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已建既有住宅小区内雨水花园、生态停车位、净化调蓄设施、调蓄净化明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海绵化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小区的环境品质。解决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改造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今后"海绵城市"类似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玉溪一中北校区海绵改造工程为例,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理念,对校园改造工程实践进行研究。充分运用不同类型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达到减少源头径流、净化初雨污染等目的。通过合理施工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透水混凝土路面、蓄水模块等,达到良好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缪维维  杜建康 《江西建材》2014,(13):131-132,135
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蓄排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完成了对既有排水系统的提标改造,解决了区域积涝问题。上游雨水调蓄设施效法自然水塘的形式,结合景观设计,将高速公路沿线的弃土堆场改建为雨水调蓄塘,滞流上游雨水,大幅削减下泄流量;下游结合区域道路改造新建雨水分流管,将雨水优先排至河道。使得在较小的工程投资下,达到对既有雨水系统提标改造的目的,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生态设计"的概念与城市废弃地改造设计的关系入手。以两个典型ASLA获奖的雨水花园为例,阐述了基本概况,同时介绍了如何将艺术化的景观设计与科学化的雨洪管理相结合,总结了雨水花园在废弃地改造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国内实际案例——上海共康绿地的雨水花园,阐述了通过生态设计手法将城市里的一块废弃地改造成功。  相似文献   

5.
雨水花园可有效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流量和峰值流量,是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中的重要措施。文中以南昌市某住宅小区雨水花园为例,从雨量径流系数、设计控制雨量、雨水花园面积等方面探讨其设计要点,通过计算住宅小区屋面雨水收集处理后满足绿化用水、景观水体补水及部分道路浇洒用水;设计的雨水花园可有效削减城市雨洪径流;雨水处理系统及调蓄系统水量大于设计雨水设施规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以上,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场地生态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地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车伍  闫攀  杨正  赵杨 《住宅产业》2012,(9):24-27
既有建筑改造和城市雨水问题是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既有建筑改造时合理地采纳现代雨水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不仅是改善既有建筑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缓解城市水涝、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分析既有建筑与城市雨水问题的联系和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实施雨水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低影响开发理念及一些相关技术措施,分析既有建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改造策略,结合案例分析既有建筑改造实施雨水管理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并对未来既有建筑雨水系统的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钊 《福建建材》2020,(2):41-43
以福州市某小区海绵城市升级改造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雨水花园、透水道路铺设等低影响开发措施进行改造,从施工工艺、透水混凝土配比、骨料选择、养护方式等阐述了海绵城市改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建设在旧城区改造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利用与适时补充地下水,达到缓解水资源紧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旧城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济南市舜园小区的海绵城市设计思路是以"渗""滞"为主、"蓄""用"结合,设施分散、就地消纳雨水。建设模式彰显了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设计人员从汇水分区入手,完善排水系统,结合LID设施提升场地设计到优化路面及改造微地形,秉持了低影响、低成本、因地制宜及特色创新的设计原则,在改善济南市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打造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亮点,彰显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海绵城市试点区李沧区区委党校海绵改造设计进行系统化研究和验算分析,提出了青岛海绵城市试点区建筑小区类项目以雨水花园建设为核心,深入论述了雨水花园竖向设计、溢流设计要点及设计误区等。  相似文献   

10.
以金坛市薛埠镇上阮赤岗村庄规划中雨水集蓄利用与低影响设计为例,介绍了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及透水铺装等低影响设计技术在村庄整治中对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的集蓄利用。使乡村及城市雨水系统建设及改造的参与者能充分、全面的看到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对水环境、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的各种影响,从理论上加强对LID的深刻理解。村庄经LID理念的改造后,增强雨水的蓄渗能力,降低地表的径流总量,削减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负荷,能更好的改善村庄的水环境,实现村庄范围内雨洪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选择雨水花园、植草沟、渗透路面和组合低影响开发技术四种典型的低影响开发(LID)工程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峰值出水量、洪峰延迟时间、径流峰值削减量和单位汇水面积削减量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典型LID工程措施对地表径流的削减效果和调蓄作用。结果表明,几种典型LID工程措施均具有一定的雨水削减和调蓄作用,且单位工程面积的径流削减量依次为:雨水花园植草沟组合低影响开发技术渗透路面。此外,各工程措施在不同的降雨量下表现出不同的出水流量。当降雨量24.3 mm时,雨水花园、植草沟和组合低影响开发技术均无出水流量;其中,雨水花园在降雨量为37.2 mm时仍无出水流量,该工程措施在较高降雨量下对径流峰值的削减效果较显著;相比较而言,植草沟和组合低影响开发技术对洪峰的延迟时间均保持在10 min以上,好于雨水花园的洪峰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城市问题逐渐凸显。其中水污染、水资源匮乏及城市内涝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热点。本文探讨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花园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价值,并系统地阐述雨水花园设计方法,重点分析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与配植方法。并以上海SOHO虹口中心庭院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和研究了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花园设计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理念是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从而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文章以海口市白龙路改造工程为案例背景,重点解析海绵城市理念在既有道路改造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其他地区的道路改造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洪泉  唐慧超 《风景园林》2012,(1):109-112
近年来,雨水花园因其在雨洪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而倍受重视,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结合ASLA获奖项目,研究了雨水花园在3类典型场地中的应用方式、实际效益等,对案例中的场地属性、形态、下垫面、雨水引导方式、雨水花园的形式、选用植被的特征以及每类场地的特殊性等加以总结和比较,认为雨水花园具有建造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生态环保、自然美观、易与场地环境结合等特点,可用于多类型的场地,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E朋汇(原上海钢琴厂)既有园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实践为例,系统阐述以生态诊断为基础、平衡规划为手段、建设实施为途经、科学运营为保障、实时评估为标准的"五位一体"的海绵园区建设模式,并以实时评估结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在缓解当前城市面临的雨水问题所起的作用及海绵技术运用中的适宜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既有居住建筑给水排水管网服役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老旧住区内有关供水管网和雨水、排水管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技术措施,具体分析了不同改造技术措施、施工工艺、不同管材对既有老旧住区给水排水管线的影响。结合南京某既有住区给水排水管线改造工程案例,对其改造范围、改造技术措施、改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既有住区给排水管网管线改造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为我国推动既有住区建筑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安徽建筑》2019,(7):32-33
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是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从生态树池、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方面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提升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雨水花园作为低影响开发建设中最常见、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技术,在深圳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雨水花园的作用,总结深圳地区建筑与小区项目中雨水花园的设计要点,包含选址要求、建造目的、气候特点、专业协调、构造设计、植物选择以及雨水花园的面积计算等,希望为深圳地区其他工程项目雨水花园的设计、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衡山坊为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以老建筑的有机更新与生态营造为建设目标,结合项目的区位特点和建筑、场地的特征,以“荷载改变为零”为基本原则,全场地实施无障碍总体设计,结合景观对雨水进行生态化综合径流控制及利用,采用爬藤类及种植式立体综合绿化,对场地内古树进行保护,设置被动式树木遮阳,编制租户导则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进行管控,通过一系列被动及主动性技术策略完成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为建立国内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南宁园博园"芦草叠塘"景区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场地中闲置的坑塘景观,将其改造为与园博会功能相适应且具有未来弹性发展空间的景观,为类似项目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低影响的生态理念,消纳雨水、过滤江水并融入人的活动,将水的表现形式作为主线贯穿景观设计始终,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雨水花园。景区成为园博盛会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设计很好地平衡了会时展览与会后发展的关系,为打造生态可持续园博会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