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宽频带水下振动台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水下振动环境试验系统,对大型宽频带水下振动台中运动部件的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水下振动台运动部件大尺寸和宽频带工作的要求,提出了运动部件结构的设计原则,进而建立其在水域中的模型及流固耦合有限元方程,由此计算分析了运动部件的两个重要模态振型及频率--台面弯曲振动振型和运动部件轴向振动振型,并与空气中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使得运动部件这两个模态频率降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计算分析结果是正确的,流固耦合使得运动部件等效阻尼变大.本研究结果为研制水下振动台系统的动态设计技术和测试分析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疏松砂岩油藏流固耦合流动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商品化黑油数值模拟器的数学模型未考虑疏松砂岩油藏因适度出砂导致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幅度提高的特征,忽略了介质形变对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导致疏松砂岩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和开发指标动态预测可能存在不可靠性.基于渗流力学和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一个疏松砂岩油藏耦合多相流渗流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应变引起的渗透率和孔隙度随地层压力变化的影响,采用显式耦合方法进行流固耦合处理.对耦合数学模型进行有限差分数值求解,改写了BOAST Ⅱ程序源码,并对某疏松砂岩油藏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拟实例研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考虑流固耦合和不考虑流固耦合计算预测开发指标存在较大差别;②前者预测的原油采出程度高于后者预测的原油采出程度;③由于疏松砂岩油藏普遍为高渗储层,使得两种模拟计算在前期差别比较显著,在后期差别逐步不明显.该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好地解决目前常规油藏数值模拟对疏松砂岩油藏的不适应和局限性问题,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充液直管和弯管管路在空间放置和运动形式分为固定水平放置、固定空间某一位姿放置和空间运动等几种类型.针对充液管道线性、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及其振动分析方法,总结归纳文献[1-2]综述之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的研究进展,提炼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对固定水平放置的直管和弯管的耦合振动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已趋成熟,对固定某一位姿的直管和弯管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对在支承条件下受外界周期激励时的管路振动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对管路随被支撑系统的复杂空间运动的振动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极少,这类管路将具有更丰富更复杂的振动行为,尤其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和善煤矿副斜井为例,通过对地质陷落柱特征的研究和分析,采用减少炮眼装药量,减轻爆破震动对围岩的破坏、短掘短支、锚杆超前支护的手段,探索井筒揭露陷落柱的安全施工方法,为矿井安全通过地质构造摸索一种有效的段。  相似文献   

6.
风力机风轮的叶片根部为叶轮最薄弱的结构位置.为提高风力机的运行可靠性,对叶片根部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利用逆向工程重构风力机叶片,运用ANSYS WorkBench搭建流固耦合模型,研究风力机在运行环境风载荷作用下的叶片整体位移和应力分布.依据叶轮叶片在三维流场的动力响应,进一步研究风轮在复杂工况下运行的稳定性,为风力机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ALE法对输流管道流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耦合处及其附近流体各向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在某一时刻管内任意横截面处的速度分布和管子在垂直流速方向上的振型,及管子在耦合作用下的振动频率.为提高设计阶段对振动特性预测的精度、保证管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ANSYS的含液容器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含液容器流固耦合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方程,用ANSYS软件对正方形充液容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其理论模态特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承压水上采煤底板变形破坏规律,建立了承压水上采煤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分析之。运用正交试验的方式对底板变形破坏影响较大、易量化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单一因素对底板破坏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底板破坏深度大小的因素依次是工作面宽度、隔水层厚度、承压水压力和煤层埋深;随着隔水层厚度的增加,底板的破裂深度及范围有减小的趋势,同时在隔水层底部的原位张裂范围也在减小,甚至消失;在流固耦合模式下随着水压力的增加,岩体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非耦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磁致伸缩泵结构,结合其结构特点,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泵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为了探索流体阻尼对超磁致伸缩泵流场分布的影响,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泵流场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并对泵腔高度、进出管位置、进出管直径以及倒角形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流场结构对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超磁致伸缩泵流场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实例,研究了塔体与水体流固耦合的边界条件和运动方程,建立水塔体系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天津波与E1Centro波进行地震激励,借助ANSYS软件分析了水体晃动对水塔地震位移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水体的晃动可以减小地震对塔体的位移响应,当蓄水深度增大时,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螺旋桨流固耦合振动噪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陷落柱周边应力变化及推采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陷落柱围岩破坏特征,建立了陷落柱围岩的应力厚筒壁四区模型:陷落柱周边由内而外依次为塑性破碎区、塑性应力降低区、弹性应力升高区以及原岩应力区.结合金庄矿8203工作面内陷落柱实际条件运用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塑性区范围为9.24m,应力增高区范围为28.43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回采巷道稳定性以及防止工作面在高应力区回采时顶板压力大、工作面片帮等矿压显现问题的措施,确保工作面顺利地通过陷落柱.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所测矿压数据及回采过程中发现的工作面片帮、架棚回撤时巷道两帮破碎严重等问题都表明了陷落柱厚筒壁四区模型符合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流固耦合的研究理论,根据多孔介质(过滤板)中流体与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为平台,建立多孔介质(过滤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多孔介质(过滤板)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多孔介质(过滤板)变形破坏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计算结果,为过滤板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INA的压力管道流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力管道系统中存在流体和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对压力管道的流固耦合现象进行分析,建立了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模拟阀门开关引起的过渡过程,对直管压力管道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流固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压力管道系统的运行有重大影响,验证了压力管道考虑流固耦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辐射采暖和热风采暖下的船舶喷涂车间和车间内固体工件表面温度进行对比分析,为船舶喷涂时选择采暖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STAR-CCM+5.02中新增的3D-CAD功能建立车间模型,选用软件中的辐射换热模型、对流换热模型以及耦合求解器,结合不同数据,模拟得到适合喷涂的结果.结果辐射采暖车间内温度基本稳定在23~24℃,固体表面温度在20℃左右,车间内气流速度达到0.20~0.30 m/s;热风采暖车间内温度基本稳定在18~23℃,固体表面温度在18~22℃,车间内气流速度达到0.35~0.50 m/s.结论辐射换热下车间内温度分布更均匀,气流组织速度更适合喷涂,而纯热风采暖下车间内温度会产生较大的梯度,气流组织受扰动较大,不利于喷涂.  相似文献   

17.
用 ANSYS-CFX 流体分析软件将流体分析与结构分析进行耦合,对离心搅拌机叶片在高转速工况下的应力 场进行分析,得到流体载荷在叶片内部产生的等效应力分布图及整体叶片耦合后的最大形变量和工作应力场。 最终通过分析应力场结果得到了离心搅拌机合适的工作转速,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偏心覆冰输电线在横向风激励下发生的舞动,可以近似认为是在与风向垂直平面内的一种强烈失稳现象。文章应用二维流固耦合模型对横向风载下的输电线舞动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了覆冰输电线舞动的起动和发展过程,考察了输电线自身力学参数和环境参数对其覆冰舞动现象的影响。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偏心覆冰输电线的舞动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详实的原始资料和实地考查为基础,对峰峰矿区西北部的岩溶陷落柱的咸因与发育规律作了全面的探讨,并阐述了其在煤矿生产中的水文地质意义,这时我国北方类似条件的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所建立的考虑流固耦合渡槽梁段单元动力分析模型,对单墩渡槽结构振动特性和在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渡槽横向、竖向、纵向、自由扭转和约束扭转变形、以及槽内水体与渡槽槽身的流固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流体和槽身的横向动力相互作用对渡槽的横向低频振动影响较大,对横向高频影响较小.动力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说明该模型是考虑渡槽内水体流固耦合的实用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可为大型渡槽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