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虫情监测、室内饲养及防治示范初步摸清斜纹夜蛾在我县发生消长规律、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符合腾冲实际的综合治理对策,对指导斜纹夜蛾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虫情监测、室内饲养及防治示范初步摸清斜纹夜蛾在我县发生消长规律、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符合腾冲实际的综合治理对策,对指导斜纹夜蛾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2012年5月底以来,二点委夜蛾成虫由南向北进入盛发期。由于发生时间早、虫源基数大、分布范围广且幼虫为害期与玉米苗期吻合度高,预计2012年二点委夜蛾将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阳城县东冶镇2011年以来在夏玉米田上首次暴发二点委夜蛾的概况、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并科学分析其发生原因,针对二点委夜蛾严重威胁夏玉米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提出可行防治措施,这对今后做好监测预报、及时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着力加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和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烟青虫和纹夜蛾灯食性诱防控技术的"三虫三病"推广应用、加强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等三大主攻技术,从而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烟叶农残全面降低,为东北烟区烟草种植的技术人员及种植主体,提供绿色防控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在平邑县的发生世代,经2019—2020年持续杀虫灯诱捕监测,基本呈现出完整的三代情况。2020年的美国白蛾监测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的。整个工作中,结合2020年前期虫情重、形势严峻、后期缓解的发生实际情况,采取定点观察调查和区域线路巡查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切实做好虫情信息报告、防治指导和预测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7.
芋头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学名Prodenia litura(Fabricius),为间歇性大暴发的杂食性食叶害虫.以幼虫啃食叶片为主,初孵幼虫群集一起,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或叶脉,出现筛网状花叶,后分散为害,可把整株叶片吃光,造成芋头枯死,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为了提高芋头用药水平,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安全用药,特进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主要内容是芋头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从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的角度分析了芋头的生长环境,详细说明了播种和施肥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对芋疫病、芋腐败病、芋枯萎病、斜纹夜蛾、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平陆县2016年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结合田间调查,针对性地提出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施药防治等几方面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茶产业机械装备与技术现状及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系统地分析了浙江省茶叶产业、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机械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浙江省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所需要的装备与技术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小河嘴煤矿的区域地质演化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井下采掘过程中发育的地质构造、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情况及井下实测的瓦斯含量数据,研究了矿区瓦斯赋存的规律,揭示了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赋存状况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小河嘴煤矿瓦斯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今后采掘过程中提高地质和瓦斯预测预报的准确度积累经验,可有效指导井下生产,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入侵中国云南省以来,在国内迁飞扩散速度非常快,发生危害区域极大。通过对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梳理、总结其发生规律和特点,并针对性提出绿色防控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玉米上2005年新发害虫,目前已上升为玉米重大害虫。2011年在山西省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四市夏玉米田暴发,面积达到21.6万hm2。由于该虫2011年在山西省首次暴发,没有危害记录,对其发生危害规律缺乏了解,又易与地老虎混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会商预测,2012年,受异常气候、耕作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将受到多种病虫草鼠害的威胁,预计全年累计发生病虫草鼠害75亿亩次,比2011年增加3亿亩次。其中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玉米二点委夜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了机械可靠性预测概述。可靠性预测是一种预报方法,它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可靠性理论与数据来预报零件、部件、系统的可靠性。为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红蜘蛛的形态、危害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使其危害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朱芳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92-192,196
我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是我区水稻发生的主要病害,2017年以来,我区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区水稻的生产,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掌握气候因素对水稻病害发生程度的影响,对本地区2017年~2019年田间水稻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科学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病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水平,为我区水稻高产和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WSN与GIS技术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的预报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采用WSN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监控布点困难、监控任务重、实时性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冷轧机颤振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更薄规格、更高强度和更快速度的要求,该问题更加突出,诱发机理复杂多变且隐蔽,过度依赖经验判断难以及时有效地抑制颤振的发生,基于历史振动大数据实现冷轧颤振的智能预报是面向智能轧制的重要应用场景。考虑冷轧颤振工业数据的多源、多态与强耦合特征,通过多源数据的采集交互、时刻匹配、频率协同、数据降维等数据预处理建立颤振预报模型的样本空间;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轧机颤振能量值的智能预报模型,利用轧件规格、轧辊状况、轧制工艺以及轧机振动状态的历史信息数据,对最为典型和振动频繁的第五机架振动能量值加以预测;分析了不同时间步长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以获得最优的预测步长,模型预测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实际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的均方误差较小;然后,将模型应用于未参与训练与测试的实际轧制过程数据,结果表明LSTM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颤振预测,且根据设定的报警阈值能够实现提前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源历史振动数据的深度学习与挖掘能够实现对连轧颤振失稳的智能预报,不仅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而且对实现冷轧过程的智能化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在2019年进入我国的云南地区,之后迅速的蔓延和传播,在我国多个省份已经出现,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草地贪夜蛾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同时迁移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分析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减少该类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