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大同煤田太原组9号煤层底板高岭岩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碎屑(包括陆源碎屑、火山石英晶屑、火山黑云母晶屑、脱玻化的"燧石状"玻屑)、隐晶高岭石团块、高岭石晶屑、高岭石基质四大结构组分;研究认为组成此层高岭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凝灰质团块状高岭岩,在顶部发育有薄层长石假象型晶粒高岭岩和凝灰质隐晶高岭岩,中间夹薄层凝灰质砂岩;该层高岭岩是经盆底水流改造的沉凝灰物质蚀变而成。特别是首次提出:该层高岭岩中大量发育的团块是由硅铝质玻屑蚀变而来的隐晶质高岭石集合体,由于经受了流水改造作用,其火山成因证据已经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2.
以火成岩岩性、岩相研究为核心,运用大量岩心、岩屑以及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将沙三段火成岩分为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火山碎屑岩3大类;将岩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6种类型。根据岩性/岩相—含油气性关系的统计,砾/粒间孔、裂缝较发育的粗面岩、玄武质/粗面质角砾凝灰岩、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辉绿岩多为有利储层,火山通道相火山颈亚相、爆发相火山碎屑流亚相、侵出相、火山沉积相以及侵入相边缘亚相多发育有利储层。提出距驾掌寺断裂约3 km范围内的有利储层为本区火成岩最有利勘探区。"近油源、靠断裂,寻找有利岩性岩相带"是本区油气勘探部署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尼续村滑坡发育于藏南亚东-谷露裂谷带中段开阔的半地堑盆地边缘,堆积区为平坦河谷地貌,属于典型的“平敞型”岩质高速远程滑坡,堆积演化序列完整且保留至今,研究该滑坡有助于揭示这一类高速碎屑流运动与堆积演化机制。本课题对尼续村滑坡各组成部分开展了详细地面调查,结合地球物理方法揭示了源区斜坡破坏基本特征与破坏机理,通过遥感解译与堆积物颗分试验揭示了滑体演化各阶段碎屑物质的空间展布规律。通过研究提出,尼续村滑坡的高速碎屑流转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在源区斜坡段的滑坡结构碎裂化阶段、中部滑动区的物质结构碎屑化阶段、前缘区域的碎屑流流态化运动与堆积阶段,相对应的滑体结构具有碎裂化-碎屑化-流态化的阶跃式转化过程。中部与前缘区域的碎屑流以内部或底部的层状剪切破碎为主,使得碎屑流在“摊薄效应”下继续运动与纵向扩展,而碎屑流运动由“干”的高速流态化转为固态静止的过程极为迅速,从而保留有连续脊丘与线槽等特殊流体性质下的堆积地貌形态。研究认为,地震发生后受源区斜坡结构所控制产生明显的解体与破坏,按照由前至后的序列下滑运移,受滑体自身势能条件控制,自源区而下的滑体在堆积过程中产生了由左至右、由近及远的叠加堆积过程,这是尼续村滑坡堆积范围向下游明显偏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和岩相学研究,分析了该区不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判别标准,以此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该区域火山机构类型与模式,讨论了该区域爆发相和溢流相交替出现的复杂岩相特征及模式,划分了盆内火山喷发旋回,明确了该区火山岩多期次喷发和多旋回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主要为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发育少量酸性流纹岩,以中低钾为特征;各类岩石具有良好的电测响应,玄武岩类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值最低,流纹岩类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值最大,安山岩类和英安岩类介于二者之间;火山碎屑熔岩类主要为凝灰熔岩,少部分角砾熔岩,碎屑间为岩浆胶结.火山机构在平面上可划分为以火山通道-爆发相为主的近火山口带、次火山岩相过渡带与远火山口相,各相带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类型与岩相复合类型.按"岩性-组构-成因"标准,将准噶尔盆地腹部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划分为4相组、6相、10亚相.将上石炭统划分成了3个火山层序、8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实验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一段凝灰质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由于火山碎屑物介入,与正常砂岩相比,该地区储层凝灰质砂岩孔隙类型多样,结构更加复杂,微观非均质性更强;凝灰质砂岩沉积微相类型及凝灰质来源成因是形成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基本因素,决定岩石的成分与组构和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凝灰质砂岩成分中,火山碎屑颗粒晶屑、玻屑及岩屑的相对比例,火山碎屑颗粒与火山灰基质的相对比例不同,砂岩孔隙结构和物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成岩作用是增强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形成低孔、低渗储层起到决定性作用;凝灰质成分与含量的差异,增加各成岩作用在空间的差异性,增强微观非均质性.研究结果对该类型储层的预测与油气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岩石学特征及层序特征,分析了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可以分为溢流相、爆发相、空落堆积相、火山沉积相,测井曲线中能较好地区分这4种岩相的是自然伽玛测井(GR)、密度测井(DEN),火山沉积相在电阻率测井(RT)也有较好的反应。火山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原生储集空间主要有各种气孔、晶间孔、收缩孔及裂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有各种溶孔及构造裂缝、风化裂缝等。其中气孔-溶孔-溶缝型为较好的孔隙组合类型,粒边缝-粒内孔型和气孔-收缩缝型为牛东地区常见的孔缝组合类型。物性较好的多对应于风化壳或火山间歇期形成的风化作用较强带。储层中发育少量裂缝和微裂缝,对储层的渗流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大古石组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古宙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层碎屑岩沉积盖层,对应于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野外剖面实测的基础上,结合岩性岩相分析、镜下薄片观察、岩石粒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大古石组下段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大古石组下段为一套砂岩-砂泥互层-泥岩夹粉砂岩的陆源碎屑沉积,垂向上呈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多呈两段式,反映出河流相的典型沉积特征;岩性岩相分析显示砂岩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显示出近源堆积的特点;大古石组下段主要形成于裂谷初期的曲流河环境,以河床、堤岸和河漫亚相为主,同时发育了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天然堤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微相.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大古石组下段沉积特征是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伸展裂解过程的响应,大古石组底部曲流河相向顶部湖泊相的发育特征,揭示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持续强化的裂解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伸展裂解过程提供依据和实证.  相似文献   

8.
以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采样、地化参数和物性参数等测试资料,研究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相、厚度及分布、有机质类型及含量、热成熟度、孔隙度等页岩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沼泽相和三角洲相,常与煤层、灰岩、致密砂岩等互层,纵横向变化快,单层厚度小,累计厚度大,有机碳含量相对海相、陆相泥页岩较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有机质热成熟度处在成气高峰阶段,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综合页岩气藏评价的各项指标信息,预测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藏最有利发育区位于盆地东部神木—绥德—延长一带的山西组、盆地北部乌审旗—杭锦旗—东胜—神木与鄂托克旗—盐池一带的太原组及盆地东北部靖边—横山—榆林—神木一带的本溪组,虽然各组地层埋深较大,但多与煤层、致密砂岩层互层,形成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叠置成藏,具有较大的勘探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潜江凹陷广北油田湖底扇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结合岩心观察、粒度分析、镜下鉴定结果及测井曲线形态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位于蚌湖向斜南斜坡的广北油田Eq341沉积时属半深湖—深湖背景下的湖底扇相沉积,可细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其中中扇可细分出辫状沟道、沟道间和扇中前缘三个微相。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描述了该扇体的空间组合及平面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分析。结合测试资料分析,有辫状沟道的中扇为有利储油相带,并指出了该类扇体发育的有利区带,为下步岩性油藏的勘探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沉积环境分析是古地理重建的核心内容,黔北地区寒武系明心寺组沉积环境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以致对中上扬子地区明心寺组沉积期古地理格局的认识不能统一。选取寒武系明心寺组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鉴定及碎屑岩粒度分析等方法对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演化序列、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发育大套的石英粉—细砂岩,沉积构造以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为主,碎屑颗粒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 三丘田剖面明心寺组上段砂岩以双次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含量较少,纵向剖面自下而上显示为浅水陆棚→临滨→前滨→后滨演化序列,呈典型的陆棚相向滨岸相变化。综上所述,黔北镇远地区三丘田剖面寒武系明心寺组上段的沉积相为滨岸相。黔北镇远地区明心寺组滨岸相沉积的出现,指示了黔北地区区域上重新认识明心寺组沉积相的必要性,将直接影响对黔北地区乃至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格局及其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扬子地台是一个横跨华南地块的以浅海沉积为主的大型碳酸盐岩台地, 南盘江盆地是发育在扬子地台碳酸盐岩台地背景之上的一个沉积盆地, 从晚元古代到晚三叠世长期海相沉积演化历史中, 扬子地台— 南盘江盆地体系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扬子地台从晚元古代到早三叠世末期一直保持为一个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 在中三叠世末期扬子地块整体抬升, 海平面下降, 形成了遍及扬子主体的拉丁期大海退, 从而使扬子地块大部分地区抬升为陆。南盘江盆地位于华南地块南缘, 从晚元古代到晚三叠世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海相碳酸盐岩, 晚三叠世发育了一套硅质碎屑的浊流沉积, 区域沉积也由此转化为河流相沉积。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记录了碳酸盐岩台地长期演化历史及其特征多样的沉积建造和沉积环境, 而硅质碎屑流和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反映了盆地在三叠纪期间经历的聚合构造和前陆盆地发展过程。在三叠纪时期扬子地台沿西南— 北东方向从云南围绕南盘江盆地向贵州延伸, 在南盘江盆地中发育了几个孤立的碳酸盐岩台地, 包括位于贵州南部和广西境内的大贵州滩和崇左— 平果台地。南盘江盆地在晚二叠世发生过一次区域性的海侵事件, 早三叠世时期扬子地台和几个孤立台地为由鲕粒边滩组成的低角度斜坡, 中三叠世(安尼期)变为由Tubip hy tes 边礁组成的陡倾斜坡。盆地范围内斜坡变陡激发了Tubiphy tes 礁和其它的生物体发育, 而且它们组成了稳定碳酸盐岩台地的边缘。位于扬子地台西部地区的关林和贞丰一带与最北部的孤立台地(大贵州滩)在安尼期发育了陡倾的边礁。在拉丁期, 扬子地台在关林一带进积并与盆地碎屑沉积互层穿插沉积, 而位于贞丰的台地边缘出现了由断层控制的地貌特征。与此同时, 扬子地台东部(贵阳)由侵蚀滑塌边缘变为进积边缘, 向盆地内部进积充填形成了超过600 m 的碎屑沉积。但是, 与扬子地台不同, 位于最北部的孤立台地(大贵州滩)在拉丁期由加积边缘礁变为起伏明显的侵蚀陡崖和饥饿盆地边缘。晚三叠世(卡尼期)扬子地台西部下沉并被晚三叠世浊流沉积埋藏, 而扬子地台东部地区在被硅质碎屑沉积埋藏之前持续沉积了一套浅水碳酸盐岩沉积。孤立台地为从南到北逐渐变陡的边缘沉积, 而且发育了多个小丘, 其中南部地区早期沉降后来被硅质碎屑沉积埋藏, 而北部地区到后期下沉。与扬子地台西部一样, 最北部的孤立台地(大贵州滩)在晚三叠世下降被碎屑沉积埋藏。以上这种差异源于华南地块南缘因构造聚合作用导致的盆地南部地区不同沉降速率。大贵州滩是盆地中演化历史最长的孤立台地, 穿过大贵州滩孤立台地内部和边缘的两条正交剖面显示出了一个被断层切断的向斜构造, 这样就很容易识别其沉积建造特征及演化历史。大贵州滩发育的整合的二叠系— 三叠系界线剖面以及从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生物复苏阶段连续的巨厚沉积, 使其成为一个研究二叠世末期生物大绝灭期间的海相环境以及生物生态条件最为理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港油田枣南断块岩心、三维地震、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模式指导、动静结合的方法对断陷湖盆长轴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构型深入解剖,针对这类三角洲的前缘提出了按照近端、中端及远端三分的细分方案,明确了各相带内部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与差异性,建立了精细的断陷湖盆长轴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构型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断陷盆地长轴端地形坡度较缓、物源充足、水体较浅、前缘亚相宽,根据前缘亚相水动力、水深条件,结合地下储层砂体厚度、砂体横向连通性、岩性分布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将前缘分为近端、中端及远端3个相带;2)近端相带分流河道规模大、水动力强,水携沉积物充足,在其控制下形成大规模近连片分布的河口坝复合体,单一河口坝内又包含多个增生体,前积倾角约3.8°,坝内缘与坝外缘发育程度较低.近端分流河道多深切至河口坝底部并在其侧缘形成多个小型决口扇(岩性以泥、粉砂为主),河口坝内可形成增生体间泥质披覆夹层和决口扇泥质夹层;3)近端分流河道分汊后进入前缘中端,形成中等规模、呈串珠状排列的河口坝复合体,单一河口坝内可包含2~3期增生体,前积倾角为2.1°~2.6°,增生体的堆积方式包括顺源前积和侧积两种,堆积方式主要受控于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大小,增生体间发育前积或侧积的泥质披覆夹层;4)中端分流河道在远端进一步分汊,导致分流河道规模减小、水携沉积物粒度变细且分流河道频繁"摆动",远端河口坝规模较小、多孤立分布,顶部泥质披覆夹层将不同期河口坝完全分隔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