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立琼  李栋 《有色设备》2011,(1):34-37,53
介绍氧气底吹熔炼炉的研发背景,详述氧气底吹炼铅(铜)炉的研发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底吹铜连续吹炼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底吹技术在熔炼上的成功应用,促进了底吹铜锍吹炼的发展。对国内某底吹连续吹炼炉的生产实践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年来底吹连续吹炼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原冶炼厂采用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工艺处理复杂高砷、铅混合金铜精矿的主体设备、工艺流程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总结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放渣困难、氧枪易损坏、烟灰输送困难等问题及解决方法。近2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在精矿处理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工艺能有效提高金、银及铜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提出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枪零角度的概念,介绍了以氧枪零角度为基准的Ф4.1 m×14 m氧气底吹熔炼炉改造的技术方案与改造内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冷铜锍底吹连续吹炼半工业试验的原理、方法、过程及试验结论。铜锍经过配料,采用底吹熔池熔炼工艺进行吹炼,产出达到预期要求的合格粗铜。为铜锍底吹连续吹炼产业化设计提供了工艺和工程上的必备参数。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论述了氧气底吹熔炼氧枪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材质及蚀损机理.指出了延长氧枪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富氧底吹熔炼生产实践及底吹炉设计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技术处理复杂精矿的生产实践,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优势。重点比较了目前国内两台炼铜底吹炉的异同之处,并就其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氧气底吹熔炼氧枪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地论述了氧气底吹熔炼氧枪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材质及蚀损机理,指出了延长氧枪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熔池深度、气体流量、氧枪倾角、氧枪直径等参数变化对熔池气含率、熔体平均速度和平均湍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池深度为1.3~1.5 m时,熔池内部气液两相搅拌强烈,气含率存在较大值为17.5 %,熔池处于较好的运动状态;气含率、熔体平均速度和平均湍动能随气体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选取适宜气体流量为0.6~0.7 kg/s;熔池气含率随氧枪倾角的逐渐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熔体平均运动速度和平均湍动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选取适宜氧枪倾角为20°~25°;氧枪直径为30~35 mm时,熔池气含率和平均湍动能处于较大值,约为13 %和0.8 m2/s2,熔池处于较好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艾萨炉第一炉期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中国有色冶金》2013,42(1):21-24,46
介绍了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艾萨炉第一炉期的生产实践,包括作业率、小时料量、负荷率、烟尘率、粗铜综合能耗和炉寿等主要生产指标以及耐火材料的腐蚀状况,叙述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风口小套前端碰撞磨损的发生,利用离散单元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的耦合模型对焦炭在风口前的运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得到的焦炭速度矢量场分析了风口小套前端物理磨损的机理。结果表明:风口小套前端处于靠近高炉壁面的区域时,焦炭颗粒运行速度较小,磨损不会很严重,但小套长度较短,会导致炉体中心气流不盛;处于远离高炉壁面的区域时,焦炭运行速度快、粒度较大、数量较多,磨损严重;处于离高炉壁面最远的区域时,焦炭运行速度快,但速度方向与小套前端相切,且焦炭粒径小,因此磨损很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初期二次燃烧气相场,发现二次燃烧区域流场结构主要由内侧回流区、二次氧射流区和外侧回流区三部分组成;二次氧孔夹角增大,有利于氧气与CO的混合与燃烧,但夹角过大会加剧对转炉内衬的冲刷,降低热量传输效率;氧孔数目对二次燃烧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高炉热流比的技术特征,从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方面对富氧高炉的生产状态变化进行了探讨.重点集中在高富氧情况下炉身上部煤气加热炉料的能力不足的问题.热流比(ωs/ωg)升高的明显特征是炉顶温度的急剧下降,热滞区不复存在引起炉况失常,低燃料比高炉更要当心,大高炉的实绩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空分厂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以氧气放散量最小为目标的生产调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高炉休风期间的氧气生产调度为案例,分析了高炉开始休风期间管网初始压力对氧气放散率的影响.高压管网初始压力大于临界值时,系统出现氧气放散,放散率随初始压力上升呈近线性增大关系,高压管网缓冲容量越大,该线性关系斜率越大.有氧气放散的情况下,对于同一高压管网初始压力,高压管网缓冲容量越大,系统放散率越小.该趋势随着高压管网初始压力增大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当初始压力等于最高压力时,高压管网缓冲容量的大小对放散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越南3300mm中板加热炉出料端作了冷态模拟试验,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营口中板加热炉出料端作了对比,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杨毓和 《有色冶炼》2007,36(5):19-22
分析了艾萨炉余热锅炉及喷枪结渣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控制结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控制艾萨炉余热锅炉结渣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艾萨炉余热锅炉及喷枪结渣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控制结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富氧顶吹炼铅炉炉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祥树  陈春林 《冶金能源》2012,31(4):47-50,61
介绍了富氧顶吹炼铅炉的工艺特点及其存在炉龄相对较短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炉龄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了耐火砖的浸蚀和膨胀机理。结合6年生产实践,完成了相应的技改措施,使富氧顶吹炼铅炉的炉龄得到了大幅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