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查活动起源于西方,脱胎于其社会制度。具有一百多年的运作历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人们更加关注安全和诚信问题,检查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检查手段日新月异,政府也越来越多地利用检查机构为我国的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相对于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在我国仍发展较慢,对其认识仍有待于深入和加强。本文拟通过追溯检查活动的发展历程,分析检查活动和检查机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11年10月31日,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三大门类共计14个领域的5122家机构,并向所有获准认可的机构签发了认可证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加强竞争优势,很多小型专业实验室通过重组或合并,形成多专业领域综合院所。由于各专业实验室都有各自对环境、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的具体要求,考虑到成本,重组后的机构依旧在原址提供各自的检测或校准服务,形成了在多个地点运作的实验室。此外,有些实验室为了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各地并购或设立分支实验室,也形成了有多个地点分支机构的实验室。这类多地点运作的实验室从宣传和加强集团优势的角度,希望作为一个整体申请实验室认可,而不愿意各个专业实验室或各分支机构单独申请认可。通常情况下,这类多地点实验室在每个地点的业务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检查机构认可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近几年开展的认可业务之一。自2002年以来,获准认可的检查机构数量已达300余家,涵盖了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特种设备、信息安全、法庭科学及商品检验等众多领域。对于推动检查机构技术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检查机构认可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准确理解检查活动,界定检查和检测的业务关系,准确描述检查能力范围,已经成为检查机构认可工作中亟需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在获准认可后持续地符合认可要求,是维持其认可资格的前提条件。实际工作中,获准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所处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时常发生变化,而个别机构由于不了解认可机构关于认可变更的处理程序和要求,未能及时向认可机构通报变更,特别是那些影响质量管理及技术能力的因素发生变化而未及时通报时,即可导致违反认可规则而受到认可机构的处罚,甚至有可能被撤销其认可资格。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评审员(以下简称评审员)作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评审活动中的主体,其评审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认可有效性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而知识总量的增加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影响到评审员评审能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商品检验类检查机构认可工作的有效性,推动商品检验类检查机构认可工作的健康快速开展,CNAS技术委员会商品检验专业委员会日前在太原召开了CNAS商品检验类检查机构认可有效性研讨会,来自检查机构技术委员会商品检验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以及获准认可的商品检验类检查机构的代表约7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和CNAS秘书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检验市场逐步开放的要求,我国于2002年开始按照国际通行要求(ISO/IEC TR 17010和ISO/IEC 17020:1998)建立检查机构认可体系,并完成了检查机构的试点认可工作。历时3年,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建立了完善的检查机构认可体系,并于2004年加入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检查机构互认协议,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认证认可》2009,(3):23-23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秘书处的法律实体机构,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直属事业单位,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全权负责管理,是我国惟一从事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机构。现根据认可工作的发展需要,特招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检查机构认可工作开始于2002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一直保持着与国际同步的发展态势。2004年8月,以零缺陷的优异成绩通过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的国际同行评审,并于当年签署了检查机构认可国际互认协议,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4年底,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已授予1847个实验室、28个检查机构、4个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资格。越来越多认可实验室的结果被政府部门、社会相关方以及有关国家或经济体所承认和利用,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在认可实验室结果利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或检查机构准备承担某个部门委托或授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认证认可》2010,(9):I0001-I000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CNAS,中文简称认可委员会)2006年3月31日成立,受CNCA授权依法开展合格评定认可工作,履行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职责。  相似文献   

13.
“认可”是指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的内在特征包括权威性、独立性、公正性、国际性等,但是认可工作与各利益相关方在外在关系上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服务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实验室认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经过十几年的历程,目前该领域获认可实验室数量约300家;建设工程领域检查机构认可起步稍晚,大约在2004年,截至2010年底获认可检查机构数量约60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认证认可》2007,(2):36-39
截至2006年12月31日,CNAS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三大门类共14个认可领域的2962家机构,其中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20家,认证机构领域总计292个,涉及业务范围类型7633个,认可的各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证书累计398557张;累计认可实验室2771家,其中检测实验室2348家、校准实验室393家、医学实验室8家、生物安全实验室8家、标准物质生产者2家、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12家;累计认可检查机构71家。  相似文献   

16.
强化行业自律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自律方式,实现引导和监督并举。逐步从以管为主,发展到监督和引导并举,使自律和服务互相作用。二是要进一步扩大自律工作约束范围,机构和人员并重。“十一五”期间,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简称协会)的自律工作以认证机构为主,但从目前认证检测、咨询和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看,也迫切需要采用包括行业自律、加强行业服务在内的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认可实验室1810家,认可检查机构28个,认可能力验证提供者4个;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共注册实验室评审员2183名、检查机构评审员102名,拥有技术专家2174名,并且组建了涉及20个专门技术领域的专业分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认证认可》2011,(8):11-14
截至2011年06月30日,CNAS认可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及检查机构三大门类共计14个领域的4939家机构,其中,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25家,认证机构领域总计381个,涉及业务范围类型84634个;累计认可实验室4506家,其中检测实验室3799家、校准实验室570家、医学实验室82家、生物安全实验室29家、标准物质生产者5家、能力验证提供者21家;累计认可检查机构308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认证认可》2012,(8):17-21
2002年8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随着幕布缓缓掀开,掌声热烈响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成立了。这是我国认可工作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在此之前,认可工作存在着政出多门、重复交叉的问题,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认可中心的成立,开始了此后四年间六次机构整合,拉开了我国认可体系实现集中统一的序幕,标志着我国统一的认可机构法律实体正式建立,我国集中统一的认可体系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有效性问题是当今认证认可领域的热点话题,各方均在积极探讨影响认证认可有效性的因素。检查机构认可作为认可领域内的新生力量,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工程建设、特种设备、信息安全和商品检验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和普及。尽管如此,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从业人员对检查机构认可要求和评审技术总体的把握程度不够成熟等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