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晶  龚道琳  吴宇  樊洁 《塑料科技》2013,41(1):69-72
采用连续本体聚合法,将聚异戊二烯和嵌段丁苯橡胶并用,合成了一种新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类材料,并研究了橡胶并用以及并用橡胶含量、并用比对该材料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单用聚异戊二烯橡胶的ABS材料相比,聚异戊二烯橡胶和嵌段丁苯橡胶的并用提高了ABS材料的冲击强度,改善了ABS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而且随着并用橡胶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提高,但过量的并用橡胶将导致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另外,随并用橡胶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维卡软化点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的橡胶粒子相形态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提出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乳液聚合合成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共混制备嵌段型ABS树脂,研究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对材料相形态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共混可制得橡胶粒子均匀分散的ABS树脂,与市售产品相比,采用两嵌段共聚物为增韧剂的嵌段型ABS树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将增韧剂改为三嵌段共聚物,材料的拉伸断裂韧性能进一步提升,但缺口冲击性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g-SAN)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考察了橡胶含量对该ABS树脂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密度和硬度均有所降低,而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因此可通过调节橡胶含量来制备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能的ABS树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4.
针对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工艺及产品特点,用元素分析仪法测定了本体法ABS原样、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基体树脂、接枝SAN橡胶中的氮含量,计算了橡胶上的SAN表观接枝率及ABS中橡胶量、接枝SAN橡胶量等参数,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合理性。运用SAN表观接枝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说明了不同本体法工艺生产ABS树脂组成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改性剂种类及其含量对(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ABS/ABS胶粉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ASA和ABS胶粉对ABS拉伸强度的影响最小.(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质量分数为25%时,ABS的断裂伸长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ABS/ABS胶粉共混试样断面发生的屈服程度较大.加入少量相容剂,ABS的力学性能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法挤出工艺,即将乳液聚合合成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共聚物经凝聚和过滤后得到的ABS接枝共聚物湿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以一定的比例投入湿法挤出机内挤出造粒,直接获得了ABS树脂。考察了ABS接枝共聚物湿粉料含水量、ABS树脂中橡胶含量、抗氧剂含量、挤出机温度及螺杆转速等因素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温度过高明显引起物料降解,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减小,拉伸强度降低;ABS接枝共聚物湿粉料含水量对ABS树脂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橡胶粒子在SAN基体中分散均匀;湿法挤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出温度:180℃,螺杆转速:200 r/min,抗氧剂含量:0.154%(质量分数,下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液技术在聚丁二烯(PB)和丁苯橡胶(SBR)乳胶粒子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了PB质量分数为60%的ABS接枝粉料,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组成和结构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粒径对ABS树脂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和SBR橡胶粒子的粒径分别为0.3μm和0.05 μm左右时,橡胶粒子的粒径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单独采用小拉径SBR橡胶粒子不能有效地增韧SAN树脂,而大粒径PB橡胶粒子对SAN树脂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乳液接枝聚合法合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接枝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得到ABS树脂。探究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耗散因数、体积电阻率、维卡软化温度以及两相之间相容性上升,但熔体流动速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常数下降。  相似文献   

9.
将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乳液法ABS共混,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本体法ABS质量分数为30%~50%时,共混体系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于单组分的性能,与本体法ABS相比,增幅可达28%;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介于共混前2种ABS之间。动态力学研究表明,来自于2种工艺ABS中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与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双组份接枝马来酸酐的新型相容剂(ABS/EMA-g-MAH),并与国内外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g-MAH)、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比较,研究了相容剂种类、相容剂含量及挤出机螺杆转速对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BS/EMA-g-MAH为PA/ABS合金的最佳相容剂;在添加量为12%时ABS/EMA--g-MAH表现出最佳的增容增韧效果;降低挤出机螺杆转速可使PA6/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为基体材料,加入阻燃剂(溴-锑阻燃体系)、抗静电剂、增韧剂制备了矿用电器外壳材料。考察了不同阻燃剂、抗静电剂、增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优化配方的阻燃抗静电ABS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抗静电性能;分别采用SBS、ABS髙胶粉、MBS对阻燃抗静电ABS进行增韧,ABS髙胶粉增韧效果最好,当其质量分数为15%时,制品在-25℃、冲能7J时不损坏、无裂纹,而且对材料阻燃性未造成影响;利用该改性ABS材料制备的电器外壳各项性能均能满足矿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文杰  韩莹  李海东 《弹性体》2012,22(5):63-67
采用胶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接枝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以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制备了胶含量范围为10%~55%的ABS树脂.将胶含量不同的ABS树脂与聚碳酸酯(PC)以30/70、50/50、70/30的质量比利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组成不同的PC/ABS共混物,考察了ABS树脂胶含量对不同组成的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BS树脂中胶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强度不断提高,屈服强度、模量及熔体流动速率逐渐降低.随着PC/ABS合金中ABS胶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ABS树脂中胶含量大于30%以后,合金的冲击强度变化不大,且3种组成的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相差不大.合金的屈服强度、模量及熔体流动速率却随着ABS中胶含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其中组成为30/70的PC/ABS合金最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PC/ABS组成为70/30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ABS树脂形成连续相,PC为分散相,随ABS树脂胶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相形态变得更精细.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胶含量为60%的ABS接枝粉料与SAN树脂以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制备了胶含量范围为10%~55%的ABS树脂。将胶含量不同的ABS树脂与PC以30/70、50/50、70/30的比例利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组成不同的PC/ABS共混物。利用SEM电镜观察了PC/ABS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ABS树脂含量为30%时,在合金中形成分散相;ABS树脂含量为70%时,形成连续相;ABS树脂含量为50%时与PC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在三种结构中,ABS树脂胶含量的增加都使合金的相形态变得更精细。  相似文献   

14.
新型ACS材料老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气固相法制备氯化ABS接枝胶粉(氯化聚丁二烯),将产物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制得一种新型ACS材料。研究了氯化ABS接枝胶粉的种类、用量及氯化ABS接枝胶粉中氯含量对该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50%的舍氯量为10%~15%的氯化ABS接枝胶粉(PP150)所制备的新型ACS材料老化性能较好,且老化性能优于ABS。  相似文献   

15.
ABS的阻燃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明强  余勇 《塑料工业》1994,(4):25-28,34
本文研究了DBDPO/Sb2O3,有机硅橡胶/金属皂,SiO2,Mg(OH)2,玻纤对ABS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BS的阻燃,有机硅橡胶/金属皂比常规的DBDPO/Sb2O3阻燃体系好,并以ABS具有一定的消烟和减少熔体滴落作用;GF,SiO2对有机硅橡胶/金属皂阻燃ABS具有较强的助阻燃作用;Mg(OH)2只有在添加量很大时才显示一定的助阻燃作用,而对ABS的燃烧冒烟现象  相似文献   

16.
链转移剂用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PB-g-SAN接枝共聚物,与SAN树脂共混后制得了ABS树脂。在PB-g-SAN接枝共聚物合成过程中,通过调节链转移剂的用量调整接枝SAN链在PB橡胶粒子上的分布状况,考察了接枝过程中链转移剂用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制得的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链转移剂用量的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而伸长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an emulsion in situ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poly(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resin is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system can be transformed from an emulsion state to a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state steadily with the content of polybutadiene (PB) in the range 0–15 wt% in ABS resin. When PB is replaced by poly(styrene‐co‐butadiene) with the content of rubber particles being kept below 20 wt%, the emulsion system can be easily transferred to th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state through a process of latex coagulation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which means that the emulsion solution was dripped slowly into the suspension reaction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coagulating agent. The dispersion status of the rubber particles in the ABS resin was studi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rubber particles were in a dispersed state in a continuous matrix of poly(styrene‐co‐acrylonitrile) when the content of rubber particles was below 20 w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BS resin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elongation at break, 9.4–45.7%; yield tensile strength, 35.1–42.2 MPa; impact strength, 98.2–116.3 J m?1. Copyright © 2006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对比了4个牌号ABS树脂ASTM标准和国标悬臂梁冲击强度,剖析了ABS树脂橡胶相组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运用moldflow软件模拟冲击样件注塑成型过程,分析引起冲击强度测试结果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冲击测试样条注塑成型注塑速度减小样件表面剪切应力的方法,能够提高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较高的橡胶含量可以减弱注塑速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橡胶粒子尺寸为64~420 nm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然后将其与SAN-T树脂熔融共混制备橡胶质量分数为15%的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尺寸对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和材料内部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粒子尺寸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当橡胶粒子尺寸在320 nm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ABS树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粒子尺寸在64~110 nm时,橡胶粒子在基体内部发生团聚,材料发生脆性断裂.当橡胶粒子尺寸在216~420 nm时,材料主要以韧性断裂为主,发生脆韧转变.具有双峰分布ABS-110nm/ABS-275 nm共混物大、小橡胶粒子间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