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生物质直接混合燃烧是最经济、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混合燃烧方式.生物质和煤煤粉炉直接混合燃烧是生物质燃烧利用的一种选择,通过和煤的对比,对生物质燃料的性质、直接混合燃烧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生物质和煤煤粉炉直接混合燃烧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目前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从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生物转换(发酵)、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以及生物质制氢和生物质燃料电池方面,介绍了生物质燃料利用形式的优缺点,对生物质燃料的商品化和大规模利用进行了展望。同时对生物质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克服了生物质密度低、可利用半径小、生产具有季节性、存储损耗大和存储费用高的缺点.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形成了螺旋压缩成型、活塞压缩成型和模压成型3个主要的技术路线.总结了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在理论分析和工艺研究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液压活塞压缩成型与加热螺旋压缩成型相结合是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克服功耗高、磨损严重的可能的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对废弃资源回收、能源结构转换、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是其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的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能实现CO2的归零排放,节约常规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的工艺特点和相关气化装置, 阐述了生物质气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分析了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商业化现状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将生物质燃料与传统燃料特性进行了对比.详尽的阐述了生物质燃料在利用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对改进后的小型蒸汽锅炉进行了能效测试,通过测试对改造后的生物质锅炉运行水平给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将生物质燃料与传统燃料特性进行了对比.详尽的阐述了生物质燃料在利用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对改进后的小型蒸汽锅炉进行了能效测试,通过测试对改造后的生物质锅炉运行水平给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生物质逐渐成为具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直燃发电是利用生物质能源常见的一种方式,但由于生物质直燃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污染性颗粒,制约了直燃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烟气净化技术可极大的促进生物质直燃利用的发展.本文对不同的生物质烟气净化技术进行了讨论,着重比较了各种净化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质发电的技术现状,国内外生物质直燃发电、气化发电、混烧发电技术的发展及示范项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我国生物质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我国生物质能利用发展规划,提出了生物质发电必须考虑的问题(资源获得性、发电技术选择、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指出了我国生物质发电发展面临的技术、经济、政策方面的障碍;提出了我国生物质发电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下,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生物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化石燃料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因此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利用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微波的引入为生物质的转化利用技术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质微波热化学转化技术,主要包括干燥、液化、烘焙、炭化、热解及气化等.结果表明,微波的引入在不同方面改良了相应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微波干燥得到的产品水分更低,品质更高;微波液化转化效率更高,产物油中水分含量更低;微波烘焙成品均匀,低温转化效率更高;微波炭化产物热值更高,热惰性小;微波热解反应时间更短,产油率更高;微波气化产物CO2含量降低,热值提高,飞灰减少.生物质微波热化学转化反应器的开发仍处于试验阶段,工业化设备在连续性和大容量方向有待进一步的研发设计.  相似文献   

11.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结渣与沉积倾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是清洁的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对我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生物质燃料固有的高碱金属含量的特点,成为阻碍生物质燃料广泛利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生物质燃料特性和燃烧特性,并结合对生物质在层燃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结渣和沉积倾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煤、生物质以及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生物质及添加比例对型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的DTG曲线有2个明显的失重峰,第1个失重峰是挥发分燃烧峰,第2个失重峰是固定碳燃烧峰;生物质型煤燃烧过程是生物质和煤燃烧过程的综合,也显示双峰特征,且生物质可以改善型煤的燃烧特性,随着生物质添加量增加,其型煤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随之降低,着火特性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之提高,从而改善型煤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3.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获得的重要生物质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化学品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以秸秆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快速热裂解工艺、热解气化工艺、水热处理工艺和糖化发酵工艺制备燃料化学品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进展,指出开发高效环保的转化工艺、构建科学合理的拓展应用方式是加快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秸秆生物质燃料化学品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而且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厌氧发酵的主要目的是制备沼气,实现生物质能源化和资源化的利用.由于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为预估沼气成分的变化和产气规律,可根据厌氧发酵过程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生物质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对生物质厌氧发酵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指导生物质厌氧发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炭对气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气态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及作用机理,以核桃壳和椰子壳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Boehm滴定和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分析仪分析生物质炭理化特征,并利用吸附柱实验考察生物质炭对气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相同制备条件下,椰壳生物质炭吸附性能高于核桃壳生物质炭.在实验温度范围内(400~700℃),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吸附性能增大.低温下制备的生物质炭(400℃)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高温下制备的生物质炭(700℃)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吸附温度30℃时,生物质炭对苯和甲苯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Toth模型,计算得到生物质炭最大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8.98 mg/g苯和61.73 mg/g甲苯.生物质炭的表面酸性官能团和孔道结构在吸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影响吸附质在生物质炭的表面吸附和粒内扩散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燃气中焦油的脱除是生物质燃气推广和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生物质燃气的溶剂法脱焦工艺的基本过程,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物料的流量和温度等工艺条件的改变对于脱焦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提高焦油脱出率的最佳方案措施,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PEN PLUS平台的生物质燃气脱焦工艺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质燃气中焦油的脱除是生物质燃气推广和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了生物质燃气的溶剂法脱焦工艺的基本过程,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物料的流量和温度等工艺条件的改变对于脱焦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提高焦油脱出率的最佳方案措施,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桑树枝、核桃壳、麦秆和稻秆4种生物质为原料,利用固定床热解实验台制备不同的生物质热解焦,采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测量了生物质热解焦的比表面积及其孔隙结构参数.利用固定床吸附实验装置,研究了生物质种类、热解温度、吸附温度及汞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模拟烟气中汞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热解和吸附条件下,核桃壳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次是桑树枝热解焦和麦秆热解焦,稻秆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差;(2)在热解温度为400℃~800℃范围内,600℃热解温度下所得生物质热解焦的吸附效果最好,400℃热解焦吸附效果最差;(3)在吸附温度为60℃~120℃的实验范围内,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明显降低;(4)在汞初始浓度13.5~38.1μg/m3范围内,随着汞初始浓度的增加,单位生物质热解焦汞吸附量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以生物质热裂解技术为核心、利用产物合成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技术路线,并针对路线中的不同途径开展试验研究,得到清洁高品质动力燃料.在优化了流化床热裂解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物质种类的特点,选取3大类7种不同生物质物料进行制取生物油的试验研究,考察物料种类对热解生物油产率和性质的影响,并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生物油的组分差异.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生物油与柴油的乳化性能,乳化燃料在热值上接近柴油,黏度符合国家轻柴油标准,具有进入商业应用的可能.液体产物生物油经过分子蒸馏预处理后,对不同馏分分别采用酯化、加氢和气化等方法进行生物油精制.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发电燃料可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最简便可行的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方式之一,生物质能资源的可供性是影响生物质发电厂存在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生物质能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可供性,揭示了生物质能资源的静脉物流模型,论述了生物质能资源的供应过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解决了农民消极因素、价格风险以及储存成本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