰值差值变大,受力不均匀,不能充分发挥桩体材料的承载能力。这为其进一步研究和设计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研究,讨论了桩长、排距、连梁刚度因素对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影响,得出双排桩各影响因素下最经济合理的取值范围,为双排桩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桩排式支护护壁桩侧土压力计算原理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根据深基坑桩排式支护中护壁桩的受力变形特点 ,分析了被支护土体中的成拱作用。将间隔布桩时护壁桩侧土压力分为直接土压力和间接土压力两部分。给出了用主应力拱应力分析计算土压力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考虑圈梁空间作用的深基坑双排桩支护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前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的计算方法都忽略了圈梁的影响。在考虑圈梁空间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排桩支护计算方法,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桩周土体位移的双排抗滑桩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桩周土体位移沿滑坡体深度均匀分布,抗滑桩为弹性地基梁。基于单桩在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挠度解析解,通过引入桩顶连梁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作用下的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在模型中,针对双排抗滑桩间普遍存在的“遮蔽效应”,通过定义后排抗滑桩与前排抗滑桩桩周土体位移比进行量化考虑,并将理论模型解析过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建立简化的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桩周土体位移的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与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基本吻合。探讨理论模型适用的桩排距范围,发现桩排距较小时,模型内力计算结果精度较高,随着桩排距的增大,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误差变大。  相似文献   

20.
无锚撑桩排式支护护壁桩侧土压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根据被支护土体中的成拱作用, 将间隔布桩时护壁桩侧土压力分为直接土压力和间接土压力两部分。可用小主应力拱应力分析计算直接土压力, 用大主应力拱应力分析计算间接土压力。由此得出的桩侧土压力与经典土压力不同, 呈曲线分布, 经与实测比较, 能较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计算误差和公式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