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海藻酸钠的流变性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低浓度海藻酸钠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流变性能及浓度、剪切速率、pH值、温度、搅拌时间对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低浓度海藻酸钠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切力变稀行为;在酸性条件下海藻酸钠溶液的黏度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当pH值大于6.62时海藻酸钠溶液的黏度基本保持不变;其黏度先随温度的升高呈现波动性变化,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在70℃左右出现极小值后再增大;低浓度海藻酸钠溶液黏度随搅拌时间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以低浓度卡拉胶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流变性能及浓度、剪切速率、温度、pH值、搅拌时间对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卡拉胶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溶液呈现假塑性,表现出剪切稀化的特点;其黏度先随温度的升高逐步上升,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液黏度开始下降;在酸性条件下(pH<5.0)其黏度随pH的增大而下降,在接近中性时基本稳定,随后又下降;低浓度卡拉胶溶液在不同的搅拌时间作用下具有不同的黏度。  相似文献   

3.
一株嗜热链球菌ST1 的产胞外多糖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从天然发酵乳制品中筛选的一株嗜热链球菌ST1 产生的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对该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T1 胞外多糖溶液是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流动行为受多糖质量浓度、温度、剪切时间及pH 值的影响;多糖溶液黏度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多糖溶液质量浓度越高剪切稀释现象越严重;在10~80℃范围内多糖溶液黏度变化很小,有很好的耐温性;在0~900s 剪切时间作用下,溶液黏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多糖在pH 4 的溶液中黏度相对较稳定,在pH 7 和pH 10 的溶液中随剪切速率的升高黏度下降幅度较大;加入1g/100mL 的多糖能够明显增加脱脂乳的黏度,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高,多糖对脱脂乳黏度的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4.
樟芝多糖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浓度、剪切力、加热时间p、H值、冻融变化、盐离子浓度等对樟芝多糖黏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樟芝多糖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多糖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最佳溶解温度为40℃,加热时间以0.75 h为宜;pH、冻融变化、NaCl、蔗糖、柠檬酸对樟芝多糖溶液的黏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布氏黏度计对桑枝多糖的黏度进行测定,分别考察温度、剪切速率以及pH值对桑枝多糖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多糖溶液为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黏度逐渐降低且两者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模型,温度和浓度对其黏度的综合影响可用数学模型η=-5.924 5exp 2.48/RT-0.123 8C+3.421×10-4C2)进行预测,适用范围温度20~80℃,浓度1%~8%;剪切速率对其黏度的影响可用幂律模型η=Mγn进行拟合,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酸和碱均使桑枝多糖溶液黏度下降,中性条件下黏度值最高,说明桑枝多糖是中性多糖.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溶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壳聚糖稀溶液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结构参数以及温度、浓度、剪切速率、pH、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对壳聚糖稀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的黏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和pH的增大,壳聚糖溶液的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分别在脱乙酰度70.8%和pH4.9时黏度达到最小;离子强度的增大导致壳聚糖溶液的黏度降低。壳聚糖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黏度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0~80℃范围内,温度对壳聚糖溶液的黏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模型,活化能为32.60kJ/mol。因此当作为食品增稠剂时,应该选用高分子量、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添加到酸性低盐食品体系中。  相似文献   

7.
西藏灵菇发酵乳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纯化所得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流变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胞外多糖的水溶液表现为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特性,且其流动行为受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pH值、温度、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随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质量浓度越高剪切稀释现象越明显;pH 4.0和pH 10.0时胞外多糖溶液黏度明显低于pH 7.0。Na+可使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显著增大,且Na+浓度越高,溶液黏度越大;Ca2+可使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与Ca2+浓度无关;温度在10~85 ℃范围内胞外多糖溶液的黏度变化很小,有很好的耐温性。加入10 mg/mL的该胞外多糖能够明显增加脱脂乳的黏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紫甘薯全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利用替代法将0%、10%、20%、30%、40%的紫甘薯全粉添加到曲奇饼干低筋面粉中。对不同比例混合粉面团流变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紫甘薯曲奇饼干色泽和质构,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不同比例混合粉曲奇饼干的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紫甘薯全粉后,面团吸水率和蛋白质弱化度显著升高,面团稳定时间、峰值扭矩、黏度指数、淀粉糊化速率显著降低。当紫甘薯添加量为30%,蛋白质弱化度最大为0.832 N·m,面团蛋白结构被破坏。随着紫甘薯全粉添加量的不断增加,G′、G"不断升高,tanδ逐渐降低,面团弹性占主导地位。随着紫甘薯全粉添加量的不断增加,紫薯曲奇饼干的色度L*值显著降低,a*值和b*值显著变化后在添加比例达到30%时趋于稳定,且这时的紫甘薯曲奇饼干色泽呈深紫、口感酥脆,咀嚼性较好,感官评分最高。紫甘薯全粉添加量在30%时曲奇饼干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黄原胶流变学特性及其协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变化以及剪切速率和时间对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对黄原胶与瓜尔豆胶、CMC、果胶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值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y=157.8x-182.07,其相关系数达到0.9838.触变性的测定发现,在升速过程中黄原胶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在降速过程中,表观黏度有一定的回升,具有很明显的假塑性,并且能够形成触变环,不同浓度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值都是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些现象表明,黄原胶溶液是一种正触变性流体.此外还发现,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具有一定的协效性,当黄原胶同瓜尔豆胶的比例为9 ∶ 1时,表观黏度值达到最大,为768.2mPa.s.黄原胶与CMC、果胶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酸提取法从榨汁后锦橙皮渣中提取的果胶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果胶质量浓度、温度、pH值、蔗糖质量浓度、NaCl浓度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果胶溶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锦橙皮渣果胶溶液是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上升,果胶溶液的黏度不断下降,在100℃条件下,果胶溶液表现出了牛顿流体的性质。在较高和较低pH值环境下都会导致果胶溶液黏度的下降。果胶溶液的黏度随着蔗糖质量浓度和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以鲜甘薯为原料,研究改性薯渣纤维粉的制备及特性。采用纤维素酶酶法改性工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酶浓度1.45%、酶解pH5.0、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0℃;改性薯渣纤维粉品质特性如持水率和膨胀力大幅度提高,溶解性、吸油能力和流动性有较小幅度的提高;制作高黏度的改性纤维制品需适当控制添加剂如NaCl、NaHCO3的含量,蔗糖的添加有利于制作高黏度的改性纤维制品。  相似文献   

12.
阮振华  许宏贤  段钢 《食品科学》2009,30(21):94-98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16~134min)、处理温度(20~70℃)和加酶量(0.005%~0.105%,m/m)下果胶酶对甘薯浆流变学行为(屈服应力、流动性特征指数、黏稠系数)和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果胶酶处理和经过果胶酶处理的甘薯浆均为非牛顿性流体、呈现假塑性同时具有屈服应力。Herschel-Bulkley 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果胶酶处理使甘薯浆的非牛顿性流体流变行为减弱,同时其表观黏度随着果胶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过果胶酶处理后的甘薯浆的表观黏度最小值为71.56mPa·s,对应的酶浓度为0.1%,酶处理时间为70.56min,酶处理温度42.34℃。  相似文献   

13.
利用Brabender粘度仪考察了几种常用淀粉对甘薯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认为马铃薯、甘薯淀粉使甘薯粉糊化温度降低,玉米、木薯淀粉则使其升高;甘薯、玉米淀粉使甘薯粉糊化时间延长。添加各种淀粉均可使甘薯粉的峰谷粘度提高;马铃薯、玉米淀粉还可大幅度提高其峰值粘度。但马铃薯淀粉粘度破损值大,玉米淀粉破损值小、峰谷粘度高。  相似文献   

14.
以纯小麦粉面团为对照,通过测定9种紫薯粉面团的粉质、糊化、流变学、水分分布状态特性,探讨9种紫薯粉对小麦粉混合面团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小麦粉面团相比,不同品种紫薯粉面团的吸水率、稳定时间、弱化度、公差指数、糊化温度均有所增加;而面团带宽、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均有所降低;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和深层结合水基本呈现增加趋势,损耗角正切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紫薯粉的添加使得面团稳定性、保水性增加。不同紫薯粉平均粒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将紫薯粉平均粒径与其面团的粉质及糊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紫薯粉平均粒径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将紫薯粉面团分为三类,第I类包括鄂紫薯12号等7种紫薯粉面团;第Ⅱ类、第Ⅲ类分别为徐紫薯8号、绵紫薯9号。本研究为小麦粉面团专用紫薯粉品种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兴丽  赵双丽  靳艳军  张华 《食品科学》2019,40(15):106-111
挤压膨化技术是一种高温、短时的加工方法,可以改变紫薯粉的特性,从而提高复合面团的品质。因此,本实验对紫薯粉进行挤压膨化,对比研究挤压膨化紫薯粉和紫薯生粉对小麦面团水分分布、糊化特性及热机械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紫薯生粉相比,挤压膨化紫薯粉显著缩短了横向弛豫时间T21(P<0.05),表明挤压膨化能够使水分与淀粉或面筋蛋白紧密结合;此外,与小麦粉相比,添加紫薯粉显著降低了面团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点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P<0.05),尤其是挤压膨化紫薯粉。热机械学特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紫薯粉能够显著提高面团的吸水率、酶解速率和蒸煮稳定性(P<0.05),缩短面团形成时间,降低回生值和峰值扭矩(P<0.05)。挤压膨化紫薯粉的添加不仅可以提高面制品的出品率,也有助于延缓面团的老化,延长保质期。本研究为挤压膨化紫薯粉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Korean sweet potato flour dispers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6, 7, 8, 9, and 10%)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steady and dynamic shea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e steady shea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showed that sweet potato flour dispersions at 25 °C showed a shear-thinning fluid (n=0.31–0.41) exhibiting a yield stress. The magnitudes of Casson yield stress (σoc), consistency index (K) and apparent viscosity (ηa,100)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5–70 °C, the apparent viscosity obeyed the Arrhenius 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with hig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 2=0.97–0.99) with activation energies (Ea) ranging 0.015–0.024 KJ/mol. Both power law and exponential type model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apparent viscosity (ηa). Magnitudes of G′ and G″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G′ values were higher than G″ over the most of the frequency range (0.63–63 rad/s), being frequency dependent. The sweet potato flour dispersions did not closely follow the Cox–Merz rule at concentrations lower than 10%.  相似文献   

17.
湘味甘薯挤压膨化食品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全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新型湘味甘薯挤压膨化熟食。从甘薯全粉、小麦粉、物料水、食盐添加量等方面对湘味甘薯挤压膨化熟食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得出湘味甘薯挤压膨化熟食的最佳配方为:36.77%甘薯全粉、36.77%小麦粉、18.57%水、6.98%食盐、0.91%复合料。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品种紫薯粉鲜湿面条品质特性的差异及紫薯粉的加工适宜性,选取10个品种紫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薯鲜湿面条色泽特性、烹煮特性(熟断条率、烹煮损失率、膨胀率)、质构特性(硬度、黏聚性、回复性、内聚性、弹性、黏度、咀嚼性)、感官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并提取了口感、烹煮、色泽、膨胀特性4项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990%。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法,总综合排名前4的品种分别是徐紫薯8号(综合得分0.854)、绵紫薯9号(综合得分0.607)、市售紫薯(综合得分0.118)、渝紫薯7号(综合得分0.114),进一步说明徐紫薯8号最适合用于紫薯粉鲜湿面条加工。本文为筛选适宜加工鲜湿面条的专用紫薯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不同干物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甘薯浆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甘薯浆属于典型的假塑型流体,且干物浓度和温度对其黏稠系数影响显著,幂律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甘薯浆流动行为。甘薯浆表观黏度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现剪切变稀的趋势。建立了影响因子为温度和干物浓度的数学模型来预测甘薯浆的表观黏度,采用平均百分误差、卡方检验、建模效率等统计学参数对该模型评估发现其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甘薯渣粉对小麦粉加工特性的影响,分析添加不同比例(0~15%)的甘薯渣粉对小麦粉的粉质特性、面团延伸特性、面包质构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甘薯渣粉和小麦粉的基本成分。结果表明,甘薯渣粉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粉的6倍多。含不同比例甘薯渣粉的混合粉在吸水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面团拉伸距离、拉伸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拉伸最大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面包品质方面,添加甘薯渣粉造成面包硬度增加,当添加量为0~9%时,硬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大于9%时差异显著(p<0.05)。面包的亮度、pH则随着甘薯渣粉比例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感官分析结果显示甘薯渣粉替代比例为0~9%时面包感官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