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制热运行时换热器结霜与除霜问题的研究,针对一种常见的逆循环除霜中旁通除霜法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减少除霜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关于风冷热泵除霜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乐  陈旭峻  袁秀玲 《制冷》2003,22(1):13-16
本文通过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制热运行时换热器结霜与除霜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能量分析法”。具体针对一种常见的除霜方法-逆循环除霜,提出了相应的减少除霜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些高湿地区冬季风冷热泵结霜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泵除霜运行模式-组合运行除霜模式,并对在该模式下热泵机组的稳定运行性能和节能特点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采用组合运行除霜模式可以提高热泵运行的经济性、低温环境下热泵机组供热的稳定性和供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黄虎  束鹏程 《低温工程》1999,(6):52-55,58
通过对一台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时使用热力膨胀阀和使用短暂直接连通机组高低压侧的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节流装置对机组除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风冷泵冷热水机组除霜性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风冷热泵机组中的热气除霜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风冷热泵机组在制热工况下容易结霜的特性,本文论述了利用压缩机排出的热气来除霜的方法,阐述了热气除霜循环的原理和过程,并提出了除霜总负荷及除霜时间的计算方法。其中除霜总负荷包括预热负荷和除霜负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台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时使用热力膨胀阀和使用短管直接连通机组高低压侧的对比实验, 研究了不同节流装置对机组除霜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改进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性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热泵空调系统中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时制冷剂流量的差别,采用制冷剂流量控制法对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流量进行控制,并将制冷剂流量控制法与热气旁通法除霜相结合应用于热泵除霜过程中。结果表明,在控制制冷剂流量的热泵空调系统中,系统正常运行时,该循环系统能抑制或减缓室外换热器表面的结霜;当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时,则可加速除霜,缩短除霜时间。  相似文献   

9.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交叉除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通换向阀换向逆循环除霜,风冷热泵机组系统压力波动剧烈而产生比较大的机械冲击,频繁启动压缩机,影响室内的舒适性与压缩机的寿命,针对逆循环除霜的缺陷,提出了交叉除霜循环的原理和过程.交叉除霜对需要除霜的一组空气侧换热器通过切换对应的四通换向阀进行空气侧换热器分组除霜,在制冷量为359kW的风冷螺杆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空气侧换热器交叉除霜的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机组的排气温度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吸气压力略有升高,不易产生低压保护,空调房间可以送出热风.交叉除霜制热时间延长,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除霜时间缩短,提高了机组综合能效比,可以应用于多组空气侧换热器的风冷热泵机组的除霜设计.  相似文献   

10.
风冷热泵除霜过程动态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是风冷热泵(机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热气除霜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基本守衡定律出发,提出了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的动态特性模型,重点模拟了这一过程中霜层侧的传热传质和制冷剂侧压力变化情况。回顾了热气除霜过程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采用分布参数求解模型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比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动态特性模型,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良好吻合证明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应用于风冷热泵的全过程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苏州国际科技园I-Club健身俱乐部空气源热泵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实施了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调排风的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和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参数,并比较了空气源热泵在以空调系统排风和室外空气为低温热源时的性能参数,得出了在以空调系统排风为低温热源时能较大的改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参数.最后分析了以空调系统排风为低温热源时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陈述了空气源热泵普及的现状后,指出了其受欢迎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分析霜层形成的机理和常用的除霜方法,并对国内常见的除霜方法做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空气源热泵除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两个建筑功能不同的建筑物中运行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地下水源热泵的住宅建筑中,热泵机组的用电量最大,占整个机房用电量的68.29%,其次为空调水循环泵、潜水泵和循环泵;在夏季,办公楼空调系统平均每日用电量0.38kWh/(d·m~2),而住宅楼空调系统是0.14kWh/(d·m~2),低于武汉市典型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办公楼空调系统耗电量高于住宅楼。  相似文献   

15.
风电场、光伏发电站等工程的升压站,一般远离集中热源,冬季多采用“电暖气+热水器”的传统方案,能源利用效率低,增加了电能消耗,降低了项目收益。提出“空气源热泵耦合太阳能及余热”的供暖方案,为升压站提供了可靠的热源,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费用。升压站内电气设备间有大量的40℃左右的排风,可以作为空气源热泵的低温热源,解决了空气源热泵低温时效率低的弊病;空气源热泵生产出热水,并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提高水温满足供暖要求;设置单独的蓄热水箱适应供暖负荷变化并解决一部分生活热水需求。以北京某风电场工程为例,阐述了这一系统的优缺点以及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表明,在最冷时该系统仍可以高效、稳定的运行,投资回收期短,为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工作过程,根据提出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的原理,进行了喷淋溶液的筛选。分析目前常用的除湿溶液,主要从蒸汽压力、凝固点、粘度、经济性等方面对常用的有机除湿溶液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丙三醇(甘油)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喷淋溶液。通过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和流量对除湿性能及机组性能的影响来找到合理的喷淋溶液的浓度和喷淋溶液的流量。然后使用这个浓度和流量在不同的室外气候条件下向室外换热器喷淋除湿溶液,分析不同室外条件对除湿效果和抑制结霜效果的影响,整理出室外风机风量、室内供热量、输入功率、COP、喷淋溶液截留的水量等参数的变化。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喷淋溶液集中再生的条件,分析不同地区喷淋溶液集中再生的可行性及不同地区集中再生需要的稀溶液罐和浓溶液罐体积,为无霜空气源热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直流变频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的定频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不能在宽负荷和宽温度条件下运行等缺陷,提出一种直流变频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通过对样机进行实验,得出了制热量、功率、COP值、吸气温度、排气温度等性能参数随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流变频热泵热水器能在宽负荷、宽温度条件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集中泵和分散泵水系统在满负荷和部分负荷下的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满负荷时,分散泵水系统能耗要比集中泵式少,集中-分散泵式和分散泵式能耗相等;部分负荷时,集中泵的能耗也高于分散泵的。从投资和运行的角度对两种形式的水系统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性能测试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市场前景良好、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保障的现状,根据国标GB/T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的规定及用户要求,研制了一套宽负荷范围的热水机性能测试装置;详细介绍了针对两种被测机特点进行的试验台水系统设计。测试台建成后,测试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对同类测试系统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