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湿地象天然湿地一样,起到调节生态平衡,调节微观气候环境等作用。位于温榆河上游的龙道河丹麦人工湿地技术实验点通过实践证明:人工湿地技术治污是完全可以做到既保证生物技术含量高,又保证低成本运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在北运河和温榆河的污水治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丹麦人工湿地技术治污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范围广泛,包括氮、磷、悬浮物、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其对污水的处理有十分复杂的净化机理.湿地中填料、微生物、植物3者协同作用,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等过程实现污水的净化.通过丹麦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实践应用与研究,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温榆河流域污水治理的适用性及功能性,以求为温榆河流域污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李泽峰 《山西水利》2012,(1):28+32-28,32
多年来,汾河沿岸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对汾河造成了较大污染,对此,国家加大投入对汾河进行生态修复,其中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占重要地位。介绍了汾河人工湿地的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了污水预处理系统、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和景观湿地的实施方法和生化机理及其取得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4.
构建温榆河人工湿地系统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北京市的温榆河绿色走廊建设中,建设流域人工湿地系统,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还清水质,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5.
概要介绍了沂源县沂河城区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解决了山区河道生态修复中存在水源受气候影响,河底多卵石,绿色植物缺乏的实际情况,将水质改善和河道治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恢复河道自净能力的同时,满足城区河道绿色景观需要,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工湿地技术是建立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的一项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美观等特点,从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主要从人工湿地的基本构型、人工湿地分类和国内外应用现状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人工湿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辽河在辽中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3亿m3,河道水质影响差异较大,枯水期属重度污染,COD、氨氮等4项指标超标,岸滩湿地被开垦为农田,造成了水土流失,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投入,使得流域非点源污染逐年递增,缺少生态用水,维持河道内生物繁衍和滩地内植被生长的水量严重不足。针对问题进行人工湿地建设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浅谈人工湿地在苏南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历来有“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人们临水而居,依水而存,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南各级河道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根据近年来各级水质监测资料表明,除长江干流及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的自然之肾,人工湿地是都市的自然之肾,对城市生态景观,污水处理,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都有非常显著的功效.分析了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方面的现状,总结城市人工湿地建设的主要功用,探讨城市人工湿地发展及设计动向.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汉阳地区的莲花湖为例,进行了人工湿地和生态砾石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景观规划构思.  相似文献   

10.
11.
昌平区温榆河水系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温榆河水系水污染现状调查,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温榆河水系的污染排放进行了预测,计算出了污染物总量的控制与消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处理温榆河支流二道沟河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与载体的有效接触时间为1.25h、进水CODCr为55.4~180.5mg/L、出水CODCr为28.15mg/L、进水氨氮为18.26~30.81mg/L和出水氨氮为6.31mg/L时,各项水质指标除总氮外都达到应有的设计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北运河管理处从2003年起,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温榆河上7个污染重、排污量较大的排污口,采用国内外较成功的治污技术,进行污水治理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4.
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除污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汉阳桃花岛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为依托,研究示范工程中垂直—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水力停留3 d的情况下,垂直—水平流人工湿系统对COD、SS、TP和TN均具有明显去除效果。其中,对COD、SS的去除率主要位于垂直流阶段,对TP和TN的去除率主要位于水平流阶段。水平流湿地中,种植黄花美人蕉的湿地单元对COD、TP和TN处理效果略高于种植鸢尾和红花美人蕉的湿地单元。  相似文献   

15.
16.
在济南市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对入库微污染河水的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1.5 d的条件下,两个不同单元床体对CODCr、T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30%~65%,对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多水塘人工湿地耦合系统控制面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  叶闽  尹炜  余秋梅  韩小波 《人民长江》2008,39(23):91-93
由塘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组成的耦合系统首次运用于国家“十五” 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面源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工程,在工程规模上对系统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Mn 63.17±1.39%、TP 78.58±3.54%、TN 72.94±8.33%、SS 89.08±3.66%;远远超过课题要求,具有较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人工湿地改善长江水体透明度的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昀  王国祥  黄齐 《人民长江》2009,40(20):85-87
根据自然水体湿生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到沉水植物的野外示范研究区(面积9 048 m2),模拟长江潮汐规律每天调长江水(浊度77.62 NTU,透明度17.6 cm)4 320 m3流经试验区,进行长江水体透明度改善试验。试验共进行100 h,进水量18 000 m3,试验区平均水力负荷0.477 5 m/d。结果表明:① 人工湿地对长江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水体流经串连湿地系统后浊度降低为9.47 NTU(减小88%),透明度提高到64.5 cm(提高2.66倍);② 湿地植物对长江水体N、P等元素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③ 由挺水、浮叶、沉水等水生高等植物组成的串连湿地系统对改善长江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体浊度具有良好的效果,是长江水体透明度和水质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