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1,(9):36-36
飞利浦。城市·居民·灯光·城市照明创意营于7月29日在天津成功举办。查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建筑、照明、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设计精英·以及建筑业主和城市管理者们参加。嘉宾们围绕如何打造城市的个性与形象进行深八探讨并亲自创作,最终勾勒出了对来来宜居城市的一幅幅美好懂憬。  相似文献   

2.
宜居城市断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为邦 《规划师》2007,23(3):5-6
宜居,是城市最基本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宜居城市,首先要解决人的就业问题,着眼于解决多数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处理好规划与建设、集约发展与合理密度、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宜居城市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从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居民购房能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国内普遍兴起的宜居城市建设活动,结合“国际宜居城市与社区”竞赛,探讨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及其主要的社会实践和评价标准.并提出宜居城市短展的基本规律.规划工作者应当凭借职业敏感,把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及实践结合起来,以适应埔市者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第一财经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了《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报告》,对国内20个城市进行了宜居性分析,并给出宜居度排名,排在前5名的城市为宁波、厦门、成都、苏州和三亚,以下以成都为例来分析一下宜居城市的房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宜居城市探讨城市规划的着重点。指出在城市规划应注重与其相关经济圈的便捷联系.提高地区经济活力:注重区域的合理化,促进各民族、各阶层融合,做到社区和谐:景观的优美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从人的尺度出发,合理的配备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并联系区域与社区的生态网络:规划建设时应做到过去、现在、将来一脉相承。通过对世界宜居城市评选中选取新加坡和青岛为例.从宜居城市评比的六个基本条件来探讨宜居城市规划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宜居城市”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武定 《规划师》2007,23(3):9-11
“宜居”是对人的居住行为和活动需求的满足状态,它既涉及到城市所提供的各种设施的水平,也涉及到城市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还涉及到人们自身的需求层次和价值观念。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对“宜居”概念的理解也具有多义性。对“宜居”来说,没有规则,只有选择!“宜居城市”是人们所选择的适合于自己生活并感到满意的城市,它应当是具有多样化选择并和谐共存的和谐社会、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8.
王若晨 《城市建筑》2013,(14):269-269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及清洁高效生产环境的居住地。该词自05年在《北京总体规划》首次出现后,即成为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南宁宜居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宁建设宜居城市的背景出发,在对南宁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宁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和目标内涵,并针对南宁建设宜居城市的若干重大瓶颈,提出十二五期间南宁建设宜居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结果,探究各自背后的价值取向,并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对人本导向下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策划的相关概述入手,通过对“宜居”及其内涵体现的多重层面予以分析,形成宜居建筑策划的初步理念,同时对宜居建筑策划的技术与市场双重体系展开初步探讨,从而为我国建筑策划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十堰市为例,从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交通与住房、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了该城市的建设发展理念,针对目前建设生态宜居、旅游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生态宜居、旅游城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刘玉伟  刘鑫  刘虹伯  刘永慧 《山西建筑》2012,38(14):213-215
通过对太原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进行分析,从经济性、社会性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说明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保障城市用能安全,推进建设低碳宜居的现代化一流省会城市的必要举措,并就目前太原市如何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夏宏嘉  张卓  马杰 《山西建筑》2013,(36):5-6,93
选取阜新市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的典型代表,结合当地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深入分析现状居住空间及住区模式的特征,探讨了如何能够有效的将宜居住区的内涵深入到转型期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并针对新建及原有住区提出了规划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卓伟 《福建建筑》2006,(6):29-31
2005年的“龙王”台风给福州市造成了严重损失,由此引发作者对宜居城市环境问题的思考。本文分析了当今城市人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我国传统人居的智慧和启示,着重从规划、建筑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的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了国内外宜居城市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组织管理、学术交流、社会调查三个方面概括了宜居城市研究影响的扩大,对宜居城市的概念、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回顾,并简单提出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永秀 《山西建筑》2012,38(15):32-34
通过对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内容的解读,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的人的六个不同层次需求的一一对照,结合中国现今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对优质生活的渴望,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尊重人的多样化的情感需求,尊重人的心理特点,使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不可持续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规划理念、规模、定位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小城镇规划的思路,探索出适宜小城镇发展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Regardless of the fast-growing popularity of shrinking cities in the literature, certain misconceptions persist. Urban shrinkage is often assumed to be near-synonymous with urban distress, and shrinking cities are assumed to be in need of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seek to achieve a greater conceptual clarity for both shrinkage and distress, thereby informing present debates on the topic and inviting more nuanced ones in the future. The paper is organized in three main parts. We first use a historical lens to challenge the conflation of shrinkage and distress. Western history is rife with examples of when growth—shrinkage’s opposite—was associated with distress. Second, we comment on some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nceptual currents that underlie the idea of shrinking as distress, particul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rd, we highlight how shrinkage may benefit cities and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