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帘线钢的表面裂纹缺陷和中心偏析是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了铸坯表面宏观缺陷分析、裂纹微观形貌表征、Gleeble高温力学性能、中心偏析等检测手段,对帘线钢82A断面150 mm×150 mm小方坯在稳态和非稳态浇铸条件下,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铸坯振痕间距为13 mm,角部出现振痕紊乱;非稳态铸坯表面振痕波谷和凹坑处均发现了明显的横裂纹,而稳态样品则未见明显的表面横裂纹。铸坯内部沿着中心缩孔有长约55 mm中心裂纹,铸坯平均中心碳偏析指数达到1.09。根据该钢种的高温力学性能并结合裂纹形貌分析,非稳态下铸坯表面易冷却不均,造成局部温度在弯曲矫直时处于第Ⅲ脆性温度区;内部中心裂纹表面出现明显的液膜,在第Ⅰ脆性区凝固阶段产生。  相似文献   

2.
连铸方坯裂纹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  刘海洋  胡尚雨 《铸造》2005,54(8):815-817
介绍了影响连铸裂纹的连铸工艺操作和设备.并从钢液凝固原理分析了连铸方坯裂纹的产生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改善钢液在结晶器内和二冷区的冷却条件使得铸坯裂纹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冯良军  李伟华 《连铸》2002,(5):12-13
本文分析1号连铸机生产120mm×120mm方坯过程中产生铸坯表面横裂纹、内裂纹、脱方等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工艺的措施,使连铸机生产逐步顺行。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YQ450NQR1钢连铸方坯的微观偏析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冷却速率的凝固过程中钢中主要溶质元素C,Si,Mn,P和S的晶间偏析行为及其对固-液两相区特征温度,即零强度温度(zero strength temperature,ZST),零塑性温度(zero ductility temperature,ZDT)及黏滞性温度(liquid impenetrable temperature,LIT)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内裂纹敏感性指数(IICS),并对YQ450NQR1钢连铸方坯内裂纹敏感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ICS值越趋近于1,铸坯内裂纹敏感性越大.此外,还建立了描述IICS与冷却速率(CR)关系的内裂纹敏感性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描述非均匀冷却条件下YQ450NQR1钢连铸方坯的内裂纹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165 mm×165 mm方坯连铸浇铸过程角部裂纹缺陷频繁产生问题,分析了方坯连铸二冷喷淋装置和连铸实际凝固工艺参数,得出连铸过程二冷工艺参数(雾化冷却)控制不当是铸坯角部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分别对拉速、喷嘴水量、喷嘴夹角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调整拉速范围,优化二冷喷嘴夹角及水量等工艺措施,结合生产实践,确定了合理的二冷工艺参数,优化了二冷模式,使连铸坯角部裂纹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为同类型方坯浇铸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工艺技术支撑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段建平 《连铸》2004,(2):26-27
介绍太钢第一炼钢厂方坯连铸工艺和设备对铸坯质量的影响,认为工艺和设备问题是造成铸坯内部裂纹及夹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全越  李东辉 《热加工工艺》2012,41(7):193-195
通过分析小方坯内部裂纹缺陷对质量的影响,确定内部裂纹评判函数。依据各工艺参数对铸坯内部裂纹缺陷影响的严重程度,对评判函数的权重提供了一种动态分配方案。以小方坯连铸机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收集连铸生产工艺参数,在线验证。结果表明:软件判定结果与实际数值相符。  相似文献   

8.
扬支那  张彦民 《连铸》1998,(6):16-19
本文综述了连铸方坯的内部纵裂的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了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止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史玉龙 《连铸》2004,(5):37-38
阐述唐山贝钢厂用小方坯连铸生产20号钢出现铸坯内部裂纹的成因及改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以废杂铜为原材料生产的水平连铸黄铜铸坯的表面裂纹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铸坯直径的减小,铸坯表面裂纹增多。表面裂纹大多位于铸坯的上部,且大部分裂纹的深度在0.3~0.5mm之间,最深处可达4mm。另外,大部分裂纹的尖端比较圆钝,只有少量裂纹尖端比较尖锐,并且裂纹尖端附近有晶间开裂的现象;裂纹内部有SiO2、Al2O3等夹杂物存在。从凝固的角度分析了铸坯形成表面裂纹的原因。分析认为,不正确的二冷方式是铸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采用环形喷水器的二次冷却方式后,铸坯表面裂纹基本消失,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连铸坯内裂纹的形成与防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韩志强  袁伟霞 《连铸》1999,(6):10-15
从力学和冶金的角度总结连铸坯内裂纹形成的原因,机理,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防止铸坯内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冷永磊 《连铸》2022,41(2):77-82
针对ø600 mm规格AISI 4130连铸圆坯锯切后端面发现裂纹缺陷问题,系统研究了端面裂纹形成机理和铸坯缓冷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铸坯缓冷后仍存在较大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随着锯切的深入产生应力集中,在最薄弱的地方开裂并延伸,形成应力裂纹。通过对缓冷坑进行改造、入坑铸坯两端加盖保温帽和调整连铸圆坯缓冷工艺,极大减少了铸坯内部应力,显著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小方坯连铸改造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安钢二炼钢厂三台方坯连铸机改造的必要性及2号方坯铸机在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峰  陈杰 《连铸》2016,35(2):75-78
某方坯连铸机生产的小方坯频繁出现中间裂纹。通过建立方坯凝固模型以及对生产过程数据的分析,研究二冷喷嘴在浇铸方向上的间距对于方坯中间裂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根据不同的浇铸断面和钢种合理设置二冷喷嘴间距。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方坯的应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获得了铸坯在二冷段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为研究二冷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方坯连铸脱方原因分析和控制脱方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  吴耀光 《连铸》2001,(5):31-33
分析造成方坯脱方的原因,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一些技术和方法控制铸坯脱方,提出了用新技术和工艺改造和装备连铸机,彻底解决方坯脱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张炯明  赵新凯 《连铸》2014,(6):50-55
某钢厂生产的150 mm×150 mm小方坯铸坯质量不稳定,主要问题在于铸坯中心碳偏析及横截面低倍不合格率较高。因此在该连铸机上采用末端电磁搅拌设备并进行现场试验。探讨了不同搅拌位置、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及铸机拉速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芯厚度分别为35、60 mm处进行电磁搅拌均会导致中心偏析严重。电磁搅拌频率、电流大小、搅拌方式、拉速也会对铸坯内部质量产生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该连铸机生产工况下,最佳末搅位置在液芯厚度45 mm处,较为合理的搅拌参数为电流400 A、频率12 Hz、交替搅拌方式。拉速提高不利于铸坯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出脱方和表面裂纹对铸坯质量的影响情况,通过理论及生产实践,采用了改善保护渣与钢种的匹配情况、调节结晶器水缝间距和优化二冷工序的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大R角铜管对表面裂纹的影响,优化设计了结晶器,从而抑制铸坯脱方和表面裂纹。结果表明,在进行大R角铜管对220方坯表面质量优化实践中,合理控制脱方诱因以及有效控制铸坯表面裂纹可以稳定提升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汪开忠  孙维 《连铸》2005,(4):35-36,42
通过对冷镦钢连铸和轧制工艺的研究,对盘条表面断续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认为方坯内部角裂是导致盘条表面形成断续裂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翟卫江  胡道峰  王端军  张悦  唐萍  文光华 《连铸》2011,(Z1):327-332
针对南钢方坯连铸45#钢铸坯裂纹及钢件加工裂纹问题,分析得出钢中的氧化物夹杂和凝固过程硫化物偏析形成的大颗粒硫化物夹杂,及连铸过程二冷段大的温度回升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连铸二次冷却制度、控制转炉终点碳含量、LF炉提前造还原精炼渣、保证足够的软吹时间、加强保护浇注措施,控制了45#钢生产的铸坯质量,有效的避免了加工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