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钨选矿行业由于使用大量水玻璃,水玻璃的分散、抑制作用,尾矿水难以澄清,使选矿药剂难以降解。尾矿水中含有的选钨药剂使白钨的回收率降低。目前白钨选矿企业回水只用于末端的选钨,特别是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回水利用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对环保造成严重的压力。本研究结果表明,电凝聚对白钨选矿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效果显著;白钨选矿废水加石灰在尾矿库沉淀后,水不调pH,一次电凝聚处理,对硅酸盐的去除率仅为19. 3%,加上二次电凝聚处理对硅酸盐的总去除率仅为52. 8%;白钨选矿废水调pH至9. 5后,一次电凝聚处理,对硅酸盐的去除率高达89. 2%以上,加上二次电凝聚处理,对硅酸盐的总去除率高达98. 1%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钨资源不断开发利用,钨矿品位逐年下降,造成采选成本高,选矿难度大,尤其黑白钨混合矿综合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如何高效回收利用这类钨矿山资源的难题,针对某矿山原矿WO3含量为0.15%的钨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强磁选-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强磁选-重选可获得黑钨摇床精矿和黑钨摇床中矿,其WO3含量分别为56.76%和21.08%,回收率分别为20.43%和5.20%;强磁选矿尾矿分级溜槽重选和摇床重选可获得白钨摇床精矿,其WO3含量为58.34%,回收率为37.33%;摇床中矿和细泥归队集中浮选可获得白钨浮选精矿,其WO3含量为65.04%,回收率为16.91%;最终黑白钨精矿及钨中矿产品中钨回收率合计为79.87%。该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钨选矿指标,且选矿经济效益明显,可实现钨的高效回收,为此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某低品位黑白钨共生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低品位复杂难选黑白钨矿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矿石性质差异性大,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较难。分别采用"磁-浮"黑钨白钨分类浮选选矿工艺和"浮-磁-浮"白钨优先浮选选矿工艺对该矿石进行选矿研究。"磁-浮"黑钨白钨分类浮选选矿工艺可获得品位72.59%,回收率30.15%的白钨精矿和品位55.36%,回收率47.81%的黑钨精矿,钨总回收率77.96%。"浮-磁-浮"白钨优先浮选选矿工艺获得WO3品位74.57%、回收率72.90%的白钨精矿和WO3品位28.88%、回收率8.48%的黑钨精矿,钨总回收率为81.38%。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钨选矿工艺、设备和药剂研究状况,及钨选矿技术和设备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钨选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介绍了钨选矿工艺技术、设备和药剂研究状况,以及目前钨选矿技术和设备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钨选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荡坪钨矿钨选矿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良忠 《中国钨业》2000,15(2):24-26
分别介绍了黑、白钨选矿工艺主要技术进展情况。手选工艺的改进 ,使各选厂的废石选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常温浮选是白钨选矿工艺的重大技术突破 ;推广并改进动筛跳汰使之在粗、重选中获得应用 ;钨细泥工艺的改进提高了钨细泥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平台,对2000—2013年发表的有关白钨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了白钨研究的文献发表趋势、期刊特征、关键词、研究机构和作者群体。同时,重点对白钨选矿专题文献进行了筛选和数据处理,分析了中国白钨选矿主要技术指标自2000年来的变化趋势,归纳整理出了资源回收率与精矿品位指标的文献分布图,根据样本数据统计,给出了中国白钨选矿的入选平均品位为0.48%,平均回收率为70.26%,选矿平均品位为54.17%。文献表明,尾矿中白钨资源回收和多金属矿中白钨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MLA技术对难选低品位钨钼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测定了矿石矿物组成、嵌布粒度和解离度等工艺矿物学参数,为制定合理的选矿流程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以石榴石(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透闪石、普通辉石、透辉石等磁性脉石为主,还有部分非磁性脉石石英、长石、萤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富钙脉石含量较高,将对白钨矿选矿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结果,选矿试验设计了强磁预先丢尾-先浮钼后浮钨的工艺技术路线,取得了钼精矿产率为0.125%,钼品位48.85%,钼回收率64.86%;钨精矿产率为0.27%,WO3品位65.23%,钨回收率74.22%的较好选矿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回收某碳酸脉型黑白钨矿中的钨矿资源,通过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在选矿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钨强磁-摇床重选-白钨浮选-酸浸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该矿中存在大量易浮方解石的问题,通过对组合捕收剂、抑制剂、pH值和加温酸浸的条件试验,研究了白钨粗选-白钨粗精矿加温精选-酸浸的选矿工艺,获得了高品位的白钨精矿。采用磁-重-浮联合工艺在原矿含WO30.55%的条件下,获得了含WO3为33.56%、钨回收率为15.92%的黑钨精矿,含WO3为66.56%、钨回收率为53.29%的白钨精矿,使钨总回收率达到了69.21%。  相似文献   

10.
江西钨矿细泥选矿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辉 《中国钨业》2002,17(5):30-33
简介了江西钨细泥选矿几种典型的工艺流程和细泥选矿技术发展 ,探讨了目前钨细泥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推广钨细泥选矿新工艺、新设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江西省几种典型的钨细泥选矿流程,并介绍了用低度细泥钨精矿为原料制作仲钨酸铵的工业试验流程和指标。对现在细泥选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提出了意见,同时还对进一步改进钨细泥选矿流程可能采用的工艺和设备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钨矿老尾矿的再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清 《中国钨业》2010,25(1):17-21
阐述了我国钨矿老尾矿保存的现状;从尾矿的粒度组成、钨和伴生有价金属品位及其粒级分布情况,论述了钨老尾矿再开发利用的价值;从摇床尾矿再磨再选试验资料论证的尾矿可选性、提出的产品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选矿方法的现实性,论述了钨尾矿再开发利用是可能的;提出了以螺旋溜槽-离心选矿机组合为主体的尾矿库原地粗选,低品位粗精矿再磨-摇床-浮选精选的分选工艺方案;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钨老尾矿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钨细泥选矿现状及试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掌握了解钨矿山细泥选矿技术及工艺的基本状况,开展了钨细泥的选矿试验研究,分析提高钨细泥回收率的潜力,提出提高钨细泥回收工艺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某白钨矿钨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江西某石英脉型白钨矿原先采用重选回收白钨回收率低的问题,对该白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流程试验。通过小型闭路试验,对含钨0.43%的原矿,取得了钨精矿产率为0.56%、含WO362.41%、WO3回收率81.28%的选矿试验指标。以试验确定的工艺对原重选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获得了白钨精矿含WO361.08%、WO3回收率达80.93%的选矿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加温捕收剂733市场断供问题,针对湖南瑶岗仙裕新高钙白钨粗选精矿改用731作为捕收剂采用"彼得洛夫法"进行加温浮选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小型试验采用731进行加温浮选,在钨粗精矿品位为4.56%的情况下,经过一粗三精一扫闭路试验,获得钨品位为65.48%、回收率95.68%的钨精矿;现场经过5天13个班的工业试验,获得钨品位为60.64%、回收率94.81%的钨精矿。采用733作为捕收剂工业生产获得品位为63.72%、回收率为91.49%的钨精矿。试验采用731替代733进行加温浮选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技术指标,同时有效缓解了加温捕收剂733采购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钨的选矿技术发展趋向于预先富集,减少过粉碎,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综合利用,细泥回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选矿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综合国内外近期选钨技术的进展和动向,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锡石是影响黑钨精矿质量的一种主要杂质矿物。目前,在我厂钨选矿工艺流程中,以φ885毫米单盘干式强磁机分选黑钨矿和锡石,以便富集黑钨矿成为黑钨精矿,锡石和其他非磁性矿物进入尾矿中。随着待选物料粒度的减小,钨锡分离效果逐渐变坏;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赣南某钨尾矿的矿石的性质,根据目前钨尾矿回收工艺特点,在细粒级钨尾矿含钨0.23%的情况下,通过"离心选矿+摇床"选矿工艺,可获得品位30.54%、回收率63.74%的钨精矿产品。对黑钨矿山推广使用离心选矿机提高钨回收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南栾川三道庄矿床类型及矿石性质特点,以选矿试验研究和现有钨选厂生产实践为依据,阐述了6000t/d白钨回收选厂工艺流程设计特点,论述选用大型浮选柱作白钨回收主要设备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矿矿石性质比较复杂,加以钨矿物性脆,在选矿过程中产生了部分含钨低、含杂质高、粒度细的矿泥。以往采用选矿焙烧方法回收其中一部分钨产品,并掺和到精矿中出厂。其余部分又采用简单的选矿方法回收,因而大部分流失于尾矿中,回收率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