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摩擦电选技术降低微粉煤灰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摩擦电选技术对原煤灰分约20%,粒度小于0.074mm,矿物质充分解离的微粉煤进行了干法分选试验,取得了精煤产率63.00%,灰分10.73%和尾煤产率36.80%,灰分32.98%的显著分选效果.试验表明:空气湿度增大后,精煤的产率有所下降,但通过增加极板的长度或提高电场强度,可保证精煤的产率,即摩擦电选过程对空气湿度变化的敏感性不大,主要决定于煤种的电选可选性;吸附在正、负极板上的颗粒主要集中在极板前段,说明物料摩擦带电充分,且正、负极板末端煤样的灰分相差不大,符合分选过程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YNDF-I型粉煤灰摩擦高压静电脱炭装置上进行粉煤灰脱炭正交试验,结果是粉煤灰含炭量从9.5%降为3.2%,脱炭率为64.64%,精灰产率为38.86%,表明粉煤灰摩擦高压静电脱炭分离装置的技术可行.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此技术为干排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摩擦电选过程中摩擦器内颗粒的碰撞特性,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以10和74μm球形颗粒为研究对象,对两种不同结构摩擦器内的颗粒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数值模拟.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对摩擦器可视化模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器内温度呈对称分布特征,颗粒高效碰撞区位于温度较高的摩擦棒间隙内;粒径和摩擦棒分布对颗粒碰撞的影响很大,相同粒径的颗粒在正三角分布摩擦器内碰撞效果优于正方形分布,相同结构的摩擦器内大颗粒的碰撞效果优于小颗粒. 相似文献
5.
摩擦电选能够有效分选粒度小于74μm的微粉煤,为了探索煤中矿物质在摩擦电选过程中的分离规律,将净煤(ρ1.3g/cm3)与煤中常见伴生矿物质如石英、高岭土、黄铁矿、方解石等分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摩擦电选研究,并对各组精煤产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种矿物质都可以通过摩擦电选方法有效脱除,方解石、石英、黄铁矿和高岭土的脱除率可分别达74.871%,82.608%,96.169%,94.986%. 相似文献
6.
微粉煤的电性质及摩擦带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煤的摩擦电选脱硫降灰效率,应用同心圆筒测量法研究了煤及伴生矿物颗粒的比电阻、应用开尔文探针法研究了煤及伴生矿物与不锈钢的接触电位差、应用法拉第桶测量了煤及伴生矿物的摩擦带电荷质比.结果表明:净煤和高岭石与不锈钢间的接触电位差为正值,在与不锈钢摩擦时带正电,而黄铁矿和石英与不锈钢间的接触电位差为负值,在与不锈钢摩擦时带负电;小于1.6 g/cm^3各密度级和大于1.6 g/cm^3各密度级摩擦带电符号相反.温度升高或湿度降低使得颗粒的电阻率升高,有利于提高颗粒的摩擦带电量和分选效率. 相似文献
7.
8.
受电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受电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受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理。资料表明,电场中摩擦副的确受到诸如电流、电压、电弧等电力学条件的影响,磨损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摩擦系数虽然也增加,但在试验过程中变化较大;载流条件下的磨损形式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无电流条件下的磨损形式主要是粘着磨损。同时本文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地。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上电沉积Ni-P-CNTs复合镀层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在铝合金表面上制备了镍 磷 碳纳米管(Ni-P-CNTs)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电流密度和镀液中碳纳米管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形貌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3.0 A/dm2时可以得到表面光亮、平整的复合镀层,复合镀层中碳纳米管体积分数随着镀液中碳纳米管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i-P-CNTs复合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能和更低的摩擦系数.随着复合镀层中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镀层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复合镀层摩擦性能的改善是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压电选过程中(包括静电分选、动电分选和摩擦电选),高压直流电源是电选机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高压电源的电压波形对电选效果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理论上较深入地分析讨论了电源波形对电选过程的影响,从试验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石道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5)
介绍了白钨矿电选的工艺流程,探索了药剂对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采用药剂处理电选的方法可以将白钨矿中锡含量降至0.2%以下,得到特级白钨精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传统配方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海泡石的特点,经多次配方筛选,设计出一组比较理想的海泡石制动摩擦材料配方。对其进行摩擦磨损测试及机械力学性能测试,获得较好的测试结果。并通过TEM扫描观察,分析了海泡石制动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从高碳粉煤灰中浮选回收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艺矿物学原理,对某动力厂排放的高碳粉煤灰进行浮选回收炭的可选性试验. 结果表明,粉煤灰细度和浮选药剂用量是影响其浮选效率的重要因素. 经过“一粗一扫”的浮选流程,可得固定炭含量分别为58 .56 %和49 .20 %的精炭,总回收率达到89 .32 %,尾灰的固定炭含量降至5 .86 %;而经过浮选全流程试验后,可得固定炭含量为76 .93 %的精炭,总回收率为70 .17 %,尾灰固定炭含量为11 .89 %,且精炭和尾灰均可综合再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就燃煤电厂电除尘器高压静电场及火花放电作用下的荷电粉煤灰对水力输灰系统结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荷电是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之一。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时间对fCaO、[Ca2+]、pH值、CaCO3生成量及其生成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水力输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述了一种新型磁粉离合器,这种离合器的特点是装有供散热之用的旋转热管,文中依次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散热分析、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测试数据和有关试验曲线表明,该新型磁粉离合器较普通磁粉离合器有更高的功率容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粉煤灰除砷,考察碱洗和负载Fe(Ⅲ)氧化物等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去除As(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洗和Fe(Ⅲ)改性的粉煤灰吸附效果(平衡吸附量Qc> 35 mg/g)明显强于未经改性的粉煤灰(平衡吸附量Qc<1 mg/g),在初始砷浓度为1 mg/L,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投加量为0.5 mg/L,24 h后砷... 相似文献
17.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29-34
人体运动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的关键传感器,低成本的聚合物多功能运动传感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摩擦起电原理,聚合物传感器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感知。通过对传感器结构和电荷转移规律的分析,表明其可有效感知三维直线运动。将传感器固定在测试人员脚踝处,测得跑步和走路等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输出电压。选择部分电极输出电压的极差和标准差作为特征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走路和跑步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8.3%,为该型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资源特性及其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是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对其进行高附加值资源化综合利用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今对粉煤灰的利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多都是用于建筑材料工业中.尚有大部分粉煤灰未加利用,或被填埋或被堆放.而堆放和填埋粉煤灰需要占用大量可耕地和付出较高维护费用,长期的堆放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地下水系污染,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环境问题.近来的研究表明,粉煤灰除了可作为低附加值用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外,还可作为高附加值用于耐火隔热材料、污水治理、钢铁冶炼晶粒细化与阻氧覆盖、氧化铝溶出回收及其它功能材料中.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对混凝土亚微观孔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压汞法和吸水动力学法,试验研究混凝土孔隙率、最可几孔径等孔结构体系参数随掺加粉煤灰的等级、掺量及粉煤灰混凝土龄期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混凝土孔隙率随粉煤灰的细度和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龄期的增长孔隙率、最可几孔径优化速度大于28d基准混凝土.为配制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硅铝质胶凝材料高温增钙改性的优化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SEM)、核磁共振(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改性粉煤灰硅铝网络结构的解聚机理与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增钙使粉煤灰表面部分Si-O键断裂,导致高配位的网络中间体Al及Ca较多渗入,网络结构部分强峰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网络结构聚合度降低,化学活性明显提高.最终优化的高温增钙粉煤灰配比为CFA-4-1 200℃,即81.0%LCFA1+15.0%CaO+3.0%石膏+1.0%萤石,温度制度为1 200℃下0.5 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