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处理引进Au/NiCr薄膜系统表面状态变化的SEM/SA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扫描俄歇微探针(SAM)技术,对氧化铝基底上用磁控溅射法沉积的Au/NiCr薄膜系统分别经350℃,20min真空和大气环境下热处理后样品表面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SEM研究高聚物的微观形态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HDPE/CaCO3填充高聚物、PP/EPDM高聚物共混物和PA/CF增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材料的改性机理,证明了SEM技术在高分子多相体系的形态结构、界面状况、损伤机制及材料性能预测等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SEM和XRD研究了金刚石薄膜与双层金属之间的接触及界面性质,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方法在Si(111)基片上沉积了掺硼金刚石薄膜,然后蒸发上Ti/Au金属层,在氮保护气氛下700℃热处理50min后获得一个线性的电流-电压特性,经SEM和XRD实验结果表明,Ti/Au金属与金刚石薄膜之间优良的接触性能的获得,显然是由于大金刚石膜-Ti/Tu界面处产生了TiC新相以及TiC的浸润性质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子背散射衍射 (electronbackscattereddiffraction ,EBSD) ,是开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的一项应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的新技术。此技术实现了在块状样品上观察显微组织形貌的同时进行晶体学数据的分析 ,改变了传统的显微组织和晶体学分析是两个分支的研究方法。它大大地拓展了SEM的应用范围 ,目前已经变成了类似于X射线能谱仪 (EDS)的SEM的一个标准附件。1 EBSD的理论基础1 1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 (EBSP)的形成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 (electronbackscatte…  相似文献   

5.
电铸——在模芯上电解沉积连续的金属层后使之互相分离而制得金属零件的一种成形技术。电铸成品的贴模面,能非常逼真地复制出模芯表面的细节,因而既可用电铸法制造压制唱片的模子,也可电铸出镜面般光泽的表面。电铸法特别适合于制造某些微波器件。从结构上来讲,微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不同金属薄膜结构形成的超薄CoSi2膜的高温稳定性.采用离子束溅射和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Co/Si、TiN/Co/Si、Co/Ti/Si、TiN/Co/Ti/Si不同结构,在高纯氮气下进行快速热退火(RTA),形成CoSi2薄膜.应用四探针薄层电阻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TiN覆盖层和Co/Ti/Si三元固相反应都是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高温稳定特性的CoSi2薄膜的有效方法,有望应用于深亚微米接触和互连技术中.  相似文献   

7.
CoSi_2超薄外延膜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质量分离的离子束外延(MALE-IBE或简作IBE)法在n-Si(111)上生长了CoSi2超薄外延膜.厚度为10~20nm的CoSi2薄膜的结构特性已由AES、RHEED及RBS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的淀积率对CoSi2单晶生长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In718合金长期时效过程组织稳定性研究金泽光(长城特殊钢公司第三钢厂中试,江油621704)本文主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观察和研究了该合金在550℃长期时效过程中,γ,晶粒度,MC、γ'、γ″和δ相等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In718合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1um双阱双层金属布线硅栅CMOS专用集成电路制造中采用先进的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对多种材料如LPCVD、Si3N4、PECVESi3N4、热SiO2、PEVEDSiO2、PSG、BPSG、多晶硅和Al-Si(1.0%)-Cu(0.5%)合金等进行高选择比的,各向异性刻蚀的工艺条件及其结果。获得上述各种材料刻蚀后临界尺寸(CD)总损失<0.08um的优良结果。此外还分析讨论了被选择的刻蚀  相似文献   

10.
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的原子力显微成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成像的方法。在新鲜裂解的云一表面镀一层金膜,金膜与疏基丙酸(MPA)的疏基形成S-Au键。使MPA的游离羧基再通过碳二亚胺反应与AChE的碱性氨基酸的氨基形成肽键连接,AChE因而被固定于支持物表面,这样固定的AChE可获得清晰成像而不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