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工业酯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研究了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过程。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与过程操作参数直接相关的简化有效的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甘醇生成副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特定过程的工程特殊性处理了过程中水和EG分离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瓶用聚酯装置酯化段软测量模型及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瓶用聚酯装置酯化段先进控制软件 ,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过程 ,建立了简化有效的酯化过程主、副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无约束非线性最优化方法 ,利用现场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校验 ,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以精对苯二甲酸(PTA)、1,6-己二酸(A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石油基全生物降解改性塑料PBAT,通过PBAT合成的反应机理过程分析和制备工艺进行剖析,选取出分酯化反应和热熔融缩聚酯交换工艺流程,重点考察了分酯化工序中的酯化温度、酯化时间,缩聚工序过程中的缩聚温度,PBAT切粒干燥工艺的温度等控制要点;确定了制备出最优良的PBAT树脂的几个具体制备工艺条件:分酯化方式,AA/BDO分酯化温度140~180℃,分酯化总需时间约135min;PTA/BDO分酯化温度194~220℃,分酯化时间约150min;第二级串联酯化温度194~220℃,串联酯化时间约25~30 min;缩聚温度245~248℃,缩聚时间100 min[1]。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产物新相对酯化反应的助催化作用,并以对苯二甲酸与2-乙基己醇的酯化反应为重点进行了实验对比;对产品进行了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产物新相对酯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了该影响的适用范围;初步探讨了产物新相影响酯化反应速度和产品收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聚酰胺羧酸为膜材料,考察了制膜条件、化学改性对膜亲水性及水-乙醇分离性能的影响;针对戊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测定了改性膜对多元反应体系的分性能,并初步分析了膜分离过程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聚酯的合成过程中加入中国台湾丰阳公司提供的纳米添加剂,制备生物波聚酯切片、纤维和织物。考察了纳米添加剂对聚酯酯化和缩聚反应的影响;对生物波聚酯切片进行了热重分析;利用小试纺丝机进行了生物波聚酯切片纺丝试验,考察了可纺性及牵伸性能;测试了生物波聚酯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中国台湾丰阳公司提供的纳米添加剂对聚酯酯化和聚合过程无影响;制备的生物波聚酯切片可纺性良好;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达到50+。  相似文献   

7.
程永高 《杭州化工》2012,42(4):18-21
通过改进的氰化酯化法制备丙二酸二甲酯的实验研究,探索提高丙二酸二甲酯收率的因素及其最佳工艺的参数。实验着重分析研究了氰化过程中的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酯化反应过程中酸化液的水分含量、甲醇和氯乙酸的摩尔比、反应时间等过程因素对制备丙二酸二甲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氰化酯化法制备的丙二酸二甲酯收率达到了85%以上,产品纯度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产品色泽、酯化率、双/单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水解条件。酯化率大于88%;无机磷含量小于1%;泡沫高度达136mm。  相似文献   

9.
以酯化大豆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按照酯化大豆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0.1,将酯化大豆蛋白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并常温搅拌3 h,制得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探讨了pH 5.0下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功能性质。采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结构,探讨了酯化改性协同壳聚糖复合改性对复合物乳化性和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氢键参与了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在pH 5.0下,相较于酯化大豆蛋白,酯化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SPI-CS)、酯化大豆球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11S-CS)、酯化β-伴大豆球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7S-CS)的乳化活性分别提升至10.8 m2/g、9.0 m2/g、12.0 m2/g,乳化稳定性分别提升至88.9 min、71.4 min、95.4 min;MSPI-CS、M11S-CS、M7S-CS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增加;以MSPI-CS、M11S-CS、M7S-CS为乳化剂制备乳液,乳液的平均粒径降低至255.2 nm、315.6 nm、253.6 nm,Zeta-电位绝对值提升至22.07 mV、20.68 mV、22.33 mV,同时乳液存储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4)为起始剂,P2O5为磷化剂,经直接酯化,水解制备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产品色泽,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室温(20℃)且强烈搅拌下,分批缓慢投入五氧化二磷;OP-4:P2O5为2.4:1(摩尔比);酯化温度为70℃,酯化时间4h,同时考察了聚磷酸酯的水解,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加水量为3%(质量比),水解温度为85℃;水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杰 《辽宁化工》1997,26(4):221-223,232
阐述了以城基酚聚氧乙烯醚(NP-7)为起始剂,五氧化二磷为磷化剂,经直接酯化、水解制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五氧化磷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和酯化时间对产品色泽、酯化率,双、单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五氧化二磷;NP-7/P2O5为3.2/1(mol/mol);酯化温度70-80℃;酯化时间4.5-5.0h。同时考察了聚磷酸酯的水解,确定了最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PTA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聚酯(PET)过程中,其酯化和缩聚反应的工艺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并对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不同酯化工艺作了分析:阐述了对酯化、预缩聚反应器和后缩取反应器的设计要求;提出可用反应时间的长短评定聚酯生产技术的先进住。  相似文献   

13.
以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作为原料,经过酯化缩聚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研究CHDM质量含量(0~20%)对PETG共聚酯酯化和缩聚过程的影响,同时利用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PETG共聚酯的常规性能、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负荷和相同原料醇酸比的条件下,随着CHDM添加量的增加,酯化水馏出量逐渐下降,但酯化速率变化不大;共聚酯的缩聚反应速率在聚合后期呈下降趋势;随着CHDM添加量的增加,二甘醇的含量逐渐减少,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熔点降低;氮气氛围下,聚酯的失重量逐渐增大,表明PETG的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赵丽杰 《湖北化工》1996,13(4):23-25
考察了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产品色泽、酯化率、双/单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水解条件。酯率大于88%;无机磷含量小于1%;泡沫高度达136mm。  相似文献   

15.
聚酯装置酯化生产过程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娜  叶贞成  钟伟民  钱锋 《化工学报》2010,61(8):1933-1941
动态模型是进行生产过程动态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链段法建立了聚酯装置酯化生产过程反应器和工艺塔相互影响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基本控制系统作用下过程操作工况的动态阶跃响应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器进料摩尔配比及反应器温度、压力、液位的调整显著影响了酯化过程气相流的变化,且对反应产物中端羧基含量和聚合度等指标的响应比较灵敏;控制系统对稳定酯化生产过程操作起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增塑剂对苯二甲酸辛酯在酯化反应过程中先为固-液反应,后为液-液均相反应,所用酸酐为对苯二甲酸难于溶于辛醇等多数有机溶溶剂,在常压下反应时间长,同时酯化过程循环醇循环量大,进入酯化釜后再次加热升温,造成反应时间长、能耗高;借鉴于聚酯工业中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酯化工艺条件,很多有关酯化反应效率低的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仲辛醇磷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五氧化二磷和仲辛醇为原料合成了仲辛醇磷酸酯,考察了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仲辛醇与五氧化二磷的物质的量比2.0:1;酯化温度为70℃,酯化时间为3.0h;测定了仲辛醇磷酸酯钠盐的耐碱性及渗透性。  相似文献   

18.
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马来酸酐,仲辛醇,焦亚硫酸钠为原料,常压下经酯化,磺化合成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的合成条件。考察了5种催化剂对产品酯化率,酸值及色泽的影响,选出了最佳酯化催化剂-混酸。经优化试验获最佳酯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8%;仲辛醇:马来酯酐为2.3:1(moL/moL);酯化温度为140±5°;酯化时间为3.5h。在该条件下重复实验(n=3),产物酯值低于6mg KOH/g,酯化率大于9  相似文献   

19.
聚酯酯化反应过程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瀛坪  赵玲 《聚酯工业》1998,11(2):7-13
从方法论上阐述了酯化反应研究的过程。针对酯化反应的特殊性,对过程的每一步分解和简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展示了数学模型化方法在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数学模型化研究,深化了对酯化反应过程的认识,提出了对酯化反应器进行改造和新反应器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外PET制造过程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聚酯工业取得迅速发展,其具体表现是: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发表了许多新的专利技术。此外,工程研究也取得重要成就。本文拟分酯化和终缩聚两部分,介绍国外对PET制造过程中酯化和终缩聚反应模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