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土地整理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土地整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性,分析了在土地整理中应遵循的生态系统原理及思路。指出土地整理的出发点应基于生态系统原理(时间、位置、物种、干扰和景观) ,核心是实现整理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土地整理的生态分析中,应重点关注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项目区内外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景观的协调性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必要性,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和水资源利用紧张度增加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土地整理对象、土地整理项目执行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中景观生态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后续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优化对策,为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系统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在景观生态层面上考虑较少,给项目区的景观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项目区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景观生态理论,探讨构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系统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邳州八义集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整理规划图为主要信息源,用南方CASS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运用斑块数量、连通性指数、破碎度指数以及耕地利用景观质量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霍连高速公路建设对八义集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和耕地利用景观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石废弃地是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严重,同时其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被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能促使采石废弃地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再生.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一些典型案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武汉硃山矿区采石废弃地提出了景观重建的目标及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土地整理在中国现阶段的定义之后,文章从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土地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的现状是:政府网络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土地整理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总结我国土地整理在经济、社会和景观生态方面取得效益的同时指出了今后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土地整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编制合理的土地整理规划,加强土地整理基础建设,扩宽融资渠道,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土地整理目标中质与量并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煤炭工程》2004,(8):20-20
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创性地研究和综合运用3S技术、土地科学、土壤学、生态学、采矿工程学等理论与方法,开展了“采煤驱动下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监测及重建的理论与综合技术”研究,所取得的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态监测以及生态重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整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人员利用卫星遥感和GPS等技术,进行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获取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相关信息(MREIS) ,可有效应用于矿图扫描数字化、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信息的分析处理评价,三维景观模拟及…  相似文献   

8.
利用平朔矿区1985-200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长期实验数据积累,采用系统回顾法、趋势外推法、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工程等技术和方法,从平朔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现状评价入手,构建矿区生态资源数据库,并选择矿区复垦土地利用现状、复垦土地质量和重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标作为评价基础资料,对其复垦土地适宜性、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承载力、生态健康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生态脆弱矿区重建生态系统的土地开发利用调控机理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邳州八义集镇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整理规划图为主要信息源,用南方CASS作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运用斑块数量、连通性指数、破碎度指数以及耕地利用景观质量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霍连高速公路建设对八义集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和耕地利用景观质量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唐山市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重建基本原理及重建模式两方面对该地区近年来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成果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适应自然原则、人类调控与生物共生相协调原则、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演替理论、保护和增加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原则,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有效性与稳定性相统一原则、优化功能原则,以及局部控制、整体调节,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原则。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重建模式主要有:生态农业景观重建模式、矸石充填建筑重建模式和塌陷区生态恢复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凝灰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士春 《中国矿业》2000,9(3):17-20
凝灰岩是一种可预见的新型非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首先研究和探讨了凝灰岩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特性 ,以作为凝灰岩开发应用的理论依据 ,然后报导了当前的一些开发应用实例 ,指出凝灰岩可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闫卫东  王熙 《中国矿业》2005,14(8):5-7,75
美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钢铁生产消费总体上呈现强度不断下降,总量保持较高水平的趋势。在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初期,以年均10%~40%的速度增长。对比我国的发展阶段,钢铁工业在本世纪初的20年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钙、镁离子影响石英、赤铁矿凝聚与絮凝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试验表明:钙、镁离子能大幅度地提高石英的凝聚与絮凝作用,它们对赤铁矿的凝聚与絮凝作用影响较小,从而大大缩小了絮凝剂5~#对它们絮凝能力和絮凝选择性的差异,不利于石英、赤铁矿的絮凝分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对东西部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知识生产过程配置效率较高,而东部地区在商业成果产出方面配置效率更高。同时对东西部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互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政策建议。认为东西部地区应致力于建立有效的知识联盟和科技创新产业技术联盟,在建立科技创新互动机制的过程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依据资源禀赋明确科技创新互动的动机;明确科技创新互动的利益分成标准;政府应在金融服务、互动创新的中介服务等方面持续地为产学研创新互动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微细粒石英赤铁矿凝聚和分散行为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分别考察了水介质中微细粒石英及赤铁矿颗粒悬浮体系的凝聚与分散行为,借助颗粒表面润湿性与动电位等的测定数据及粒间相互作用能量模型,讨论了微粒凝聚与分散机理。  相似文献   

16.
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蓬勃发展,储量和产量不断攀升,在世界油气产量的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新亮点。从油气资源及分布入手,文章详细介绍了全球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国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基本经验,探讨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并对促进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强耐磨青铜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大禄 《有色金属》1998,50(3):99-103
铝青铜由于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与耐蚀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中。但随着工业与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传统的铝青铜(典型牌号ZQA19-4),其抗拉强度约为500MPa,很难满足重载荷下工作的零部件(如轧机轴瓦蜗轮等),加之,在润滑不良时,对轴颈有“咬卡”现象。本文在分析传统铝青铜材料组织、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数量冶金学方法进行了合金的最优化设计,开发了一种性能最优的新型铝青铜材料(简称YH1合金)。该材料的强度比ZQA19-4提高约25%,耐磨性、塑性、韧性与切削加工性均优于ZQA19-4,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新材料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夏季条件下,硫精矿中的磁黄铁矿率先氧化使矿堆迅速结壳,致使矿堆内部缺氧、恒温、酸化,加速其生物氧化过程,使硫精矿失去商品价值并产生大量酸性废水的新污染源。对此种硫精矿进行杀菌、上膜、加入酸环境缓释杀菌剂的化学处理试验及药剂组配、筛选,其中7#试验组效果明显,含25%以上磁黄铁矿的硫精矿的板结、氧化得到初步控制。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资源和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最具生命力的三项高新技术。本文全面详细地分析探讨了3S技术,包括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GIS技术以及GPS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趋势和方向及其研究前沿。介绍了当前3S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业已成熟和实用化的各项技术,结合本人及同行的已有研究成果较详细地论述了各项技术的特点、优势、应用领域及在国内外地质勘察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前沿、较新的先进技术的原理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膨润土矿床成因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