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针对井下巷道可见光通信信号差异大,导致接收端信号误差增大的问题,方法 提出一种井下巷道新型可见光通信光源布局方法,并同现有光源布局方法进行对比,从光照度、接收功率、信噪比三个方面评估两种布局方法的系统性能。引入照度均匀度(IU)、功率标准偏差(STD)和信噪比的变化系数(CV)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不同半功率角对本文布局方法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半功率角的最优取值,为50°~70°。当半功率角为70°时,与现有光源布局方法比较,本文布局方法的光照度均匀度由0.758降至0.407,降低了46.3%,且最小光照度与最大光照度之间差异更小,光照度分布更均匀;功率标准偏差由0.97降至0.42,降低了56.7%,且降低了功率波动,接收功率分布更均匀;信噪比变化系数由0.013 7下降到0.007 2,降低了47.7%,信号分布均匀性更高。结论 提出的光源布局方法整体性能优于现有方法的,为井下巷道的光源布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可见光通信是利用白光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固态光源在照明同时实现通信的新型绿色通信技术,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新型室内定位方法具有室内传统无线定位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文章介绍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基于LED标签、接收光信号强度检测以及图像传感器成像3类可见光定位方法,详细分析了3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可见光定位方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可见光通信由LED附加高低脉冲驱动电压来发射光信号,随着发射速率增高,LED正偏脉冲电压负跳变瞬间,结电容仍聚集大量的过剩载流子,存在微弱的复合发光,LED也就无法完全熄灭,影响LED的光通信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快速清除载流子的LED驱动改进电路,在LED熄灭瞬间,使之接入短路回路,从而快速释放载流子,进而快速降低LED端电压.实验表明,改进电路使得发射端电压波形下降沿时间从传统电路的约200 ns下降为15 ns,接收端电压下降时间从85 ns下降为约58 ns,系统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白光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有限带宽的高效利用,目前广泛采用具有较高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实际中易对设备和人眼造成伤害,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较低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并模拟室内通信信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具有更低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和误码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SC—FDMA技术的可见光通信信号峰均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白光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有限带宽的高效利用,目前广泛采用具有较高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实际中易对设备和人眼造成伤害,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较低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并模拟室内通信信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情况下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具有更低的峰值平均功率比和误码率。  相似文献   

6.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在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减小LED非线性的影响,将幅度-相移联合键控(APSK)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引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同时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系统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将OFDM调制与自适应技术相结合,即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在各个子信道上使用相应阶数的APSK调制方式。文章介绍了3种典型的基于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的OFDM技术,并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PSK信号的包络要比QAM信号小,自适应OFDM技术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基于相同阶数APSK调制的OFDM技术。  相似文献   

7.
传统无线通信传输和网络接入依赖射频通信技术.随着海量移动设备涌入,频谱资源匮乏、移动设备电能受限等问题对新一代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融合传统无线射频通信技术与新型可见光通信技术,构建一种基于可见光信息能量同传(simultaneous lightwave information and power ...  相似文献   

8.
针对指数压扩(EC)方法在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中误码率(BER)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分布的非线性压扩方法。光正交频分复用(O OFDM)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基于余弦分布的非线性压扩方法使O OFDM信号经过压扩变换后服从余弦分布。与EC方法相比,基于余弦分布的非线性压扩方法使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增大了1.5dB,但是系统的BER性能却提升了5dB。与经典方法u law变换相比,在相同PAPR性能的情况下,基于余弦分布的非线性压扩方法使系统的BER性能提升了1dB左右。通过3种方法的仿真对比,采用基于余弦分布的非线性压扩方法后压扩信号频谱的旁瓣功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